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 > 第542章 梦回四 无情之实录 二

第542章 梦回四 无情之实录 二(1 / 2)

 ““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也。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雨村听如此说,便笑问门子道:"如你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你大约也深知这凶犯躲的方向了?"”贾雨村“领悟”得也是相当快的,这“笑问”的内容便是,

““门子笑道:"不瞒老爷说,不但这凶犯的方向我知道,一并这拐卖之人【甲戌侧批:斯何人也。】我也知道,死鬼买主也深知道。”请注意这里当然不局限于这这一个案子,这一个护官符,这里折射的几乎是整个环境整个官场!之后还有如贾雨村帮贾赦抢扇子打死人的变本加厉,以及象凤姐儿以贾府权势揽这样的官司赚外快的例子!

““待我细说与老爷听:这个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甲戌侧批:真真是冤孽相逢。】”这里加了个“真真是”,自然是为了突出这件事本身之惨,

““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长到十**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甲戌侧批:最厌女子,仍为女子丧生,是何等大笔!不是写冯渊,正是写英莲。】”这是意想不到之笔!这也是曹雪芹的核心写法之一,

““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甲戌侧批:善善恶恶,多从可巧而来,可畏可怕。】”哈哈,这批倒批的是,正所谓没经验,所以如果碰到“新的”、“没经验”的可能会让自己急慌甚至气愤怒的事,不慌不急更不用气愤怒恐怕是避难绕危逢凶化吉第一要点,

““遇见这拐子卖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作妾,立誓再不交结男子,【甲戌侧批:谚云:"人若改常,非病即亡。"信有之乎?】也不再娶第二个了,【甲戌侧批:虚写一个情种。】所以三日后方过门。”冯渊也可谓是一个“奇公子”,但这个“奇”是“奇怪”的奇,

““谁晓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他意欲卷了两家的银子,再逃往他省。谁知又不曾走脱,两家拿住,打了个臭死,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那薛家公子岂是让人的,便喝着,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死了。”原是两家打一人,再是两家群殴,一方群殴惨败,

““这薛公子原是早已择定日子上京去的,头起身两日前,就偶然遇见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的,谁知闹出这事来。”其实也足见英莲招人喜爱的样子,

““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甲戌侧批:妙极!人命视为些些小事,总是刻画阿呆耳。】”,这个批其实批得太轻松!只是道薛蟠“阿呆”,却不知薛蟠视人命如草芥,薛宝钗之后视金钏尤三姐等之死甚至包括八十回后没写的香菱之死,同样表现出的冷漠,是不是就是薛家的“传统”呢?!

而这当然也是薛家为什么姓“雪”的主要原因吧!

““这且别说,老爷你当被卖之丫头是谁?"【甲戌侧批:问得又怪。】雨村笑道:"我如何得知?"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甲戌侧批:至此一醒。】”门子这话是让贾雨村赶其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雨村罕然道:"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贾雨村表现只是“罕然”,一点“愤然”也没有,足见甄士隐对其之恩他其实说白了是一点也没放在心上的!他放在心上的是他从甄士隐那得的好处!

““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从胎里带来的,【甲戌侧批:宝钗之热,黛玉之怯,悉从胎中带来。今英莲有痣,其人可知矣。】”这个批恐怕有一定参考价值,即至少证明黛玉之病是和遗传有关,也为贾敏和贾珠的早逝有一个“说明”,

““所以我却认得。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那日拐子不在家,我也曾问他。他是被拐子打怕了的,【甲戌侧批:可怜!】万不敢说,只说拐子系他亲爹,因无钱偿债,故卖他。”“可怜”二字批得甚是!英莲不但被拐后被“打怕了”,之后在薛家更恐怕是被“打惯了”,直至惨死!

““我又哄之再四,他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这可无疑了。”这里对英莲的描述再见曹雪芹实录的本质和水准!

““那日冯公子相看了,兑了银子,拐子醉了,他自叹道:‘我今日罪孽可满了!‘后又听见冯公子令三日之后过门,他又转有忧愁之态。”英莲小小年纪能有此叹,其实也足见英莲的懂事,

““我又不忍其形景,等拐子出去,又命内人去解释他:‘这冯公子必待好日期来接,可知必不以丫鬟相看。况他是个绝风流人品,家里颇过得,素习又最厌恶堂客,今竟破价买你,后事不言可知。只耐得三两日,何必忧闷!‘他听如此说,方才略解忧闷,自为从此得所。谁料天下竟有这等不如意事,【甲戌侧批:可怜真可怜!一篇《薄命赋》,特出英莲。】第二日,他偏又卖与薛家。若卖与第二个人还好,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甲戌侧批:世路难行钱作马。】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甲戌侧批:为英莲留后步。】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岂不可叹!"【甲戌眉批:又一首《薄命叹》。英、冯二人一段小悲欢幻境从葫芦僧口中补出,省却闲文之法也。所谓"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先用冯渊作一开路之人。】”这里其实也显门子心之善处,但门子遇到后面的此案,却教贾雨村判出葫芦案来,也足见环境对人心的影响恐怕绝非一点半点!

““雨村听了,亦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英莲?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头路,且又是个多情的,若能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这薛家纵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未必及冯渊定情于一人者。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甲戌眉批:使雨村一评,方补足上半回之题目。所谓此书有繁处愈繁,省中愈省;又有不怕繁中繁,只有繁中虚;不畏省中省,只要省中实。此则省中实也。】且不要议论他,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这里便尽显贾雨村的才能,“分析”得可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合情合理!甚至都要让人心生感动之心!但且看下文,

““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了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这就是被环境几乎彻底“同化”或说“恶化”的门子!哪里还见得了一丝一毫之前还对英莲的怜悯之情?!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