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宋时山河 > 第七章 论武谈文

第七章 论武谈文(1 / 2)

 刘旭回到家时,徐锦儿已经等了很久了。

刘旭现在对学武很感兴趣,边忙活着造酒,边跟徐锦儿聊起了武学。

“锦儿,岳父大人年轻时,武艺很高吧?”

“那当然,爹爹年轻时在禁军很厉害的,那可是当过枪棒教头的。跟随当今官家高梁河一战,受过重伤,后来又受上官倾轧,才心灰意冷,退伍还乡的。”

“那岳父能一个打多少个,能打一百个吗?”史书上记载的很多猛将,带几个人就能在万军之中杀出血路,不知到底这些猛将武艺高到何种地步。刘旭想确定一下,这个时代高手的真实武力值。

“爹爹说过,战阵厮杀不是江湖斗殴,战阵之上靠的是行伍配合,协力抗敌,武艺高抵不了什么的。一个人武艺再高,你也抵不住了十杆大枪一起攒刺。要是与没经过行伍训练的普通壮汉打斗,十几个爹爹还是能打倒的。”

“那岳丈能不能一跃数丈,飞檐走壁?”

“你话本小说看多了吧,哪有那样的人。要真有我也想见见。”

“那或许是岳丈练得是硬功,人家练内功、走内家路子的能做到呢!”

“哪有什么内功,无非就是有些好点的吐纳之法,常练对身体潜力有些激发作用罢了。”

“原来所谓武艺高强,也就这样啊。”

“学点武艺总没有坏处啊,关键时刻也可防身。你好好锻炼一下身体吧,等你身体结实点了,去跟爹爹学些武艺,总没有坏处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

二人低头忙活,一是无话。不过刘旭好几次见徐锦儿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过了好半响,徐锦儿幽幽得道:“不过旭哥哥,你应该读书的,考取功名才是真正的出路,从商毕竟是微末小道。自从你受伤这两个月来,我都没见你读书。我梦中的相公,可是出口成章的大才子,书本你可不能扔下啊。”

“额.....”刘旭一时无语,自己刚来到这里,倒是看过几本书,那些从右往左的排列的竖版繁体书,看得自己头昏脑胀。那些书早不知道让他扔那个角落里了。让刘旭读书,真能把他活活愁死。

刘旭来自后世,虽然在大宋生活了一阵,但接触的毕竟只是些市井百姓,未曾真正了解大宋。大宋重文轻武,守内虚外,且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士为第一,商人居末,根深蒂固。哪怕在商业发达、政治开明的大宋,一个家资万贯的大商人,也未必有敢得罪一个读书小有所成的士子。在官本位年代,权力永远比财富重要。一个读书的士子本身,或者座师,或者同年,或者好友,都有可能跟掌握权力的官员有丝丝缕缕的联系。读书人永远是最受尊重那一批人。在大宋,相信大部分女子,最梦想嫁的相公,都是那些风流倜傥的士子。

刘旭沉默一会儿,还是决定拉回徐锦儿对自己的崇拜,被自己未来媳妇委婉的劝诫也是很郁闷的。

“其实旭哥哥我也是才子,读书对我来说是小事而已,诗词也不过是举手之事而已。赚钱才是我的大事,不然咱俩成亲之后,我俩岂不是要喝西北风,那是我不能容忍的。”

“你就吹吧,让你替我做诗词,你这么久了都做不出,还才子呢。”

“谁说我做不出,不屑做而已。听好了,这首《一剪梅》就是我替你做好的。”

刘旭吟,徐锦儿写,很快一首《一剪梅》被徐锦儿用一手娟秀的小楷誊在纸上。既然李清照的《一剪梅》,已经在醉云楼那抛出来了,也就没必要保留了,正好送给徐锦儿,把自己的慌圆上。不过徐锦儿字写得还真不错,以后写点东西就让徐锦儿写吧,自己那字真拿不出手,刘旭不禁想道。

“这首词还算不错吧”,听到徐锦儿的评价,刘旭无奈的撇撇嘴,什么叫还算不错,这首词不好,什么样的词才叫好啊?!

