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 > 第605章 梦回十六 对比 二

第605章 梦回十六 对比 二(1 / 2)

 ““一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这里的“一日正是”,也看出曹雪芹对这个日子的随意性,

““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好嘛,果然是“吓老爷”,

““早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夏守忠也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面南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虽然满面笑容,但一句话便乘马而去,显然确实够“吓人”,

也可见这样的“笑容”往往恐怕都是杀人笑容,才会吓得贾府全家如同大难临头,

“”贾政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庚辰眉批:泼天喜事却如此开宗。出人意料外之文也。壬午季春。】”这里直接就批到是“泼天喜事”,真是会和曹雪芹对着干啊!

而且什么样的人会将这样的事定义的“泼天喜事”,脂爷的尾巴顶在头上了,注:什么样的人(外人注:皇家的人,你怎么突然冒出来了注:被大白纸关了禁闭(外人注:哦,怎么?注:大白纸心情不好,拿我撒气呗!(外人注:哦,难怪,我说大白纸也有些不想让我说话的意思呢!

““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可见古人的劳累,现代人一个电话就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注:是呀,就怕误会和误解啊(外人注:不错,误会和误解有时甚至会是致命的))

““有两个时辰工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等语。”“喘吁吁”三字提神,

““那时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庚辰侧批:慈母爱子写尽。回廊下伫立与"日暮倚庐仍怅望"对景,余掩卷而泣。庚辰眉批:"日暮倚庐仍怅望",南汉先生句也。】”这里的批突然出来“慈母爱子”,显然离题太远,这四个字完全可以放在其他地方,

而“掩卷而泣”更不是地方,红楼梦能让真正的批者“掩卷而泣”的地方多得很,恐怕这位批者反而不会泣吧!

因此,这里的批显然有严重造作之嫌,

““那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妈等皆在一处,听如此信至,贾母便唤进赖大来细问端的。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庚辰侧批:字眼,留神。亦人之常情。】”曹雪芹明明这里是暗含讽刺的,讽刺有二:

其一,当时皇家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其二,由以为大难临头到“洋洋喜气”,而且是有女封妃之事,已尽显一荣俱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此批此处淡化为“字眼,留神。亦人之常情”,显然是为了淡化曹雪芹内含的几乎是强烈讽刺,因为稍有思想的看官都能看出这里明显是在讽刺皇家的无常以及臣下的无所适从,

试与之前的北静王的为人比较一下,便知皇家与北静王的巨大差别!

““于是都按品级大妆起来。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秦氏生魂先告凤姐矣。]】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从“洋洋喜气盈腮”到这里的“欣然踊跃”、“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除了当然看出曹雪芹的不重复的基本艺术要求外,也当然几乎很明显看出这其中的暗讽,

““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甲戌侧批:好笔仗,好机轴。甲戌眉批:忽然接水月庵,似大脱卸。及读至后,方知为紧收。此大段有如歌疾调迫之际,忽闻戛然檀板截断,真见其大力量处,却便于写宝玉之文。】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正是那两日两人情感大增,思念之心不可阻遏,

而且,这其中用到了“私逃”,也许还隐含这水月庵要让智能做什么勾当,智能不从而逃出之意,与之前智能所说的“牢坑”正相对应,

““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鸣呼死了。”好家伙!曹雪芹三下五除二的文字就直接写到了秦业之死!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