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 > 第545章 梦回五 太虚之极实 二

第545章 梦回五 太虚之极实 二(1 / 2)

 ““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甲戌侧批:此梦文情固佳,然必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竟不知立意何属?惟批书人知之。】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甲戌侧批:一篇《蓬莱赋》。】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甲戌侧批:一句忙里点出小儿心性。】”宝玉却没想到,最后他确实在“另一处”“另”如此“失了家”过了一生!

““正胡思之间,忽听山后有人作歌曰:春梦随云散,【甲戌双行夹批:开口拿"春"字,最紧要!】飞花逐水流。【甲夹批:二句比也。】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甲夹批:将通部人一喝。】宝玉听了是女子的声音。【甲戌侧批:写出终日与女儿厮混最熟。】歌声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人来,蹁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有赋为证: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甲戌眉批:按此书凡例本无赞赋闲文,前有宝玉二词,今复见此一赋,何也?盖此二人乃通部大纲,不得不用此套。前词却是作者别有深意,故见其妙。此赋则不见长,然亦不可无者也。】”这段文字已足见曹雪芹的文字诗词以及意境功底!

““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问道:"神仙姐姐,【甲戌侧批:千古未闻之奇称,写来竟成千古未闻之奇语。故是千古未有之奇文。】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那里去?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那仙姑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甲戌侧批:与首回中甄士隐梦景一照。】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甲戌侧批:四字可畏。】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今忽与尔相逢,亦非偶然。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甲戌侧批:点题。盖作者自云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甲戌侧批:细极。】”这句确实细,

““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甲戌侧批:士隐曾见此匾对,而僧道不能领入,留此回警幻邀宝玉后文。】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正是全文点题之处!前文已经详述,此处略过,

“【甲戌双行夹批:正恐观者忘却首回,故特将甄士隐梦景重一滃染。】”此批不如不批,即以小学生意境和文笔来批红楼梦,不是离题万里,而是离批万里,离题大概至少亿里!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里也说明了红楼梦核心之一当然写情,写各种情!而尤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为核心中的核心!

““宝玉看了,【甲戌眉批:菩萨天尊皆因僧道而有,以点俗人,独不许幻造太虚幻境以警情者乎?观者恶其荒唐,余则喜其新鲜。有修庙造塔祈福者,余今意欲起太虚幻境以较修七十二司更有功德。】心下自思道:"原来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略领略。"宝玉只顾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这里直接道是“邪魔招入膏肓”,其实不如说是以宝玉之慧和真善美的本质,是他了解这副联所说的内容的起初!

““【甲戌侧批:奇极妙文。】当下随了仙姑进入二层门内,至两边配殿,皆有匾额对联,一时看不尽许多,惟见有几处写的是:"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甲戌侧批:虚陪六个。】看了,”这里“虚陪六个”也象是曹批,

““因向仙姑道:"敢烦仙姑引我到那各司中游玩游玩,不知可使得?"仙姑道:"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宝玉听了,那里肯依,复央之再四。仙姑无奈,说:"也罢,就在此司内略随喜随喜罢了。"宝玉喜不自胜,抬头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甲戌侧批:正文。】三字,”红楼梦的女子都是“薄命司”,也为红楼梦的结局奠定了几乎是决定性的基调!

““两边对联写的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这里“自惹”要从更深更广的范围去看,便知人间悲剧全是人为!包括制定的当时女子的种种约束和毒害,

““而“为谁妍”其实也是对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对女子的轻蔑以及地位低下的映照,

““宝玉看了,便知【甲戌侧批:"便知"二字是字法,最为紧要之至。】感叹。”这个宝玉当然自然能看得懂,

““进入门来,只见有十数个大橱,皆用封条封着。看那封条上,皆是各省的地名。宝玉一心只拣自己的家乡封条看,遂无心看别省的了。只见那边橱上封条上大书七字云:"金陵十二钗正册"。【甲戌侧批:正文题。】”此“正文题”也是类似曹批,

““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甲戌侧批:"常听"二字,神理极妙。】”不知这“常听”二字让脂爷如何会发出“神理极妙”的感慨来!(外人注:恰好符合其小学生水平,其余都看不懂,所以脂爷有些感慨(XX注:哈哈))

““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甲戌侧批:贵公子口声。】”也请注意这里的“几百女孩子”,这是实写,即大大小小丫环姐妹等等,在贾府当时竟有几百!

一个当然足见贾府之开销,另一个也可见成为贾府大丫环的相当不容易!这也是丫环中象袭人要尽力往上爬,金钏被驱赶后即投井自尽的另一个原因之一,

当然,也影射了当时的等级制度,仅在“丫环界”就如此庞大和森严,更不用说“其上”的“媳妇界”、“妻妾界”以及“男子界”了!

