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一节
姜舞犹如一支离弦的长箭,飞一般射向了远处的刺客。
那名刺客毫无惧色,他站在人群中,冷冷地望着发疯一般号呼而来的姜舞,气定神闲。他慢条斯理地把手上那把精致的短弩揣进怀里,反手拔出了背上的长剑。
突然,纷乱的人群中,一支三尺铁戟横空而起,直刺狂奔中的姜舞。姜舞大吼一声,硬生生煞住身形,抡刀剁去,“当……”一声响,金铁交鸣之声激荡而起,姜舞虎口巨震,连退三步。
拿着短戟的是一位短须汉子,相貌平平,杀气盈然。姜舞武功过人,很少碰到对手,自恃甚高,今日竟然被人随手一戟崩开战刀,倒退三步,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他虎吼一声,举刀再攻,“杀……”
就在李弘栽到赵云怀中的那一瞬间,大街两旁的人群中突然冲出来十几个灰衣汉子,一个个身着麻布短袍,各举长剑扑向了南军的铁骑士兵。卫兵们措手不及,转眼间被刺杀大半。惨叫声里,十几个幸存者连滚带爬,飞速靠向正在厮杀的魏断。
鲜血飞溅在道路两旁的积雪上,看上去触目惊心。
弃沉举号猛吹,十个缇骑战士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了李弘,他们迅速集结,将李弘和赵云团团围住,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圆桶阵势。
大街上人群大乱,大家狼奔豕突,惊惶失措的叫喊声充斥了天空。
“大人……大人……”赵云抱着李弘,大声叫着。由于过分担心和惊惧,他的声音都变了。
“我没事……”李弘艰难地坐起来,愤怒地喊道,“子龙,令明,你们都给我杀,杀死这些家伙……”
周围的人听到李弘的声音,心中大定,怒火顿时不可遏制地爆发了,“杀,杀过去……”
赵云和庞德就象两只饿红了眼的猛虎,咆哮着,带着缇骑战士,疯了一般迎上杀来的十几个灰衣大汉。
李玮狼狈不堪地从地上爬起来,望着龇牙咧嘴的李弘大声叫道:“大人,你怎么样?”
李弘已经解下了身上的铠甲。那支弩箭的箭镞几乎穿透了重铠,锋利的箭头上沾满了鲜血。李弘拍拍铠甲,勉强笑道:“多亏它了。老伯给我的是一副重铠,几十斤重的铁家伙,没有它,今天死定了。”他伸手指着弩箭射来的方向说道,“敌人站得远了一点,否则,就是重铠也挡不住这凌厉一箭……”
李弘突然看见了那个刺客,那个刺客也看见了他。刺客发出一声惊吼,猛然加速,飞身狂奔而来。
李弘一跃而起,稳稳地站在街中,他冷笑一声,随手把重铠丢到地上,右手拔出战刀,左手握住了黑色小斧。李弘的伤口还在淌血,鲜血已经染红了整个衣襟。
庞德战刀呼啸,迎面劈杀一人,紧随其后的缇骑战士过去都是黑豹义从的队率,无一不是武功高超悍勇莫挡之辈。他们怒吼着,就象一阵飓风似的,“轰……”一声扑了上去,赵云和弧鼎随后杀到,相机支援。
这批灰衣大汉武功高强,魏断的手下在这短短的几息之内,几乎被他们杀光了。魏断自己也被敌人一剑刺中大腿,巨痛之下身体失去平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只长剑先后激射而来。就在这时赵云赶到,他大吼一声,纵身跃起,抖枪直击而去。枪花犹如缤纷落叶,密集而狂野,将两名刺客尽数纳入枪尖之下。两刺客心神震骇之下,回剑封挡。魏断仰面倒地,赵云从天而降,大枪以燎原之势立杀一名刺客,另外一人不退反进,挥剑猛击。赵云暴喝一声,横枪封架,同时左手成拳,全力击出。剑枪交加,发出一声脆响,紧接着赵云狠狠一拳砸中那人胸口,只听“嘎崩”一声,刺客凌空倒飞而起,带着凄厉惨叫,带着一篷鲜血,掉落到路边雪地上。
姜舞一口气狂攻十三刀,执戟大汉面不改色,从容应对。这时弃沉呼啸而来,战刀迎头劈下,两人前后夹攻,勇不可当,执戟大汉顿时手忙脚乱,还没有抵挡三两招,就被弃沉一刀砍中了后背,那人痛吼尚未结束,就被姜舞一刀剁下了头颅。
“大人怎么样……”姜舞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大声叫道。
“大人正在杀人……”弃沉一脚踢飞那人的头颅,刀指正在街中激斗的人群笑道,“大人发怒了。”
李弘张嘴发出一声震天嚎叫,他就象一头受了伤的野狼被彻底激发了凶残的本性,他右手拖刀,在泥泞的雪地上高速飞奔,气势如虹。
迎面而来的刺客突然腾空而起,手中长剑化作一道精芒,犹如九天惊雷,带着刺耳的厉啸,凌空击来,威势惊人。
“杀……”李弘狂吼一声,毫不避让,手中战刀高高抡起,以雷霆万钧之势一刀剁下。
那刺客大惊失色,他没有想到自己要刺杀的对象真是个疯子,这个疯子为了要杀死自己报那一箭之仇,竟然连性命都不要了,疯子要以命换命。刺客稍一犹豫,气势大减。此时双方都已箭在弦上,躲无可躲,不得不发。
李弘手中小斧突然出手,犹如电光火石一般,直直斩进刺客的胸膛。那刺客张嘴发出一声惨叫,身形一滞,顿时连人带剑被李弘一刀两断。
“杀……”李弘高举战刀,纵身狂吼。
没有活着的刺客了。李弘和他的手下实力太强,在很短的时间内,十七个刺客被他们斩杀一空,他们自己连个受伤的都没有,除了李弘胸口的轻微箭伤。
李弘从头上拽下战盔,狠狠地砸到雪地上,怒声叫道:“给我搜,看看都是谁……”
十七个刺客,虽然是清一色的汉人打扮,但还是被弃沉等人分辨了出来。有几个是鲜卑、乌丸人,因为摘掉他们的帽子,他们的髡头一览无遗。和李弘、姜舞对阵的两个高手,却是扶余国人。
“你肯定?”李弘指着地上的尸体,问一个缇骑战士。这个战士是乌丸人,是白山的乌丸勇士,他十分肯定这两个刺客就是扶余国人。
“我肯定。”那个战士说道,“你看他们贴身穿的衣服。只有扶余国人才贴身穿这种衣服。”
李弘想起了风雪。他记得风雪对他说过,她在扶余国是跟随长风先生习剑。风雪到扶余国后,就寄居在长风先生家里。
“在扶余国,有个顶尖刺客叫丑奴儿,他曾经跟随扶余国大名鼎鼎的长风先生习武。丑奴儿的门下弟子就喜欢干这种刺客的勾当。我看,这两人可能就是丑奴儿的手下。”
赵云拿着执戟大汉的头颅走了过来,他指着血淋淋的脑袋,问道:“大人还记得这个人吗?”
李弘摇摇头,诧异地问道:“怎么,子龙,你还认识扶余国人?”
赵云摇摇头,小声说道:“他是中山国相张纯张大人的侍从。”
李弘吃惊地看了一眼赵云,又俯身仔细看了一眼那人的面孔,摇头道:“我想不起来了。”
“我们驻扎在中山国卢奴城的时候,你和张大人经常会晤,我和他的侍从就在屋外闲聊,这个人也在。但他一直不说话。后来我问其他人,才知道他是扶余国人,不会说大汉话,因此我对他的印象很深。”赵云说道。
李弘点点头,若有所思。
巡城的北军士兵闻讯匆匆赶来,他们迅速疏散了现场围观的人群,着手处理现场的尸体和血迹。
李弘在随后赶来的南军士兵和黑豹义从的护卫下,返回了漳月台。
宗正刘虞离开大将军府之后,直接到了漳月台。他看到李弘安然无恙,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听说皇上来了?”
李弘点点头,笑道:“皇上来了,大家要不停地磕头,要遵守许多规矩,要接接送送,累死了。”
刘虞轻轻拍了他脑袋一下,笑道:“皇恩浩荡,你小子不心存感激,却说什么怪话,当心我上书弹劾你。”
“大人手下留情,手下留情。”李弘拱手笑道,“大人还记得中山国相张纯吗?”
“记得。”刘虞说道,“你问他干什么?”
“张大人现在还在狱中?”
“去年七月就被陛下赦免了。”刘虞想了一下,说道,“当时张让上书陛下,替张纯说情,历数他的功劳,陛下就这事还特意和我在尚书房商量过。记得我和卢植卢尚书都劝陛下恢复张纯的官职,但陛下没有同意,仅仅就免了他的罪责,把他赶回渔阳老家了。”
“你问这事干什么?”刘虞又问道。
“今天的刺客中,有一个是他过去的侍从,还是扶余国人,所以就想起了他,顺便问问。”李弘说道,“在中山国时,张大人待我犹如子弟,教了我许多东西,我很感激他。”
“此人非常有才能,在北方的声名也不错,可惜……”刘虞叹道,“我大汉国有人不能用,国家岂能不衰啊。”
正月初八。
今天是谷日,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表示今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大将军何进听完将军府司马何颙的详细禀报,难以置信地连连摇头。
“李弘和他的手下有这么厉害?你请的是高手吗?”
