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1 / 2)

 海面上风浪很大,公历3月正是日本附近海面风浪最大的时候,刘备选择此时进攻倭国,最主要的就是想打破倭国“神风”的概念:乘风而行,直破倭国,即使神风也保佑不了倭国百姓。

严格地说,当时日本才具备“国”的概念,而此时日本尚未出现文字,这段历史只能从中国的文献得到说明。据《后汉书·倭传》指出:“桓、灵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女子,名曰卑弥呼……共立为主。”卑弥呼为女王时是在后汉桓帝(147167)、灵帝(168188)时代,女王以前还有一个男王统治70至80年,所以邪马台国成立年代约在2世纪初或1世纪末。而邪马台国统辖周围30多国,所以这个女王国具备了国家的特点。

邪台台国的经济,已进入农耕生活。种稻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除水稻耕作以来,还种桑、麻、大豆、小豆、绿豆等旱地作物。手工业已开始从农业分工,“出细蔓、绣绵”尽斑布、倭锦等丝麻织物,更生产兵器、工具及珠宝、装饰等工艺品。但从整个邪马台国来看,还存在地域差异。如对马国“无良田,食海物自活”,壹支国“多竹木丛林……差有田地,耕田犹不足食”。

当时日本人没有针、剪,穿的衣服还很简单,《魏志·倭人传》载,男子“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女子“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又说“男子无大小,皆藏面文身,以朱丹涂其身”。也就是说,当时日本人便如现在的毛利人一样,全身纹着花纹图案。

邪马台国当时已经有了正式的军队对外作战,而关于邪马台国的位置,众说纷纭。中国历史学家主张:邪马台国就在九州,因为日本的文化是从韩国传去地,而韩国的文化是从中国传去的。九州岛离韩国最近,所以……

由于日本当时并未出现文字,所以,日本历史学家只好无奈地承认了这种说法。

刘浑首先攻击的就是九州,以刘浑地暴虐,三年时光过去,估计九州岛已不存在本地土民了。刘备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登上九州岛时,却故意不问原住民的情况,转而问:“战斗进展状况?”

刘浑一声轻笑:“父亲,跟一些部落联盟交手,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屠杀。不过,几年来,我分遣人手在全岛调查,我发现此地异常平瘠,除了能找到些许煤矿外,没发现什么大的矿藏。父亲,打下此地,只能用来种粮,我数万大军驻扎于此,日耗甚多,对此穷鄙小岛,大兴刀兵,会不会得不偿失?”

刘浑所说的勘测矿藏,是每个地方大员所必需的任务,《矿物志》现在尚属绝密数据,只有外派的一方主脑手中存有一本,但这只是《矿物志》一书地节选本,其中节选的只是一些普通金属,如铁、铜、锡、金、银等。刘浑驻扎九州岛,几年来四处探测,收集倭国的资源情况,所得大失所望。

倭国矿产资源极端贫乏,除煤、锌有少量储藏外,现代大工业生产所需主要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依赖度都超过80%,只有锌为66.9%。幸运地是,倭国的黄金储量甚高,有一段时间,倭国开采地黄金占到世界开采量的40%,随后随着开采地枯竭,这一比例开始下降。

历来,倭国与中国的贸易不是购买丝绸于瓷器,而是以黄金换取金属。倭冠劫掠中国,据日本史书记载,其目的还在于抢劫战略金属,严格地说,历来日本攻打中国,是拿着中国供给的金属制造的刀枪。而刘备在此时控制倭国的目的,就是想获得对倭国的贸易专营权,限制战略金属流入倭国。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倭国人以后将不得不拿着石头与大汉民族战斗了。

“倭国穷鄙,这我知道”,刘备耐心的解释道:“然而我大汉占倭国,就如同在海面上树立了一面盾牌,让我青州、韩国获得战略缓冲时间。此外,倭国虽穷鄙,倭国对面的土地一点不穷鄙,那是天下最肥沃的黑土地。”

刘备所说的土地是远东,那里的地下资源是人想不到的丰富,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物有70多种。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钻石),有俄罗斯最大的锡矿石产地,全俄95%的锡矿资源集中在这里,它是俄罗斯重要黄金、铁矿、钨矿、钛矿、铝矿产地,石油产地。

远东寒冷,每年有长达六个月的冬季,开采季节短暂。从陆地上走,路途艰难,原始森林覆盖,很难进行开发。即使暂时不开发,把远东地区纳入囊中,对以后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刘备调转话题,问道:“你对此战,有何建议?”

最新小说: 杀破唐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射雕之杨康列传 赤血令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胭脂戏游龙 潇潇雨歇 清朝求生记 永乐架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