““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哈哈,这里也比较“无情”地道出了个“余者庸常之辈”,不要“怕”这个,以真善美和参照,尽自己兴趣和能力去做事就不会有什么错,

““宝玉听说,再看下首二厨上,果然写着"金陵十二钗副册",又一个写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橱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后有几行字迹,写的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甲戌双行夹批:恰极之至!"病补雀金裘"回中与此合看。】”这自然是晴雯,晴雯几乎排在此册第一,也足见曹雪芹的态度,

晴雯能排第一的原因也不难推断,晴雯第一非常真实,第二很聪明,第三嫉恶如仇,第四没有坏心不会害人尤其是不会背后暗算人,第五相貌气质身材在丫环中无疑是最好的,第六虽地位所谓“低贱”,但思想人格独立没有奴颜媚骨,这在当时的丫环中综合起来自然是绝无仅有的!

而其中的“难逢”其实是指晴雯在当时是很少见的,而“易散”是指晴雯这样的人在当时容易被如王夫人袭人一击而“散”!

而“风流灵巧招人怨”更是直指袭人,“寿夭多因毁谤生”当然直指王夫人!

而“多情公子空牵念”虽然是“空牵念”,但至少表明贾宝玉是“牵念”的!这一点是与袭人的本质的不同!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这里其实说白了袭人外表是鲜花,但内心实在是一床“破席”!

““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甲戌双行夹批:骂死宝玉,却是自悔。】”这批不是骂死宝玉,而直接骂死脂爷自己!也当然表明脂爷既然第一捍卫宝钗,第二当然要捍卫袭人!而之后的王夫人恐怕更是其心中偶像!(外人注:哈哈)

这判词中的“枉自”、“空云”都表明曹雪芹的态度,即袭人之甚至是极度虚伪!

而“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更是指明袭人对宝玉恐怕更多的是名份利益驱使,而不是感情驱使!

““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甲戌双行夹批:却是咏菱妙句。】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甲夹批:拆字法。】致使香魂返故乡。”以前详述过,自然是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至死!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甲夹批:此句薛。】堪怜咏絮才。【甲夹批:此句林。】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甲戌双行夹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此句之前也详述过,批也类似曹批,即曹批在这里对判词的真正含义仅点到即止,进行了重量级的隐藏!

““宝玉看了仍不解。【甲戌眉批:世之好事者争传《推背图》之说,想前人断不肯煽惑愚迷,即有此说,亦非常人供谈之物。此回悉借其法,为众女子数运之机。无可以供茶酒之物,亦无干涉政事,真奇想奇笔。】”这里也是“有意”稍稍点题,仍象曹批,

““待要问时,情知他必不肯泄漏,待要丢下,又不舍。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元春宫中二十年,如果能“辩是非”,恐怕是终于明白宫中包括朝中权力斗争的“是非”,才能得以“榴花开处照宫闱”的!即这里当然隐含宫中和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是八十回后四王和奇英俊闺与忠顺王集团相斗的重要伏笔!

““三春争及初春景,【甲夹批:显极。】”点明“元春”,

““虎兕相逢大梦归。”这里作“虎兔”和“虎兕”其实都可解,前者自然是可解为伴君如伴虎,一旦君成了虎,元春当然就成了兔!

如果作“虎兕相逢”,也可解为八十回后四王集团与忠顺王集团一虎一兕,到了直接碰撞不能相容的白热化程度!而元春就是这场大斗的牺牲品!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甲戌双行夹批:感叹句,自寓。】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甲夹批:好句!】”这里点明大海和大船,探春却可能是嫁给海外的蕃王,而不是之前所说内陆的蛮王,但这样的话,能回来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而这里有一个“两人放风筝”,其隐意恐怕正是指贾政和王夫人,王夫人的意思自然要将探春“支”得远远的,如同之后赶走王熙凤一样,为宝钗或说为王家“腾”出所有空间!

而贾政恐怕却认为能成为又一个“王妃”,这是“光宗耀祖”让自己和家族脸上“大增光”的“大好事”,因此也是这“极力”去放探春这只“风筝”者!

““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之前对湘云有详解,不再赘述,但这句判词,如同“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样“直译”为史湘云随陈也俊投湘江而逝的可能性更大!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同样对妙玉不再赘述,

““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甲夹批:好句!】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几句似乎是判词中最容易判断的,但也请注意对孙绍祖形容的“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这种“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恐怕在任何社会都不会少见吧!

““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这里且注意是惜春“勘破”,即惜春冷眼旁观贾府尤其是贾珍周围的丑恶,惜春的“领悟”是远远超过八十回后对惜春出家原因的篡改文的!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甲夹批:好句!】”这“独卧”也足见惜春心之平静,而这批批为什么“好句”,真是脂嘴里只能往红楼梦上吐痰!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甲夹批:拆字法。】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最可悲的地方之一就是始终或说直到最后才知道其实自己从一开始就是站在冰山上的!而这座冰山从何而来?正是王夫人“让”给她,并亲手融化了这冰山的!