何颙苦笑道:“我已经很高估李弘的实力了,没想到……”他沮丧叹口气,接着说道,“博山是刺客中出了名的高手,竟然被李弘一刀剁杀,这个豹子太凶悍了。”
何进沉吟半晌,说道:“这个人不死,无论在洛阳还是冀州,都是一个大麻烦,如果因为他的存在而使事情功亏一篑,我们……”
“我再想办法。”何颙说道。
“子将先生什么时候到洛阳?”何进问道,“现在事情有点麻烦。昨天奸阉们蛊惑皇上,劝他把大皇子一起带到冀州去,如果陛下听信了奸阉的谗言,我们……”
何进神情严肃地看着何颙,郑重地说道:“你还是派人去接一下吧。”
“我已经派人去了,估计这两天子将先生就可以赶到洛阳。”
曹操听到护羌中郎将李弘在永平街被刺,兴奋地连声叫好。
曹嵩奇怪地看着儿子,问道:“这有什么好的?李中郎被刺杀,一定是大将军所为,他想斩去陛下的左膀右臂,削弱陛下的实力。陛下不堪一击,我们离死也就不远了。好?有什么好?”
“当然好了。我们一直不知道李弘的真实想法,但大将军派人一杀,就等于绝了李弘的其他念头。现在,他除了紧紧跟在天子后面,别无他途。如此一来,他和我们的目的就是一样了。”
“什么目的?”曹嵩问道,“除了保命,我们还能把大将军连根铲去?”
“当然不能了,现在谁有这个本事?”曹操笑道,“我们要保命,就要保住天子,没有陛下,就没有中官,李弘也是一样。要保住天子,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我们联手对付大将军了。”
“联手?”曹嵩疑惑地问道,“他会答应吗?你还不认识他吧?”
曹操笑道:“马上就会认识了。”
曹操拉着袁绍,两个人一起跑到漳月台探视李弘。曹操和李弘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李弘盛情接待,大家喝了个一醉方休。
正月初九。
李弘被天子召进宫。
“黑豹义从什么时候可以赶到洛阳?”天子问道。
李弘稍稍想了一下,说道:“正月十五,最迟正月十六。”
初七天子去漳月台探视李弘,感觉李弘待在洛阳太危险,打算派他提前去冀州安排自己回乡的路程和探察冀州民风民情,为自己回乡祭祖做前期准备。天子当初为了试探李弘对自己的忠诚,频频下旨催促李弘回京,也不允许他带太多人马。现在李弘的忠心是给他试出来了,但李弘也差点给人杀了。如果李弘带着现有的人手去冀州,十有没过黄河就要被人杀死在荒郊野外。所以天子命令李弘立即派人以八百里快骑赶到西凉,征调黑豹义从来京,随同李弘到冀州。
听到李弘肯定的答复,天子满意地说道:“那好,黑豹义从一到洛阳,你就去冀州。另外,长水校尉袁术统领的北军骑兵,也归你节制,随你同去冀州。”
正月初十。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或“十不动”。
名闻天下的许劭许子将先生到京,洛阳为之轰动。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五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二节
许劭四十多岁,身材修长,白净而英俊的面孔上有一双深邃而睿智的眼睛。他留着三绺长须,神态谦和,气质儒雅,举手投足之间隐见轻灵而飘逸的仙人之气。
许劭在当今名士何颙和孔融的陪同下,缓缓走近开阳门。
洛阳太学与鸿都门学的祭酒、博士、诸生,洛阳京畿一带闻讯而来的士子大约二万多人云集洛阳南城的开阳门,夹道欢迎许劭先生到京讲学。其声势之大,气氛之热烈,乃是自党锢之后,最为浩大的一次。
当今太学祭酒是前朝大儒马融的族子侍中马日磾,鸿都门学的祭滴是侍中乐松和贾护两人。三人匆匆迎上前致礼欢迎,大家寒暄一番之后,马日磾和乐松贾护三人就为许劭入住哪一所学府争论起来。
城门两边的学士分成太学和鸿都门两派,大家各自站列一边,泾渭分明,叫喊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把许先生请到自己的学府去。
马日磾乃当代大儒,乐松和贾护也算是名士,三人各说理由,竭力邀请许劭。
许劭笑道:“三位大人不必争了,我习《易经》,当然入住太学。”
跟在马日磾后面的几个太学主事闻言狂喜,飞奔报信。霎时间,太学诸生的叫喊声冲天而起,声震云霄。鸿都门的诸生顿时气馁,喊声马上小了下去。
乐松急忙拱手说道:“许先生,陛下有口谕,希望先生能够入住鸿都门……”
许劭挥挥手,略带歉意地说道:“我乃一介平民,陛下的口谕不听也无妨,抱歉了。”随即他口气严厉地说道,“我等儒家子弟以经学为立身之本,大汉国也是以经学为政教之本。但当今天子视而不见,公然唱反调,以一帮文学弄臣和俳优们组成鸿都门学府,这实在是有悖大体,是动摇我大汉国的根基啊。书画辞赋,其实都是雕虫小技,小才而已,学会了它们,难道能够匡国治政吗?”
乐松和贾护完全没有想到名闻天下的许劭先生还没有走进洛阳城,就把鸿都门评批的一无是处。两个人傻傻地望着许劭,呆若木鸡。
许劭看了两人一眼,略带怒气,继续说道:“鸿都门下的子弟不学无术,钻营取巧之徒众多,乃我大汉国祸乱不止的根由。此种污浊之地,不去也罢。”
何颙大笑,说道:“来人,立即将子将先生对鸿都门的点评传抄洛阳城,快,快,这是子将先生来到洛阳的第一评啊。”
孔融轻轻推了一下乐松,笑道:“两位祭酒大人可以进宫回复陛下,就说鸿都门可以关门了,哈哈……”
“子将兄,请,请……”马日磾笑呵呵地拉着许劭说道,“请上马车。”
马日磾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略显肥胖,一脸的浓密胡须,忠厚谦恭。许劭和他初次见面,闻言非常客气地拒绝道:“我不习惯坐马车,还是和诸生子弟同行而回吧。”
一行人步入开阳门,走进洛阳城,数万太学学士和各地士子欢呼叫喊着跟在后面,热闹非凡。鸿都门的学士们虽然心情很沮丧,但看到许先生走入洛阳,还是兴奋得欢呼雀跃,随在后面去了。如果有幸得到许先生的点评,那可就是鱼跃龙门,身价百倍了。
乐松和贾护相视无言,一脸的自卑和无奈。贾护苦笑道:“如何向陛下交待?”
乐松长叹道:“走吧,进宫向皇上请罪吧。我们鸿都门自从创建开始,什么时候被人正眼看过。我们丢了面子被人骂骂也无所谓,但陛下的颜面何存啊?”
太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太学由西汉武帝最早创建,立《诗》、《书》、《礼》、《易》、《春秋》五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至西汉末仿孔子弟子三千,太学亦设员三千。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一万多人。
建武五年十月,光武皇帝在洛阳南开阳门外建太学,学业重开。自光武皇帝开始,历代君主都重视太学教育,太学声誉日高,匈奴亦遣人来洛阳学习。顺帝继位后修缮太学,开拓房舍,造构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太学的讲堂长十丈,广三丈,非常气派。到孝桓皇帝朝,太学生已达三万人。
太学隶属太常管辖。太学的老师叫博士,博士须选试而后用,很强调博士的师表风范。太学内博士加博士祭酒共十五人。本朝的名儒大师,往往在其中充任太学博士。太学学生的出身多为官宦子弟,亦有家境贫寒者。由于学生出身不同,在待遇上也不一样。一些官宦子弟可享受国家俸禄,而贫寒子弟则不仅衣、粮自理,连照明的脂烛也要自行解决。
汉代太学的兴盛,和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密切相关。入太学、考试通经、做官,是汉代学子的梦想。太学诸生考试通过之后就可以直接做官,不通过者还可以补考。太学生回到地方之后仍然有到中央做官的机会。当时地方每年有一次举荐人才到中央任职的机会,入选者又多出自太学。太学学子众多,最后能做官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少年入学,到白发苍苍时仍未求得一官半职,生活潦倒。为此,朝廷几次给年届六十以上的太学生统一授予官职,算是皇恩浩荡了。
鸿都门学,坐落于太学之外。鸿都门之下,当今天子创建于光和元年,是中国古代第一座文学艺术学院。
辞赋是大汉帝国特有的文学体栽,辞赋的字句铺排骈丽,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令人如痴如醉,回肠荡气。当今天子尤其喜欢做赋。
天子的老师议郎蔡邕告诉天子说,辞赋是小技,道德才是根本;辞赋的修辞技巧是末节,以文载道方为鹄的大道理。蔡邕的说教让天子很反感,甚至无法理解。天子很欣赏自己的才华,但他的老师杨赐和蔡邕都不以为然,天子认为自己受到了轻视。他认为朝堂上的大儒士子们虽然嘴里念叼着经学,看上去一个个道貌岸然的样子,其实个个面目可憎,都是狗屁不通之辈。于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主意在天子的脑海里冒了出来。他要开创学府,另起炉灶,以对抗经儒之学。
天子马上找来侍中祭酒乐松和贾护,让他们召集天下善写辞赋以及能写奇字、缪书、鸟鱼虫书等美术字的人,待制鸿都门下,建立了一座鸿都门学。和太学不同的是,这所新学府专门研讨辞赋和书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艺术学院,而当今天子就是这所学院的院长。天子还特意命令鸿都门的学士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高悬于殿堂之上,表示这座学府学得也是儒家之术。
天子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亲自撰写了一部长达五十章,以上古史为题材的鸿篇巨赋《羲篇篇》。他命令鸿都学府把《羲皇篇》作为学院的教材。这下子,天子真的开创了大汉国学术的先例了,大汉国的经学界一片哗然,抨击之声一度达到了顶点。天子看到整个王朝都陷入了学术争论之中,嘴都笑歪了。谁说朕不是天才?