徐锦儿待墨迹干透,折好装怀里,说一声有事儿,留下刘旭一个人忙活,自己喜孜孜的走了。

~~~~~~~~~~~~~~~~~~~~~~~~~~~~~~~~~~~~~~~~~~~~~~~~~~~~~~~~~~~~~~~~~~~~~

青州东阳城城东的富贵坊,是一处风景不错的地方。宋时虽已打破了坊市的限制,推倒了坊墙,但很多地方却保留的唐时的坊名。城东这片豪宅聚集的地方,便是唐时有名的富贵坊。唐时这里住的人大都非富即贵。而今,富贵坊虽已没了唐时的辉煌,但青州的富人们,特别是那些从商发家的大宋商人们,都喜欢来这里安宅,沾沾富贵之气。

富贵坊安康街,一座豪华的宅第内,不是传来几声女子的欢笑。

这座宅第主人叫宁立望,是青州有名的布商之一。宁立望有一子一女,儿子宁浩读书无成,便被宁立望送去徐氏武馆学习武艺,女儿自小聪慧,可惜是女儿身。有一次宁馨儿去武馆看望哥哥,偶然结识了徐锦儿,二人不久便结为好友,经常见面聊些体己话。宁馨儿温婉聪慧,爱好舞文弄墨,有几个闺中密友也喜爱诗词,几人便经常聚会闲聊,偶尔兴起,比比诗词。今天听到府内的女子欢笑,宁府老管家笑着摇摇头,知道又是那些大小姐们聚会的曰子。

宁馨儿的几个闺中密友,徐锦儿大部分也认识,有几个女子家里也有兄弟在徐氏武馆习艺的。徐锦儿虽自小习武,不过倒也很喜欢诗词,羡慕那些士子风流。不过徐锦儿读书不多,自身功底有限,大部分是在听众姐妹作诗作词附庸风雅,自己是做不出诗词来的。偶尔作首打油诗,也是众姐妹调笑的对象,虽然都是好姐妹,但终究面上挂不住。所以徐锦儿才一直央求刘旭替自己写首词,自己好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

众女说起最近的趣闻,说到徐锦儿送给各家使用的算盘,都谢过徐锦儿。且都夸赞徐锦儿找了个聪明相公,能想出如此机巧之物,必定聪慧过人,想必读书做学问也不在话下。众女大部分是商人之家,知道用上算盘确实省了不少算账的时间和精力。

过了一会大家又聊起最近风靡青州的烧酒,众女虽大都喝不惯高度的烧酒,但其父兄大都喜爱。众女叹道,自有酿酒以来,许多酿酒行家都想办法把酒的度数造高点,都无法办到,没想到现在我们青州城有人能造出。据说此酒用于给伤口消毒还有奇效,能防止伤口感染,端的是好酒,不知道又是哪一个聪明人士造出的。

徐锦儿笑的很开心,原来不只自己觉得旭哥哥聪明,众人都这么觉得啊。可惜旭哥哥不让自己告诉别人烧酒是他造的,要是众女知道是自己旭哥哥造的,肯定羡慕死自己找了个如此聪明的郎君。

众女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不久之后的中秋南阳诗会,众女相约到时一起去参加南阳诗会,见识下才子风流。

众女都是爱好风雅之人,聊到了南阳诗会,不可避免的就有人提议大家作首诗词娱乐一下。

身穿一袭淡黄衫,头梳圆髻的元婉晴先道:“我先来,我先来,我这几天写了一首中秋词,是一首《蝶恋花》,是准备拿去南阳诗会的,众姐妹帮忙指点指点。”

元婉晴轻声吟道:

“望月成痴犹眷恋。牛女相依,一夜风清浅。莫道高情何以倩,休提叶落江湖远。

自有琼花匆一见。只为韦陀,才是平生愿。梦老相知应意满,谁知更使柔肠断。”

大家对元婉晴的词一阵品评,都道:词写得不错,女人味十足,到时诗会上,说不定能吸引不少风流才子。

颜子瑜调笑:“婉晴妹子这是相思谁呢?这是哪个才子让你一见就念念不忘啊?等南阳诗会婉晴妹子这词一抛,说不定就有不少公子哥对号入座哦,指不定引来多少采花蜂蝶呢!看来得让元伯父赶紧给你找个如意郎君了,省得你整天在家怀春。不过婉晴妹子,咱俩倒是心有灵犀,我也做了一首《蝶恋花》。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