““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甲戌双行夹批:非经历过者,此二句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那得不哭!】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里也是很明显地道明巧姐的余生都是在乡下度过的,而且亲自纺绩,自然绝非嫁给什么周地主,而只能是嫁给板儿!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这句话也几乎是在说李纨“教”子完毕后,以为培养出一个“兰”出来了,但哪里是“兰”!

甚至,贾兰的“流程”会很象贾雨村“礼贤下士”那位门子,“完了”后贾雨村原形毕露,门子遭殃!

而贾兰则可能是升官获爵后也原形毕露,但没想到遭殃的却是李纨!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甲戌双行夹批:真心实语。】”让李纨甚至成为了“笑谈”!而“如冰水好空相妒”恐怕便隐含了造成这后果的之前说过很难推断的情节!也正如之前所详述,能相妒的只能是王夫人、邢夫人、赵姨娘,而恐怕也许是这些人中有人调唆了和贾兰比较亲近的如贾环等人,让贾兰做出了非常不“兰”事,活活把李纨给气死了!而具体是什么事以及什么样的情节,却真是一个红楼梦中比较罕见的线索极少的迷!(外人注:有待后文细推)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里对秦可卿的过程和结局也是说得非常明了的!

““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甲戌眉批:通部中笔笔贬宝玉,人人嘲宝玉,语语谤宝玉,今却于警幻意中忽写出此八字来,真是意外之意。此法亦别书中所无。】”此等蠢到极点的脂批,竟然能“看”出红楼梦中“通部中笔笔贬宝玉,人人嘲宝玉,语语谤宝玉”!

不过这“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却正是曹雪芹此处“极其无意”“不小心”透出的内心的“正解”!

““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甲戌侧批:是哄小儿语,细甚。】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甲戌侧批:为前文"葫芦庙"一点。】”如此多可批的,却批得如此“惨不忍睹”,也是脂批制造的“奇观”一件了!

““宝玉恍恍惚惚,不觉弃了卷册,【甲戌侧批:是梦中景况,细极。】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但见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甲戌侧批:已为省亲别墅画下图式矣。】”这个批却有些有趣,

““又听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一语未了,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个仙子来,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的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甲戌侧批:绛珠为谁氏?请观者细思首回。】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绛珠妹子自然就是黛玉,这些仙子其实都在等黛玉梦中“回归”,足见林黛玉“生前”受人喜爱的程度!

““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甲戌眉批:奇笔摅奇文。作书者视女儿珍贵之至,不知今时女儿可知?余为作者痴心一哭,又为近之自弃自败之女儿一恨。】”哈哈,宝玉此时确实只能称“浊物”,

““宝玉听如此说,便吓得欲退不能退,【甲戌侧批:贵公子不怒而反退,却是宝玉天分中一段情痴。】果觉自形污秽不堪。”宝玉虽喜女儿之气质,但从未听女子对他如此“评价”,更何况是堪比黛玉的这些仙子们的如此“直评”,因此“便吓得欲退不能退”,即这“吓得欲退不能退”并不是说见了鬼吓成这样(外人注:哈哈),

““警幻忙携住宝玉的手,【甲戌侧批:妙!警幻自是个多情种子。】”“妙”字后所批的内容,其实已足见脂爷除了恶和毒外,其俗和蠢到了哪个极点的程度(外人注:哈哈,好证据!)!

““向众姊妹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这“运终数尽”却其实“直指”当时的清朝!

““【甲戌侧批: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泪。】”脂爷以为曹雪芹是身世凄惨的老太太,

““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这里更对宝玉的“聪明灵慧”再进行了正面的肯定,

““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声色等事警其痴顽,【甲戌侧批:二公真无可奈何,开一觉世觉人之路也。】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如此嘱吾,故发慈心,引彼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甲戌侧批:一段叙出宁、荣二公,足见作者深意。】”,此之前亦有详述,但这里也直道是“无奈吾家运数合终”,而且盼宝玉能“将来一悟”却也是恰合宝玉之后离家而“悟”的结局的!

““说毕,携了宝玉入室。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宝玉遂不禁相问,警幻冷笑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甲戌侧批:好香!】”“群芳髓”也是在点明红楼梦的精髓之一即众女子的精髓!

““宝玉听了,自是羡慕而已。大家入座,小丫鬟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香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甲戌侧批:隐"哭"字。】宝玉听了,点头称赏。”“千红一哭”也是之前提到过的,即曹雪芹对红楼梦中所有人和所有事都是实录,但他会为其中几乎每一女子而哭,甚至包括王夫人等,因为王夫人虽然最终是为了王家能“一统”贾家,但其内心作为母性的出发点之一,却始终是为贾宝玉“着想”的,仅从这一点来看,也是让人能有唏嘘的!

当然,王夫人之恶毒以及最终害了自己才是最重点!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