鸿都门学的祭酒乐松和贾护本为文学侍臣,出身平民,以他们的名望绝对召不来名士级的人物。鸿都门刚刚开始时只有四五十人,很萧条,但随着张芝等一帮名士的加入,鸿都门突然间空前的发展起来。辞赋,书画,音乐无一不是代表着大汉国的最高水平。其慕名而来的学士很快超过了一万人,隐约有和太学分庭抗礼的势头。
学术和价值观念的争论不可避免的开始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说说汉代的张芝和草书。在西汉时期,草书主要出于戍卒徒吏之手,是一种典型的民间书体,到西汉杜操及东汉崔瑗时有所发展。相传崔瑗所作的《草书势》在东汉中期问世,而至东汉晚期赵壹的《非草书》之时,汉代的草书已经大行于世了。随着书法革新思潮的出现,草书迅速崛起,在整个士人阶层形成狂热持久的草书热。以弘农人张芝和其弟张昶为代表的草书家,甚至不惜抛弃仕途,献身草书艺术。这种人生价值的选择也极大影响了东汉学子,他们纷纷绝弃仕途,献身草书,这招致了来自儒学士子们的猛烈攻击。
赵壹在《非草书》中说书法是经艺载道的工具,为王政之本,而草书“善既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因而非圣人之业。赵壹写《非草书》的目的,在于重申儒学的尊严,平息弥漫在东汉士人阶层中的草书热情,使他们重新建立起对儒学的信仰。赵壹的儒学正统立场,使他无法从书法审美的角度认识、理解草书。赵壹的守旧观念没有阻滞体现时代审美思潮的草书在东汉晚期的深入发展,草书热在士人阶层中不但没有降温,反而愈演愈烈,至熹平、光和年间,达到了它辉煌的顶峰。
本朝的士子们对草书的接受与反对,使得士人阶层划分出了两大立场鲜明的阵营。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立场问题,而是本朝士人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选择,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观念,两种截然相反的政治立场。
学术的争论才刚刚开始,天子立即又把这种斗争引到了政治上。
天子在鸿都门学府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是儒家学子们所没有想到的。天子久居于深宫,创建鸿都门学的成功让他感到新鲜和满足。于是,他重重地赏赐了这些帮助他的人,还给了他们以很高的地位。
第二年,天子更加醉心于经营他的学院,下诏对全国招生,命中央和地方官僚推荐,并许愿说,鸿都门学的学生只要学有所成,一律高官厚禄,出则为刺史、太守,入则为尚书、侍中,甚至可以封侯赐爵。天子还令人将乐松、江览、张芝等三十二名鸿都门学的博士画像立赞,劝诫天下学子以他们为榜样。
天子的这一举措严重破坏了大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大臣们纷纷上书劝止,告诫天子以社稷为重,以太学为重,速罢鸿都门之学,以销天下之谤。但所有的书奏劝谏,天子一律不听,固执己见,其结果是显而显见的。奸阉们无法伸手太学,却轻松把持了鸿都门学,无数的不学无术、贪赃枉法之徒凭借着一首剽窃的辞赋,一张代笔的书画而登堂入室,摇身一变成为大汉朝的官僚。鸿都门一时之间成为奸阉们的聚宝盆,藏污纳垢的污浊之地,鸿都门的学子们都成了奸阉的门生,士人君子之辈无不唾骂痛斥。
但利益驱使无数的人趋之若骛,鸿都门愈发兴盛。
许劭的点评让天子勃然大怒,他在鸿都门花费了无数的心血,他非常希望得到“天下第一评”许劭先生的肯定,但许劭先生毫不留情,连洛阳城的城门都没有进,就评说鸿都门是污浊之地,大汉国祸乱的根由。这不亚于迎头给了天子一记闷棍,他几年的心血随着许劭的这句话,瞬间化做了泡沫。
从今日开始,这鸿都门昔日的辉煌将成为过去,鸿都门也将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天下第一评”,无人可以撼动它的影响力。
天子如果非常生气,往往会跑到永乐宫,向自己的母亲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今天,他实在气愤不过,匆匆赶到永乐宫,在母亲面前大叫大喊了一番,就差没有派人到太学把许劭抓起来了。
皇太后很耐心地听完他的叫骂,然后问道:“许先生就是天下第一评?”
天子点点头,恨恨地骂道:“这个许相,不就是儿子娶亲嘛,他为什么要把许劭请到洛阳来?”
皇太后笑了起来,她慢慢说道:“皇上,许大人请他来,无非就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我看,这位许劭许先生来了也好,你那个什么鸿都门,散了也就散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本来也就是花钱的窟窿,没了更好。过去,我记得有人骂鸿都门是野鸡学府,许先生说它是污浊之地,已经算是口下留情,很客气了。”
天子不屑地冷笑了一下。
“我听说,赵忠和张让劝你把北军调走一部分,把小史侯也一同带到冀州去祭祖,是吗?”太后不紧不慢地问道。
“朕正在考虑。”
“这些中官们又在打什么主意?皇上走了,大皇子也走了,北军南军也都随我们到冀州了,这洛阳不就是一座空城?既然是空城,那中官们要求陛下把董卓的部队调到河东郡干什么?他们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啊?”
天子奇怪地看了一眼太后,问道:“这都是条侯董重对母后说的?”
“是啊。”太后说道,“大将军虽然居心叵测,但中官们一向只气遮天,皇上也不能不防啊。”
天子沉吟不语。
“条侯是我娘家侄儿,虽然很恨中官们害死了他父亲,总想报仇,但他忠心耿耿为了陛下和小董侯,这是勿庸置疑的。他在外面装疯卖傻,和大将军府的人整日混在一起,得到了不少消息,皇上应该重重赏赐他。自家人不用,将来如何让小董侯继承皇统啊?”
“母后是什么意思?”天子问道。
“他可以做骠骑将军嘛。骠骑将军置府,条侯可以趁机蓄积力量,为将来小董侯继承皇统做准备。”
“这事不能急,要找恰当的机会,免得条侯成为众矢之的。”天子说道,“舅舅的死,母后难道忘了吗?”
孝仁皇太后神色一黯,没有说话。
“母后不想带小史侯一起走?”
“大皇子要留在洛阳。”太后缓缓说道,“我不相信中官,尤其不相信赵忠和张让,他们劝皇上这么做,一定另有目的。”
天子召见宗正刘虞。
“爱卿听说了许劭先生的点评吗?”
刘虞小心地看了一眼天子,谨慎地说道:“洛阳城都传遍了。”
“你看,这是鸿都门的十几位博士送来的奏疏,他们要走了。”天子指着案几上的一堆书简说道,“朕说了好几年的话,还比不上许先生的一句话……”他连连摇头,一脸的无奈。
“他说的话真有这么灵验吗?”
刘虞想了一下,说道:“许先生不过说了真话而已。”
天子瞅了他一眼,负手在书房内来回走了两趟,脸上阴晴不定,显得非常犹豫。
“爱卿,你说,朕要是请他进宫,让他点评一下朕的两位皇子,他会不会答应?”
“绝不可以。”刘虞骇然心惊,脱口而出。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五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三节
太学讲堂的东侧,矗立着四十八块高一丈、宽四尺的石碑,石碑的正反两面都刻有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写就的经书。这就是闻名天下的石经。
太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师承不同,所授经书难免章句有误,同时时太学中的个别博士为了能让弟子在试场中拿到好成绩,竟然贿赂皇家的写经手,改动官本简册上的文字,让经文吻合他们的私家传本。为此,本朝天子在熹平四年诏令当代名儒蔡邕、马日磾、卢植等正定五经文字。校勘完毕后,由议郎蔡邕亲自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写定经文,然后刊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太学,计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五经和《春秋公羊传》、《论语》。
“许先生是第几次观摩石经了?”马日磾问许劭道。
“这是第二次了。”许劭捋须笑道,“熹平四年三月,蔡邕蔡大人碑文初起之时,曾经专程来看过一次。那时,京师和从外地赶来观看、摹写的士子有数万人之多,其时人流熙攘,车马相继,填塞街陌,场面蔚为壮观啊。”
“蔡议郎一手好字,端庄浑厚中不乏清逸之气。”许劭赞道,“不知蔡大人如今何在?”
马日磾叹道:“他到吴郡避难,已经好几年了,我也没有他的音讯。”
何颙笑道:“我倒有他的消息。大将军去年派人到吴郡邀请蔡大人,被蔡大人拒绝了。听说他和女儿相依为命,生活尚可。”
孔融从人群中满头大汗地挤过来,兴奋地说道:“先生,太学的讲堂已经准备好了,诸位大人也已经赶到,就等先生登堂讲经了。”
许氏门阀以研读《易经》名闻当世,而许劭又是其家族中的佼佼者,所以参加今日盛会的大儒名士几乎囊括了在京的所有名家,比如杨阀的杨彪、杨奇,袁阀的袁逢、袁隗,太尉张温,司徒崔烈,少府樊陵,尚书卢植,太学祭酒侍中马日磾,赵岐,皇甫嵩等等,大约一百多人围坐于讲堂前排。其后乃京中王公贵族世家子弟,再后就是太学诸生和各地闻风而来的士子。整个太学府讲堂四周被二三万人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许劭高坐于讲堂之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经一个时辰。
许劭声音不大,低沉而富有磁性,委婉动听。他把经书中的论点剖析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讲堂中的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或若有所思,或恍然大悟,或喜笑颜开。
除了坐在近处的公卿名士,其他人自然是听不到许劭的讲话,但太学的学子们自有其解决之道。几十个太学学士围坐于讲坛四周,伏案疾书,生怕错漏了一个字,他们是专门负责记录先生讲话的。每当许劭讲完一段,立即就有负责传送的学士把记录好的书简送到人群中,随即就有许多嗓门大的学士在各处登高诵读。每到精彩地方,人群中的欢呼叫好声此起彼伏,响彻太学府。
许劭讲完,太学祭酒马日磾马上上台稍做总结,然后就是论辨时间。
在太学中,博士中相互论难蔚然成风,受其影响学生中亦有浓郁的学术气氛,学生可和负有盛名的学者论辩。服虔在为太学生时就曾以《左传》驳当时著名的《春秋公羊学》大师何休。由于当时学生中研读风气甚浓,很多学生都思维敏捷,尤其擅长辩论。
到了党锢时期,由于政治极端,太学学士们把论辨的方向逐渐转向了时政,当时以贾彪、郭泰为首的三万多诸生,他们以品核供卿,裁量执政,形成强大舆论,被当时人称为“清议”,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致使“三公九卿皆折节下之,三府辟召常出其口”,充分显示出了太学诸生的舆论威力。
今天,太学的舆论威力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
马日磾话音刚落,孔融就站了出来。
“先生所阐述的许多新观点,都是依据古经文,那么,先生是不是也以为当今之世,以古经文治典,更能有助于治国呢?”
