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乾清宫的暖中,皇帝陛下批完了一些奏章之后,接过王承恩端来的香茗,一边喝着,一边看着铜盆中冒出的蓝色火苗,“要是有红薯就好了,”这个念头一出现,鼻端就似乎马上闻到了烤地瓜那浓浓的味道。
于是,将那一盏茶喝尽之后,皇帝陛下又重新回到御案之后,在给徐光启信件的最后,又添上了几句话。
因此,说起来,皇帝陛下也只不过是条件反射而已。当然了,要说皇帝陛下有剽窃嫌疑也不为过,只是这一世绝不会出现有人出面“维权”现象。
陕西省延安府在宋、元时期称延安路,大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改为延安府,治所设在肤施,领肤施、凤翔、安塞等9县、另有绥德州等3州,州领7县。
绥德州下辖只有一个绥德县,境内有黄河、无定河和大理河,编户只有十里,因此有足够的荒地可供开垦。
因为时间紧迫,徐光启也无法仔细考察,只能在粗粗检视一番之后,即将绥德州做为此番试点的区域。
所谓试点,主要还是人员的培训。按照君臣事先的筹划,参加培训的人员,一部分是从各地官府调集来的吏胥,一部分就是随同徐光启一路而来的锦衣卫。
吏胥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等情况,可廉洁和忠诚方面大有疑问;锦衣卫的忠诚度无可比拟,可昧于当地民情。两者结合,实在是最佳的组合。
对了,皇帝陛下将这称为“搭档”。
到底是时间实在紧迫,很多事情也只能不得已采取权宜之计。
几天之后,徐光启就从吏胥中挑选了一些看起来人品比较可靠的人员,搭配上锦衣卫就派往了延安府各地。他们的任务,是去组织流民,在划定的荒地开始简单的修正土地。
因为皇帝陛下的圣旨早已通告陕西全境,大批大批粥不继之人已开始在当地官府附近聚集,要求参加皇帝陛下的“以工代赈”。
而有着皇帝陛下“以工代赈”的护身符,地方官府不能驱散他们的。不仅不能强行驱散,780且还要小心伺候。
为了避免生变,地方官府只好一面好言抚慰,将他们临时安置到早已划定的待开垦的地块,一面又每天安排人维持秩序,并且开设了粥场,让他们勉强果腹,再去做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作。
另外还有更加令人心惊胆战的事情,陕西周边地区也有很多很多的流民闻听了信息之后,逐渐向陕西境内的官府所在地聚拢。如果不立即着手开始疏导的话,不定什么时候就很有可能发生民变。
在这种状况下,“民变”二字是足可以令人闻之色变的。
要是在自己的治下发生民变,地方官府的罪过可就大了。780且这流民都是被皇帝陛下的圣旨招来的,搭上笑脸和粥场也就罢了,如果还有搭上官帽的风险,那他们可就感到冤枉哀哉了。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