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 > 第634章 梦回十八 蚂蚁 十四

第634章 梦回十八 蚂蚁 十四(1 / 2)

 “接下来是“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

这里又扯上黛玉,几乎东一批西一批,黛玉的事之后有太多内容,何必会让元妃来“点”?

直接写看牡丹亭的大致内容: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

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

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

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

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

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

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当然宣扬的是自由恋爱,

而且在当时“浪漫”至极,所谓梦中相恋,魂儿相牵,然后还能花园见魂还魂,

还有一个从阶下囚到状元的超级惊喜的戏剧化桥段,

在当时以上这些当然是革命性的,但在现在看来,不免其中会有滑稽和荒谬感,(XX注:突然觉得这好象大白纸写过的一个诡异小说,说明古今之思维确实有相通之处啊(外人注:人类的思维嘛,思得多时思得深时,往往会有交汇点))

要说这个与林黛玉有关,恐怕有以下几点:

其一,林黛玉是如同杜丽娘一样爱恋着柳梦梅的,

其二,林黛玉与杜丽娘一样,都是未成而逝,而且逝之因都有思念成疾的原因,

其三,牡丹亭与林黛玉最大的联系、对林黛玉影响最大的地方之一恐怕是牡丹亭中的某些戏曲词儿,而并非牡丹亭的情节,

第二十三回的回目名就叫“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其中关于牡丹亭的文字有如下: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

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

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

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

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道:“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

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即关于林黛玉的戏曲包括关键的戏曲词儿之后还有专门和详细描述,

完全不必此处来伏什么黛玉之死!

而脂爷们为什么这里非要如此肯定地说“伏黛玉之死”呢?

如果牡丹亭是伏黛玉之死,那黛玉显然就是思念过度成疾而逝!

于是,便“豁然开朗”了!

原来如此!

原来脂爷们正是为了极力隐藏八十回后黛玉真正的死因!

依之前所详述,黛玉很显然在八十回后主要是被王氏集团给逼死的!当然,慢性中毒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些,就是脂爷们要在八十回后极力隐藏和篡改的内容!

因此,被篡改后的八十回后黛玉果然是思念成疾,不过好歹还留下了掉包计,

但掉包计已经完全不是逼了,而是王夫人要给宝玉冲喜这样荒谬到极点的理由!

而不但不是逼死黛玉,甚至篡改者们经过相当巧妙地篡改后,还非常恶毒地暗中展现和攻击是黛玉小心眼,自己把自己给气死的!

(XX注:是可忍孰不可忍!(外人注:篡改者和越来越被证明与篡改者是穿同一条裤子的脂爷们实在是太卑鄙恶劣了!这是对红楼梦对曹雪芹以及对世人极大的侮辱!))

因此,这里已经排除了是伏黛玉之死的可能性,

而很可能还是和元妃相关的,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