许劭笑着点头道:“文举此言甚为正确。自从世祖光武皇帝光复汉室以来,今文经学的门派分得更细,因而各种观点的争斗也愈发激烈。虽然它有许多优点,但作为官学,它的治国之论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现今的国家与朝政之间的变化。今文经学最大的弱点,一个是妖妄,一个是繁琐。今文经学派用谶纬说经,充斥着荒诞不经的鬼怪邪论。今文经学使得许多士子的头脑开始僵化,今日大汉国的衰落和它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语激起千层浪。许劭的直言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整个太学府陷入了一片争论之中。
杨彪第一个跳了出来。杨氏门阀由号称“关西夫子”的杨震开始,就是名闻天下的经学大家,他们家族尊崇的就是今经文一派。
“先生此言差矣。本朝确立经学的目的,本不专为学术,而是树立大汉国的政教大纲,因此,五经等典籍的文本是否与圣人的原著接近甚至一字不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经典的解释和灵活运用。大汉国所立的官学,皆有一套能够活学活用的治国之术,比如用《禹贡》治理黄河,用《洪范》察知天变,用《春秋》判决案件,用《诗三百》当作谏书。这些办法虽然死板僵硬,但在大汉国拨乱反正、创设文教的过程中,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反观古文经典,则完全缺乏这种功能。先生如今坐在这里,对今文经学大放厥词,是不是有失偏颇?”
伏无忌乃大汉名臣伏湛之后,其博学多识,乃当代大儒,其家传也是今文经学。
伏无忌大声补充道:“世祖皇帝本人出身士族,他有喜好古文经的倾向,肃宗孝明皇帝同样如此。因此,自世祖皇帝朝,就有人要求立古文经为学官。不过,他们都没有成功。孝章皇帝朝曾以扶植微学的名义,诏选天下名士进京学习古文经,但古文经依旧未能争得学官。到底能不能把古文经也定为大汉国的学官,先辈们先后讨论了数次,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孝章皇帝朝建初四年的白虎观大会。当时今古文的重要派别都有代表参加,争吵的结果,仍以今文为主流。看看本朝,可有一个古文经学的博士讲学于太学?”
“先生再看看太学内由蔡邕书写的石经,它不也是今文经吗?今先生妄言今文经学已经过时,应该尊崇古文经学,是不是太过偏激?”
许劭笑道:“古文经的文字是东周时期的六国书体,认识的人很少,所以过去古文经的文本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再加上古文经也没有多少老师传授,因此它不被定为学官很正常。”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许多士子都开始在民间整理和传授古文经,解释古文经,甚至编出了识别和解释古文经的字典,古文经学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古文经学虽然未立学官,但它却是本朝私学的主流。本朝一代,古文经学的大师辈出,如桓谭、班固、王充、贾逵、张衡、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在古文经学的训诂和注释方面,成就最大者当数许慎、马融、郑玄三人。
“今天的古文经学简单明了,思想犀利,不太注重从经典中发挥出实用的微言大义,而是更加注重学术化的考订文献、训诂章句。同时,今天的古文经学派更加复古了,他们特别注重发掘五经典籍中属于商周朝代的宗法和礼乐文化。这一点尤其具有特别的实用价值。”
“因为本朝的皇权渐趋薄弱,虽然由奸阉和外戚轮流执掌国柄,但士族官僚们靠着世代传习经学充当本朝公卿,势力庞大。门阀士族们依靠祖宗的庇荫,依靠自己的巨大财富,逐渐成为左右地方的世族豪强。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大汉国的国政和地位渐渐低于儒学的理想和宗族门第,本朝征辟和察举的选才办法也因为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而日趋显露弊病。因此,本朝的党锢事件,尽管是大是大非之争,但未尝不暗含了一点皇权和地方士族势力之间的争斗。”
“尊崇古文经学,也就是维护皇权正统,也就是革新我大汉国政,重建一个威武而强盛的大汉。”
许劭缓缓站起来,高举双手,纵声喊道:“我今天可以这么说,今文经学很快将不容于世,古文经学已经稳居上风。”
“轰……”许劭这一声惊世骇俗的狂呼,就象一记春雷突然炸响在太学府,顿时引爆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的剧烈争论,分别两派的士子学士各不相让,只争得天昏地暗。
大汉立国之初,五经典籍多从秦代存活下来,从能背诵和传授全文的学者口中抢救出来。因为秦帝国的挟书令至为严厉,简册早就化为飞灰了。由于各种原因,记录下来的文本多有出入。因此一部经典,因文本的不同,要并立数家博士,俱为学官。到了孝宣皇帝朝,五经各有三家博士,这些博士所传经典,皆用帝国通行的隶书写成,故称今文经学。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本朝就以今文经学为官方经学。到了武帝末年,鲁共王扩建孔子宅,偶尔挖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等数十篇用古代文字记录的经文。从此后,便有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古文经学家提供了阐释学的一种经典模式,便是“我注六经”,以文字训诂、名物考释等为手段来阐释文本的意义,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政治的考据。今文经学家也提供了阐释学的一种经典模式,便是“六经注我”,借助经文典籍来阐述时代精种或者发挥自已的新见解。
自大汉立国以来就开始了的今古经学两派的论争,在整个王朝几百年的时间内始终没有停止过。
这场大辩论自初十下午一直延续到初十一下午,其激烈的程度和规模开创了大汉国之最。
本朝今文经学是官方学术的主体,从洛阳的太学到州郡县所设立的官学,教授的经学都是今文经学。但本朝发展到现在,尊崇和研习古文经者越来越多,许多人虽然还在教授或者学习今文经,但纯粹是为了混口饭吃,拿点朝廷的秩俸养家糊口。到了讨论学术的关键时刻,这些人立刻就原形毕露了,一个个都成了坚决捍卫古文经学的斗士。
当今之世,最有名的今文经学三大家就是天下第一门阀的杨家,还有杜家和伏家。杜家的代表人物是杜抚,其家族门生子弟众多。伏家的代表人物是伏无忌,他们家是皇亲国戚。今文经学人才凋零,势力日微,到现今已经是事实,今日太学府的争论,不过就是预告世人,天下士子,将来都要渐渐统一到古文经学派了。
正月初十一。
大将军站在书房门外,亲自迎接何颙归来。
“恭喜大将军,贺喜大将军。”何颙拱手笑道,“洛阳城的门阀士族马上就要望风而归,鼎力支持大将军,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何进微微一笑,将何颙让进书房,笑道:“这趟请来子将先生,辛苦伯求了。”
“子将先生太厉害了。”何颙笑道,“他还没有走进洛阳城,就点评鸿都门为污浊之地。这下子,鸿都门声誉大损,估计支撑不了多久就要关门了。鸿都门学士日渐稀少,其实也就绝了奸阉的财路,重重打击了他们的门生子弟。现在我倒要看看,这些鸿都门的无耻之徒在洛阳和各地州郡还怎么立足?”
何进笑道:“子将先生是快活了,但陛下非常恼火,听说他在宫里大发雷霆。”
“那陛下还有邀请许先生进宫见驾的意思吗?”何颙关切地问道。
“明天。”何进得意地笑道,“陛下今天已经传旨,让我明天邀请许先生进宫。”
“好,大事可成也。”何颙轻拍案几,笑道,“奸阉们大概还在庆幸自己奸计得逞,陛下会带大皇子同去冀州,哈哈,过了明天,我看他们要哭了。”
“现在,他们也许已经在哭了。”大将军笑道,“他们绝对没有想到,子将先生的几句话,可以改变整个大汉国士子的学术观念。洛阳的太学学士们和大批的士族官僚们因为古文经学而走到一起,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这股力量在关键的时候,他们要维护皇统,要坚决地站在我们一边,支持我们。”
何颙笑着点头说道:“是啊,年前,洛阳的杨阀、张温、崔烈、卢植、朱俊他们都一个鼻孔出气,担心大将军铲除奸阉后独掌国家权柄,形成外戚专权的局面,所以都明确排斥大将军,在是否支持大将军铲除奸阉一事上存有分歧。但现在不一样了。许先生的讲学,导致士子们在学术观点上迅速走向统一,使得洛阳的士子们彼此之间更加信任和走得更近。一旦大将军起事,在大将军府各级掾史的游说下,他们会迅速聚集在大将军的旗下,拥护大将军铲除奸阉,重立皇统。”
“本朝的士子们历经奸阉和外戚之祸,他们深受其苦,所以不管是在野还是在朝的士子,都希望大将军不是一个外戚大将军,而是一个士大夫大将军。”何颙看着何进郑重地说道,“大将军恰好符合这一点,所以现在形势对我们越来越有利了。”
“洛阳城中的奸阉势力,在我们连番打击之下,已经无力还手,但司空大人许相还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我们,所以及早拉拢许相,离间许相和奸阉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许相和樊陵这种人来说,其门阀家族势力庞大,有他们在宫外支持奸阉,有些事情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他们如果反目成仇,奸阉们就没有了可以利用的士子,势力势必大减,我们成功的机会要成倍增加啊。”
何进点点头,说道:“今晚的宴席我也邀请了司空大人,希望许劭先生能够劝劝许相,不要和那些中官混在一起,坏了许氏门阀的声誉。”
“那子休先生呢?”何颙问道,“他尊崇今文经学,和子将先生已经好几年没有讲话了。我看最好不要同时邀请他们。”
“子休先生已经被陛下召进北宫见驾去了。”何进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天子要征调袁术的长水营五千铁骑,随同李弘一道去冀州,我已经答应了。”
“天子只调北军一营五千人马给李弘,可见他对奸阉还是很顾忌的。”何颙想了一下说道,“把何风调到长水营去,他是大将军的心腹,比袁术那个小滑头要可靠得多。”
许相离开大将军府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走到半路上,遇到中常侍张让家的总管。这位总管奉侯爷之命,前来邀请许相到府上议事。
张让的侯爷府里,赵忠、段珪、高望、樊陵、曹嵩都在座,心情好象都不好。
“公辅兄,这几天,洛阳城里就听到你们许家的声音,好象大家把天子都忘了。”高望笑道,“许氏家族如今声望之隆,大汉国恐怕无出其右了,今非昔比啊。恭喜公辅兄了。”
许相最近耳中听到的都是这种赞美献媚之辞,心情极度舒畅,他笑着摆摆手道:“过誉了。许氏家族能有今天的声望,那都是我两个弟弟的功劳。”
“是啊,司空大人和两个名闻天下的弟弟言归于好,共兴许氏一族,在洛阳已经成为一时之佳话了。”段珪讥笑道,“许大人喜笑颜开之际,可还记得我们这帮朋友?”
许相听出他口气不善,看了众人一眼,慢慢说道:“最近,因为我两个弟弟的原因,我和袁阀,杨阀,和大将军府接触多了一点,但这并不代表我就已经易弦改辙,突然背信弃义,转而和他们走到了一起。我们之间这么多年的交情,难道都是假的?”
段珪猛地站起来,大声说道:“自从你的两个弟弟到了洛阳,形势立即急转直下,对我们非常不利。现在门阀世族和大将军的两股势力在你两个弟弟和一帮太学士子的鼓动下,已经逐渐走到一起。而我们呢?我们竟然失去了整个鸿都门学府。现在你们许阀已经成了各大势力相争的对象。许靖被陛下召进宫,许劭和你在大将军府,你让我们怎么相信你?”
许相毫不示弱地反唇相讥道:“你可不要弄错了,当初是谁让我请他们来京的?如今的不利局面难道是我故意造成的吗?”
张让坐在席上看着自己干枯的一双手,沉默不语。樊陵和曹嵩转目看向赵忠。
“是啊,是我多嘴了。”赵忠拍拍自己肥硕的大肚子,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原先以为把他们请来可以给司空大人脸上贴贴金,但没想到司空大人的脸上是贴金了,我们却被那帮可恶的士子害惨了。这些人的嘴真厉害,随便说几句话,就把我们逼上了绝路。”
他随即沉下脸,指着许相十分不满地说道:“你那两个弟弟真不是什么好东西,成心要和我们作对。不过,以他们的臭脾气,怎么会和你和好如初?他们一向厌恶你和我们在一起,把你都骂得狗血喷头了,怎么又好了?公辅,你可以说说吗?”
“没有什么好说的,这是我们兄弟之间的事,旁人无权过问。”许相冷冷一笑道:“我奉劝各位一句,在这个时候,大家还是彼此信任为好,不要中了大将军的离间计。你们仔细想一想,我这两个弟弟先后出现在洛阳城,在短短的时间内,将门阀世族的力量几乎全部拉到了大将军一方,如果不是事先有人设计好,做了精心准备,仅凭我两个弟弟的个人声望就能达到这个效果吗?”
屋内各人神态不一,大家各自想着各自的心思。
“大将军在陛下回乡祭祖后,如果要铲除我们,另立新君,他现在可以得到朝野士人的大力支持。在中官和大将军之间,士人会支持谁?”许相瞪了他们一眼,说道,“这个时候你们还不相信我,还不想办法及早应对,却在这里没事找事寻我的麻烦,我看你们离死也不远了。”
屋内众人几乎同时望向许相,有的面露恐慌之色,有的一脸愤怒。
段珪指着许相的鼻子骂道:“许公辅,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死了,你也活不了。”
“哼!”许相不屑地看了一眼段珪,厉声说道:“和我说话,最好不要用手指着我。我可以明白地告诉你,你们死了,我未必会死。”
段珪大怒,高声叫骂,曹嵩和樊陵赶忙把两人拉开。
许相一甩手,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不要叫了。”张让冲着段珪挥挥手道,“警告他一下就行。”
接着他望着曹嵩说道:“巨高啊,孟德上次说的事,我们几个合计了一下,十有都是真的。看起来事情很麻烦。现在大将军羽翼已成,想杀他也很难,所以你回去问问孟德,看他可有什么办法?”
曹嵩愁眉不展地回到家,把发生在张让府上的事对儿子说了一遍。
曹操说道:“这事司空大人说的不错,我觉得许先生的出现的确是有预谋。联想到皇后指婚,大将军亲自说媒,这许朱两家的联姻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事。现在京中形势突然逆转,大将军似乎已经稳操胜券了。”
曹嵩想了很长时间,叹了一口气,问道:“阿瞒,没有其他办法了?”
曹操笑道:“爹,叹什么气嘛。这事还有挽救的余地啊。”
“哦?”曹嵩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问道:“还有办法?”
“有。大将军为人过于谨慎,做事总是极力追求万无一失,所以大将军府里的人在出谋划策的时候,常常瞻前顾后,捉襟见肘。像何颙和袁绍之流都是心思慎密之辈,想出来的办法虽然非常完美,近乎无懈可击,但他们百密而有一疏,漏洞还是有的。”
曹嵩精神一振,问道:“漏洞?漏洞在哪?”
“何进没有想到陛下会将李弘从西凉战场上征调回京,这是他致命的漏洞。”曹操笑道,“明天,我去找李弘。”
正月十二。
曹操到司空府拜访许相。
“阿瞒,昨天的事,你父亲都对你说了?”许相笑着问道。
“大人,你和那帮蠢货生什么气?值得吗?”曹操回道,“他们除了馋陷媚主,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祸国殃民,还会干什么?依我看,他们为恶太多,死有余辜,被大将军杀了也好。”
“你说什么混帐话?”许相笑骂道,“你以为没有了中官,大将军就不会只手遮天,独掌国家权柄吗?你看看前朝的大将军梁翼就知道了,最后他连皇上都随意杀,还不是一样的祸国殃民?当今大汉朝,中官不能少,外戚也不能少,要让他们在朝堂上并存,要让他们互相制约,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个不好不坏的局面。否则,他们双方任何一方坐大,最后吃亏的都是我们士族官僚,所以,竭力维持现状才是上上之策啊。大汉朝稳定了,没有战乱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裕。”
“大人认为我大汉国还有希望重新威临天下?”曹操问道。
许相看了曹操一下,笑道:“阿瞒,能不能把大汉国恢复到前朝鼎盛时期的样子,就看你们这一代人了。怎么,没有信心?”
曹操摇摇头,说道:“我看不到什么希望。中官也好,大将军也好,都是只顾一己私利之人,何曾想过国家的兴亡?”
许相笑笑,没有继续说下去,他问曹操道:“阿瞒,你有什么事吗?”
“大人难道看不出来这桩亲事背后所隐藏的危机吗?”曹操小声问道。
许相颇为赞赏地看了一眼曹操,笑道:“危机早就有了,无处不在啊。阿瞒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曹操拱手说道:“我有一帮兄弟,都是武艺高强之辈,愿为大人护送迎亲花轿。”
李弘闻曹操来访,大喜出迎。他对曹操的印象非常好。曹操的豪爽,博学和过人的酒量让他自叹弗如。
两人寒暄了一番之后,李弘遗憾地说道:“我正月十六就要奉旨到冀州去了。此去之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回京城和孟德兄相聚。我在洛阳待的时间不长,最高兴的事就是认识了孟德兄这个朋友。”
“能够结识名闻天下的豹子,也是我的荣耀啊。”曹操大笑道,“子民马上就要去冀州,临行前,我想问一下,你对洛阳的形势怎么看啊?”
李弘这几天和李玮以及李玮的太学朋友陈好等人天天谈到深夜,讨论的都是洛阳形势,他心中自然清楚曹操最想知道什么。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说道:“能够维持现状,稳定国家,当然是上上之策。只是如今洛阳的形势对中官非常不利,大乱之局好象很难避免。”
他看着曹操,笑着问道:“孟德兄可是有了应对之策?”
曹操摇摇头,说道:“没有,我哪有那个力挽狂澜的本事。今天来,是因为有件事,我想说给你听听,也许对你冀州之行有点帮助。”
“孟德兄请说,我洗耳恭听。”
“我来洛阳之前,曾听到一个消息,说冀州刺史王芬密谋劫持天子,铲除中官,另立新君。子民到了冀州,是不是注意查一查?这可关系到陛下的生命,社稷的安危啊。”
李弘觉得这个消息很荒诞,太不可思议了,没有可信度,他笑道:“这个消息毫无根据,孟德兄认为可信吗?”
曹操神色凝重地说道:“正因为可信,我才来告诉你。”
李弘吃了一惊,追问道:“消息来源可靠?如果可靠,孟德兄为什么不让伯父上书奏明陛下?”
“没有证据,怎么上奏?诬陷朝廷大员,要判重罪的。”曹操无奈地笑道,“我也只是听说,没有确切证据,但消息来源还是很可靠的。”
李弘稍加思索,拱手说道:“谢谢孟德兄的关心。到了冀州,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曹操笑道:“此事如果属实,子民当再立大功啊。”
李弘笑道:“到那时,我一定上奏陛下,说这是曹孟德提供的消息……”
“千万不要,千万不要……”曹操连连摇手道,“传了出去,会坏了我的声名,千万不要。”
两人有闲聊了一会,谈到了许劭。
“子民为什么不去拜访一下许先生,求他点评一下?我和许先生是旧识,我可以带你去找他。”曹操热心地鼓动道。
李弘摇摇头,说道:“我随时都有可能死在战场上,我要这种虚名干什么?对我来说,一把锋利的战刀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救下我的性命。”
曹操钦佩地看着李弘说道:“还是子民看得开,我就不行,我就热衷于功名。”
“那你去找许先生点评过?许先生是怎么说你的?”李弘大感兴趣地问道。
“当年,桥玄桥太尉很欣赏我,他劝我到汝南找许劭先生点评一下,他说我肯定能一跃成名身价百倍。我于是千里迢迢跑到汝南去找他,他竟然不理我。我气急了,扑上去就封了他的领子,威胁说如果再不讲,我就一把火烧了他家。”
“他说了吗?”李弘问道。
“他说我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你看我这样子像奸雄吗?”曹操指着自己问李弘道,“我看我很忠厚的,你说呢?”
李弘大笑。
正月十三。
天子征召许劭进宫。
无论许劭的名气有多大,学问有多深,他也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小黄门蹇硕到太学宣完圣旨,随即请许劭上车。许劭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坐上马车就进了宫。
天子的三个孩子很少见面,但小孩心性,根本不理睬大人的心思,稍稍熟悉一点之后,立即聚在一起开心地玩起来。
天子指着三个小孩,笑道:“许先生,这是朕的三个孩子,你对朕说说,他们将来如何?”
许劭笑而不语。
天子不以为仵,又说道:“这里一个外人都没有,你说的话不会被泄露出去。许先生随便说,好坏无妨,朕恕你无罪。”
许劭依旧不语。
天子略显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再次说道:“一句话就行。你都已经进宫了,总不至于什么话都不说,掉头就走吧?”
许劭手捋三绺长须,缓缓说道:“大皇子乃帝王之相。”
天子脸色稍变,神情有些紧张。
“但命薄。”许劭轻叹一声,又补了一句。
天子神色一松,脸上毫无喜色。他看着在屋内叫叫嚷嚷,蹦蹦跳跳的小史侯,心里很不是滋味。命薄?命薄,是不是指早夭呢?
“小皇子也是帝王之相。”许劭说道。
天子顿时喜上眉梢,他望着许劭,焦急地等着他的下一句。
“但命苦。”许劭又是一声叹息。
天子心里一阵发虚,莫名的恐惧霎时填满了心灵。
“公主呢?”天子问道,“公主又如何?”
许劭不语。他紧紧地闭上嘴,坚决不语。
正月十四。
李弘进宫向陛下辞行。天子勉励了一番,嘱咐他路上小心。
“陛下,臣有两个请求。”
“你说说。”天子道。
“冀州刺史王芬在魏郡一带募兵,连番上书催讨军资。”李弘说道,“陛下,臣是不是顺便给他带过去?”
天子稍一沉吟,说道:“也好。时间不多了,你去了之后,要抓紧时间训练士卒。还有一件是什么事?”
“太学府有几个诸生是臣部下佐军司马李玮的朋友,他向臣推荐了这几个人。臣看他们学识不凡,想把他们带到西凉。日后西凉平定了,可以让他们在西凉为官,治理西疆。不知陛下……”
“这是好事嘛。”天子笑道,“太学诸生太多,但朝中拿秩俸的官职太少,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诸生回乡授书,太屈才了。朕看你的边军建制庞大,但掾史很少,你可以在太学多招一些诸生嘛。这件事朕立即命令太学祭酒马爱卿给你解决。”
天子留李弘共进了午膳。李弘回到漳月台,已经是下午了。
李玮负手立于庭院之中,仰首望天。
“仲渊,你看什么呢?”李弘问道。
“要下雪了。”李玮回道,“正月十六估计有大雪。”
“那是好事啊。”李弘笑道,“子龙,子风呢?”
“他们去永平街看地形去了。”李玮感激地说道,“几位兄弟为了我的事不顾严寒……”
“这种话不要说。”李弘笑道,“仲渊,你要通知筱岚,免得出意外。”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建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这一天上午,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兄弟四人带着一百名家丁赶到了洛阳。
下午,都尉颜良,别部司马文丑、射虎,军司马陈鸣带着三千黑豹义从日夜兼程赶到了洛阳城外。
李玮和陈好、唐云等人赶到将作大匠朱俊府上,拜辞老师。
筱岚望着英俊高大的李玮,又是伤心又是痛苦,神色悲戚。
李玮微微一笑,轻轻握住筱岚那双温暖而柔嫩的小手,小声说道:“陪我走走……”
筱岚任由李玮握着她的小手,温顺地偎在李玮的身边,两人就象过去一样,静静地行走在花园小径上,悄悄地感受着彼此心中浓浓的爱恋和牵挂。
筱岚想起自己即将嫁作他人妇,想起自己心中的憧憬和美梦就象眼前的积雪一样悄然化去,她的心里冰凉冰凉的,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
李玮停下脚步,深情地看着她,温柔地替她擦去脸上的泪珠,低声说道:“筱岚,如果我把你抢走,也许你就再也见不到老师,也见不到你的母亲了,你愿意吗?”
筱岚美丽的面孔上突然掠过一丝痛苦,一双水灵灵的如梦如幻般的大眼睛里露出无尽的哀怨和悲伤。她摇着头,痛苦地说道:“仲渊,你做不到的,你做不到的,只要你能把我抢走,只要和你在一起,我就是死了也愿意啊……”
李玮心里一痛,用力抓着筱岚的双臂,郑重地说道:“筱岚,我说过,我要娶你,我们一生一世都要在一起,我说过的就要做到。”他突然一把抱住筱岚骄弱的身躯,紧紧地把筱岚搂在怀里,俯身凑到她耳边,小声说道:“明天……”
正月十六。
洁白的雪花从上午就开始慵懒而随意地四处飘洒着,到了中午,雪花开始慢慢地变大,变密,到了下午,鹅毛般的大雪突然铺天盖地地下了起来,二三十步以外的地方已经很难看到人了。
庞大的迎亲队伍走进了永平街,霎时间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从四处聚集而来的围观人群随即塞满了街道两旁。
就在这时,长水校尉袁术带着一百铁骑象狂风一般席卷而来,其密集的马蹄声顿时掩盖了长街上的喧嚣。
曹操暗暗吃惊,纵马迎了上去。
何风一马当先,举刀狂叫:“许大麻子,给老子滚出来。”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五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四节
跟在曹操后边的夏侯惇身高体阔,彪悍凶猛。他指着耀武扬威的何风说道:“大哥,那小子是谁?狂妄之极,我上去宰了他。”
曹操笑道:“他叫何风,是大将军家的亲戚,洛阳城有名的地痞,不要睬他。元让,你到花轿那边去,和妙才、子孝、子廉他们小心防备。”夏侯惇狠狠地瞪了一眼何风,转身离去。夏侯惇性情暴烈,十四岁的时候有人侮辱他的师父被他当场击杀。
何风策马驰近,举刀再呼:“许大麻子,滚出来,滚出来。”
“何疯子,你想干什么?”曹操举起马鞭,大声呵斥道,“你不是随李中郎到冀州去了吗?我看你是违反军纪,私自离营吧?”
“曹阿瞒,老子叫狂风客,不是叫何疯子,你要是再喊我何疯子,老子打断你的腿。”何风全身甲胄,刀指曹操,气焰嚣张,全然没把曹操放在眼里。
“何疯子……”曹操冷笑一身,突然气贯全身,纵身狂吼,“何疯子……”
何风气得眼睛都要瞪出来了。他和何苗、袁绍、曹操这帮人关系一向不错,过去这些人经常带着他打架斗殴,在洛阳横行霸道,日子过得很逍遥。此时他见曹操公然挑衅,倒也真没有什么办法,只有干瞪眼的份。今天袁术和他带人来的目的就是要羞辱一下许大麻子,只是没有想到曹操会出现在迎亲队伍里。
“何疯子,你想找死是不是?”曹操大声威胁道,“今天是司空府办喜事,你不要捣乱,免得将来有牢狱之苦。”
“曹阿瞒,你不要太过分。这是许大麻子娶亲,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拦在中间干什么?”何风大声叫道,“那小子前几天带人在望高楼打我们,还掀了我们的酒桌,这口气我岂能咽得下去?”
“今天我在这里,这架就不准打。”曹操面色严厉,大声说道,“这个面子你敢不给我?”
何风怒气冲天,迎空劈出一刀,大声吼道:“今天,老子谁的面子都不给,老子要把他打得鼻青脸肿,让他在洛阳丢尽脸面,从此无法做人。”
许艮在花轿前面不耐烦地叫道:“怎么回事?前面是哪条狗挡我的路?”他用马鞭指着周围的手下喊道,“去看看,都去给我看看。把他们赶走,统统赶走。”
夏侯惇正好飞步跑了过来。许艮急忙问道:“元让,怎么回事?是谁在前面猖狂?”
“是长水校尉袁术。”夏侯惇气呼呼地骂道,“那小子带着一百骑兵挡在前面。还有一个何疯子,他猖狂至极,举刀狂呼不止,叫你滚出去。我看他根本就没把你放在眼里,纯粹是来找茬的。”
“他说什么?”许艮顿时气得热血上涌,面红耳赤,张口狂骂道,“这个疯子,我要杀了他,我要杀了他,我今天不杀了他,我就不姓许。”
他指着许府的一群家丁声嘶力竭地叫道:“都到前面去,到前面去。元让,带上你的人,我们都到前面去,给我打死那个疯子。”
孙坚一把拉住他,劝道:“前面的事让孟德去处理,你去干什么?不要去。”
“不行。”许艮叫道,“袁公路和何疯子欺人太甚,竟敢带着骑兵来坏我的喜事,我要他们好看。”
“兄弟们,抄家伙,打架去!打架去!”夏侯惇兴奋不已,举刀连吼。
迎亲队伍里一阵纷乱,一两百强壮的男丁拿出刀枪,争先恐后地向队伍前方跑去,一边跑着,一边还大叫大嚷着,气氛显得很紧张。围观的人群先是莫名其妙,接着发现今天有更大的热闹可看,顿时爆发出阵阵猛烈的欢呼,有热闹看,谁不兴奋?有人已经高喊出声了:“打啊,打啊,快打啊……”围观的人潮随即都向着冲突地点涌去。
袁术从骑兵队伍中间打马而出,一脸的得意,他用手中的马鞭指着曹操说道:“孟德兄什么时候成了许大麻子的跟班了?”
曹操脸上抽搐了几下,鼻子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显得极为愤怒。
袁术哈哈一笑,马鞭斜指迎亲队伍,不阴不阳地继续说道:“如今许家的声望在洛阳如日中天,也不怪孟德兄要改换门庭,另投明主了。不过……”他拖长声调,眼晴瞅了曹操一眼,调侃道,“这许大麻子,可不是什么明主啊。”
何风阴恻恻地怪笑道:“曹阿瞒在乡下待长了,脑子长霉了。”
曹操怒极而笑,张嘴骂道:“袁公路,你私自带兵进城,违抗军纪,我看你离死也不远了。”
袁术笑笑,说道:“今天,我和拙言是来找许大麻子的麻烦,和你没有关系,你最好让到一边,我们还是兄弟,否则……”
何风振臂狂呼:“曹阿瞒,你把许大麻子叫出来,老子今天不把他打得满地找牙,绝不走出洛阳城……”
这时,许艮正好带着一群家丁策马赶来,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冲在最前面。他远远看到袁术和何风,气得扬手狂叫:“袁公路,何疯子,你们敢坏我的好事,想必是找死……”
“兄弟们,上啊……”何风飞身下马,率先向许艮狂奔而去,“小子,你今天死定了,杀啊……”
一百铁骑士兵各执战刀,紧随在何风身后,大呼小叫着,蜂拥而上。
孙坚飞马而至,大声叫道:“袁大人,你想造反啊。”
曹操也大声喊道:“袁公路,事情闹大了,你要掉脑袋的。”
“呸!”袁术冲着泥泞的雪地狠狠地吐了一口口水,手中马鞭指着对面两人,半眯着眼睛,不屑地说道:“孙文台,曹孟德,你们给我滚一边去,再站在这里罗里巴嗦的,老子连你们一块砍了。”
他回头望着从身边飞奔而过的部下,纵声高呼:“兄弟们,给我打,给我砸。出手要狠一点,要见血……”
孙坚气得连连摇头。这帮京城的公子哥们一个个倚仗着家中的权势,横行无忌,四处招摇惹祸,今天总算把事情闹大了。
曹操怒睁双目,拔刀狂吼:“兄弟们,给我打,给我往死里打……”
何风和夏侯惇两人就像两只凶狠的猛虎,他们吼叫着,猛烈地撞击在一起。然后两人你一刀我一刀地对砍起来,大有不杀死对方誓不罢休的气势。
许艮被何风的几个部下拽下了马背,劈头盖脸地挨了几拳,接着他就被孙坚救了出来。孙坚不能让今天的新郎鼻青脸肿啊。这个脸面,老师可丢不起。但他还没有把许艮从地上拉起来,更多的长水营士兵就冲了上来。这些士兵都是乌丸人、匈奴人,一个个彪悍健壮,打起架来更是不要命。孙坚立即陷入了围攻,他看到袁术飞冲而来,迎面一脚就把许艮踢倒在地。
曹操和夏侯渊带着一部分人护住了迎亲队伍。,止长水营的士兵冲过来砸了礼品。如果礼品和一些象征吉祥的物件被他们捣毁了,那今天的喜事恐怕要惨淡收场了,这对声望正隆的许阀来说,可是一件大丢颜面的事。
现场混乱不堪,几百人纠缠在一起打群架,叫喊声惊天动地。
雪下得更大了。
曹仁是曹操堂弟,今年十九岁,长相俊秀。他武功好,弓马娴熟,为人放荡不羁。他看到迎亲队伍的前面打成了一团,暗暗心惊。
“子廉,告诉大家,围紧花轿,小心防备。”他对身边的族弟曹洪说道,“人太多,太乱了。”
曹洪比他还年轻,高大英武。曹洪着急地说道:“子孝兄,我们也冲上去吧。那些蛮子太厉害,我们的人被打惨了。”
“不行。”曹仁坚决地说道,“子廉,你到花轿那边去。”
接着,曹仁扬声高喊:“兄弟们,注意了,小心……”
曹仁的叫声突然断去,他的眼睛蓦然睁大,脸上突显惊骇之色。他张大着嘴,硬是把后面的话吞了回去,他看到了一个头蒙黄色布袋,只露出两只眼晴的蒙面人飞速奔来。
“有刺客……”曹仁用尽全身力气纵身狂吼,但他的吼声随即就被围观人群轰然而起的巨大叫喊声淹没了。看到蒙面人出现在现场,人们觉得更加刺激更加兴奋了,叫喊声冲天而起,震耳欲聋。
又有三个蒙面人冲出了路边的人群,手中明晃晃的战刀耀眼夺目。
街道的另一边,四个蒙面人几乎同一时间冲了出来,他们象四股旋风一般,呼啸着,气势汹汹地卷向了花轿。
“护住花轿,护住花轿……”曹仁拼命地大叫着。花轿周围四十多个从沛国带来的家丁不约而同地后退、收缩、举刀,严阵以待。曹洪迎着蒙面人,勇敢地冲了上去。
蒙面人高大威猛,浑身上下杀气盎然,他手中战刀挟带着风雷,以雷霆万钧之势一击而下,“杀……”
“当”一声巨响,两刀相交,火星飞窜,曹洪只觉虎口巨痛,战刀几乎要脱手飞出。曹洪强忍心中的恐慌,大吼一声,连退三步。
蒙面人似乎对自己这一刀仅仅将曹洪击退而颇感诧异。他毫不停留,飞身再上,“杀……”
曹洪吐气开声,再挡一刀,再退三步。
“好,好。”蒙面人高声狂叫,手中战刀突然加速,象闪电一般,象狂风暴雨一般,从不同的角度,连续狂攻,“当……当……”之声不绝于耳,搏杀空前激烈。
曹洪奋力抵挡,接连退了十几步,逐渐接近了街道中间的花轿。对方那把凌厉而霸道的战刀把曹洪杀得心惊胆战,逼得他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他的右臂酸痛难忍,几乎举不起来了。
“子孝,子孝……”曹洪看到战刀气势如虹,从天而降,不由自主地高声求援。
从花轿左右两边杀到的蒙面人强悍无比,血腥线忍,他们犹如下山的恶虎,又犹如嗜血的猛兽,他们狂暴地呼叫着,凶猛地杀戮着,战刀翻飞之间,绝无生存之机会。鲜血在喷溅,断肢在横飞,头颅在翻滚,惨叫声此起彼伏,战况惨烈。
围观的人群先是被眼前的杀戮惊呆了,接着他们猛然醒悟过来,刺耳而恐惧的尖呼声霎时间响彻街巷。人群先是慌乱,接着就是混乱,再就是狼奔豕突,夺路而逃了。永平街突然之间陷入了恐怖和血腥。
正在群殴的人群被大街上的混乱和叫声吸引住了,大家纷纷抬头看去。
“有刺客……”曹操看到花轿周围的血战,顿时大惊失色,脱口狂呼,“有刺客,快去支援,快……”他拨转马头,率先纵马飞驰而去。孙坚更是吓得面无人色,连滚带爬地爬到马上,紧随其后。
正在打架的许府和曹府的家丁一个个心急如焚,他们扔下对手,慌里慌张地跟在许艮等人的后面,竭尽全力地奔跑起来。
何风看到夏侯惇倒拖战刀,飞奔而去,不由地哈哈狂笑:“不要跑了,不要跑了,来不及了,哈哈……”
袁术扶了扶头上歪斜的战盔,幸灾乐祸地笑道:“许大麻子,敢跟我斗,我叫你好看。”
“上马,上马,我们去看看热闹。”
曹仁惊呆了,他习武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凶悍的高手。围在花轿四周的家丁都是在曹家夏侯家生活了多年的门客和仆役,其中不乏武功高手,但面对这几个高大凶残的刺客,竟然没有一人能稍加抵挡,无一不是一刀毙命。刺客厉害,而且多达八个,太可怕了。
看到自己的兄弟被对方象砍瓜切菜一样砍倒一个又一个,恐惧就像毒蛇一样突然紧紧地卡住了曹仁的脖子。曹仁一阵眩晕,强烈的窒息感充斥了他的全身,让他无法动弹,无法呼吸。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曹洪的叫喊,曹洪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喊声嘶哑而恐慌。
曹仁大喝一声,好象把心中所有的恐惧都丢了出去,他象离弦的长箭一般厉啸而出。
蒙面人飞起一刀劈断了曹洪的武器,同时抬腿一脚踹在曹洪的胸膛上。曹洪惨嚎一声,身躯顿时倒飞而起,在空中翻滚着,然后重重地砸落在花轿上。花轿轰然倾塌,露出一张恐惧的绝世容颜。筱岚望着双手举刀,一路狂吼而来的蒙面人,吓得花容失色,魂飞魄散。
三个家丁竭力扑了上去,被蒙面人飞奔的身躯撞飞一个,一刀砍死一个,还有一个硬是被他一拳砸死。
曹仁赶到,蒙面人战刀飞舞,如狂风疾雨一般连斩七刀,还没有等曹仁喘过气来,肚子上就被狠狠地踢了一脚。曹仁惨嚎一声,翻身滚落在地,扑倒在血色的泥泞里。曹洪被摔得昏头昏脑的鱼跃而起,舍命来救。那蒙面人大吼一声,一拳砸飞挡在自己面前的一个家丁,接着就像一头发了疯的野牛一般,连人带刀撞向了飞扑而来的曹洪。曹洪再度被撞得倒飞而起,直直地砸落到花轿上。
花轿顿时四分五裂,花轿中的筱岚惊骇的面无人色。蒙面人手执血淋淋的战刀,猛冲而至。
筱岚睁大一双恐惧而无助的双眼,突然放声尖叫起来。
蒙面人舌绽春雷,大吼一声:“我是豹子。”
筱岚叫声立止。蒙面人左手伸出,拦腰抱起筱岚,一边狂奔,一边放声狂叫:“走……走……”
其余的蒙面人听到叫喊,立即各打唿哨,纷纷退出厮杀,倒退疾走。
曹仁飞跑两步,腾空而起,举刀剁向倒退而走的其中一个最为高大的蒙面人。那个蒙面人蓦然狂吼,手中战刀迎面猛劈。当一声巨响,曹仁顿时如遭重击,张嘴喷出一口鲜血,同时虎口迸裂,战刀脱手飞出,整个人就象狂风中的落叶一般笔直地倒飞回去,重重地摔到随后冲来的曹洪怀里。
“不要追……”曹仁勉强说了三个字之后,立时昏死过去。
“走……走……快走啊……”另外几个蒙面人一边奔跑,一边回头大叫。那人恨恨地瞪了一眼曹仁,转身尾随而去。
纷乱的人群看到八个手拿血淋淋的战刀,杀气腾腾的蒙面人冲了过来,更是吓得鬼哭狼嚎,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恐惧的叫喊声弥漫在了大雪纷飞的永平街上。
曹操和孙坚率先冲进小街,气喘吁吁地许艮带着两百多家丁跟在后面。小街不长,只有百步的距离,但大雪太大,无法看清刺客的身影。他们冲出小街,骇然止步。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五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五节
福安街上,几百个身着甲胄,肩披大氅的黑豹义从战士密集列队于风雪之下,一个个神情肃穆,张弓引箭,蓄势待发。最前排的三十名缇骑战士一字排开,手中弩弓平端,齐齐对准了小街街口。
气氛霎时紧张到了极点,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射虎手执角弓,箭指一马当先的曹操,冷森森地高声喊道:“拿下刺客!”
曹操大惊,一边用力拉住缰绳停下飞奔的战马,一边慌不迭地连声大叫:“慢,慢,慢,我们不是刺客,不是刺客……”
孙坚的战马吃痛,霎时停在原地扬蹄长嘶,庞大的身躯几乎直立而起,马上的孙坚举手狂呼:“不要射箭,不要射箭,刺客在逃……”
射虎丝毫不为所动,他剑眉高挑,沉声再喝:“放下武器,跪地就缚,否则格杀勿论!”
许艮急得几乎要跳起来,他气喘吁吁地冲到街口上,指着威风凛凛的黑豹义从,气急败坏地叫道:“给我让开路,否则诛杀九族!”
立于前排的几个缇骑战士闻声大怒,他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手中强弩对准了许艮,同时放声大叫:“大人,杀死他们……”
射虎不假思索地三度出声:“放……下……武……器……”
浓烈的杀气突然之间达到了极致,正在街口肆虐的寒风好象也忍受不了这窒人的杀气,匆忙逃遁而去。面对一张张拉满的强弓,一支支森冷的利箭,一双双愤怒的眼睛,没有人不感到恐惧。只要那个少年军官一声令下,立刻就会箭矢如蝗,万箭齐飞,命丧黄泉。
许艮心里一寒,顿时打了个哆嗦,嚣张的气焰突然之间荡然无存,浑身上下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悄然躲到孙坚的马后。
袁术带着长水营的铁骑在大街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惊慌的人群吓得四处逃窜,互相践踏踩伤者不计其数。他们迅速驱散人群,策马冲进了小街,“抓刺客……抓刺客……”
孙坚情急之下,一把拽下身上的铜印黑绶高高举起,“我乃本朝议郎孙坚,不是刺客……”
射虎歪着脑袋看了一下,撇了撇嘴,没有理睬孙坚的叫喊,缓缓把手上的长箭瞄准了他。
这时,李弘带着十几骑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李大人,李大人。”曹操大喜,举手高喊道:“赶快命令你的部下退下,我们要追刺客,新娘被劫了。”
李弘不急不忙地策马而至,他看了看挤在街口的人群,笑道:“洛阳的刺客真是猖獗,光天化日之下,先是行刺我,这次又劫司空大人家的新娘子,无法无天了。”
他转身对黑豹义从挥挥手,大声命令道:“都是自己人,不要紧张。你们撤下弓箭,分头去帮忙搜搜。快……快去……”
黑豹义从闻声收弓,动作整齐划一,显得训练有素,气势惊人。危险一去,笼罩在街口上的凛冽杀气顿时烟消云散,大家不约而同地长吁一口凉气,心中对黑豹义从愈发的畏惧。
许艮、夏侯兄弟带着一群家丁以最快的速度冲出了街口,射虎和几个队率各领小队紧随其后,匆忙冲进了漫天的风雪之中。
曹操坐在马上没有动,他双眼紧紧盯着李弘,好象要从他脸上看出什么似的。”
李弘不以为意,驱马走近曹操,笑道:“孟德兄,今天风雪太大,刺客又有预谋,我看是抓不到了。”随即他奇怪地看了一眼曹操,用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问道:“我脸上有什么吗?”
曹操点点头,哈哈一笑,说道:“大人来得好巧啊。”
“孟德兄话里有话啊。”李弘笑道,“你这么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不会以为我是刺客吧?”
“大人说笑了。”曹操一口否认,但他的眼睛里却毫不避讳地露出深深的疑色。
“大人不是奉旨去冀州吗?怎么又回来了?”孙坚疑惑不解地问道。李弘的精锐部队如此巧合地出现在另外一条街上,不能不让人怀疑他和袁术是串通好了的。
“今天中午部队开拔之前,袁大人和何大人突然要求告假回城,我以为他们有什么急事,随口就答应了。”李弘解释道,“后来听人禀告说,他们是来城里寻人报仇的。我吃了一惊,匆忙带人进城,准备把他们喊回去。谁知这么巧,我们就在这里碰上了。”
袁术和何风恰在这时策马飞驰而来。
“大人辛苦了。”袁术拱手笑道,“有劳大人挂念,亲自赶来接应。”
李弘笑道:“袁大人,何大人,仇报完了?”
“痛快,今天总算彻底解气了。”何风大笑道,“许大麻子狗仗人势,一直和我们过不去,这次新娘子被人抢了,他哭去吧,哈哈……”
突然他手指李弘,大声吼道:“大人就是刺客!”
曹操和孙坚闻言大惊,同时望向李弘。李弘面色如常,笑着连连摇头,“这个何疯子,说什么混帐话。”
“刚才曹府的家丁说,有个刺客大叫我是豹子,哈哈……”何风捧腹狂笑道,“这个刺客是个大蠢蛋,谁信啊?”
曹操心痛自己的手下被杀,怒气冲天地带人追杀刺客去了。
他原以为凭借着许府和曹府的两百多家丁,保证新娘子安全到达许府肯定不成问题,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短短的几息时间内,他不但丢掉了新娘子,还损失了几十兄弟,太窝囊了。要不是袁术人多,他真恨不得一刀捅了他。
孙坚估计时间这么一耽搁,刺客早就逃之夭夭了,洛阳这么大,到哪里去找?他心情恶劣,带着几个手下无精打采地走在福安街上,茫然无措。老师知道了这个噩耗一定会伤心欲绝。自己临出门时还对老师信誓旦旦,拍着胸脯说自已会保证筱岚的安全,现在倒好,筱岚生死不知,自己哪里有脸去见老师啊。
“文台兄……”
孙坚回头看去,是李弘在喊他。李弘带着几十骑象旋风一般飞速而来。孙坚拍马迎了上去。
“大人要出城了?”孙坚问道。
“对,大部队中午就已经出发了,我要立即追上去。”李弘笑道,“天一黑,我的部队就要全部出城。现在袁大人和黑豹义从还在帮忙搜寻刺客,另外城门校尉赵大人也带着巡城士兵在永平街和福安街一带挨家挨户的盘查。”
孙坚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没有做声。
“文台兄,此地一别,我们不知可还有后会之期。你多保重了。”李弘伸出手来,紧紧握住孙坚的大手,慷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