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淘宝人生 > 第一四八章 不愧大名

第一四八章 不愧大名(2 / 2)

虽然有些涂改”但是也没人会说什么不好的话,再说了,王羲之的字那还真是一等一的漂亮。所以呢,大家就毫不吝啬赞誉之辞,把王右军狠狠地夸了一番。不夸不行啊,王羲之当时也属于是不小的官了,而且他们家可是大豪族,惹不起的;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谢安盯着”这厮可是王羲之的铁哥们儿,那是能得罪的吗?

其实在本书前边第十八章里已经说过了,当晚王羲之回到家里睡了一觉之后”第二天醒来就想起前一日自己写过一篇作文,于是让人拿来给他看看。

王羲之做为远近驰名的文人,当然知道像他一样的一些文人的毛病,喝点酒就管不住自己了,尤其喝大了之后还喜欢抽抽两下,这一抽抽,感觉他就来了,所以呢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创作的机会,很多大才子的佳作就是酒后抽抽出来的。

看过之后,王羲之自认为写的还是不错的,作文的用词和修饰也很到位,唯独美中不足的就是有些涂改的地方。可这即兴之作他就是有这个缺点,这么好的一篇作文,不好好弄出来实在可惜。于是乎,王羲之再次奋笔疾书,写了好些遍之后,终于在第n回找到了感觉,出了一篇没有错字的成稿。

古代人的寿命都比较短,人或七十古来稀嘛。王羲之这时候已经是五十一岁高龄,深知自己也没多久的活头,以后怕是再没机会写出一篇能够超越这《兰亭宴集序》的巅峰之作了。就把这幅完美的作品装潢表起来,等自己挂掉之后”让这幅字长伴自己左右。

而那幅有错字的作品,则是被他的子孙保留了下来。到了唐太宗年间,这玩意儿不知怎么的,就被李世民知道了。李世民甚爱王羲之的书法,于是太宗皇帝就用很不光彩的手法,把那幅字从王羲之后代的手中搞走了。

李世民得到《兰亭序》之后,大呼过瘾,还让人临摹多份,分发给皇亲贵族和大臣们,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好处大家分享嘛。

张辰拿出《兰亭序》来参加斗宝,让很多会员们都双眼发亮,看过的还想再看,没看过的更是抢着要见识一下。尤其是专项收藏书画的,面对这样的千古名作,〖中〗国书法第一帖,那种矜持再也保持不住了。

管他什么前辈不前辈的,会长们还没有动作,一些个书画崭家就已经一窝蜂地用到了展示台前。

张辰站在那里,看着这些好像疯了一样的家伙,心里就忍不住地担忧起来,至于这么疯狂吗,这么多人上手,不小心给损坏了怎么办,谁能赔我啊?赶忙抢到展示台前,伸手挡住众人。

带着一丝无可奈何的笑容,道:“各位前辈,先别着急啊,大家这么挤在一起谁也看不痛快不是,而且各位前辈都是有年纪的人了,万一挤伤了可就不划小算了。咱们还是一个个的来最好,东西就在这里放着是飞不了的,先请几位老会长鉴赏吧。”

这话还真是把众人压了一压,这时候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头了,不说是自家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沉不住气,在小辈们面前闹了笑话。那边的几位老会长还没动呢,自己这些人就跑上来挤作一团,成何体统啊,还有没有一点规矩。

众人识相地退到一边,把通道给老会长们让开来,等着这几位老爷子都上去之后,才排在了队伍的后面。剩下坐在座位上的就都是年轻一点的理事和一干会员们了,他们还没有往前面排的资格,论资历还是论名气都轮不上自己,还是别去自找没趣了,反正就像张辰说的,东西就在那里放着,在所有人没有看过之前,是绝对不可能收起来的。

这时候,田乃晃、卢俊义还有石磊和宁琳琅四个人,倒是一点不带着急地坐在那里闲聊着,好像前面的拥挤和他们完全没有关系,压根儿就看不见似的。

他们当然不着急了,宁琳琅是张辰的未婚妻”两个人成天厮混在一起,张辰的东西就是她的,这幅《兰亭序》她早已看过多少遍,临摹都临了百十遍了”这会儿当然不会那么上心。田乃男三人一样也是不急,他们是张辰最亲近的朋友,这幅字也是看过并且摹过多遍的。

王羲之的书法是好,鼎鼎大名的书圣啊,哪怕是一个字,最少也要值个百八十万,整个一幅的那价值就不用说了,说出个价钱来都是在侮辱书圣。只要是搞收藏的”就不会对王羲之的真迹无动于衷,可这玩意儿是张辰的,他们只要想看或者想摹一下过过瘾”随时都可以提出要求,张辰也绝对不会拒绝。

不过话说回来,啥兴趣也是有个限度的,见多了自然也就会淡一点。面且张辰的宝贝有很多,这几位早在张辰那里把眼睛养刁了,现在都有点收货太难的感觉,见着一般的物件压根儿就提不起兴趣来。

石磊就曾经很感慨地提出过,不知道和张辰做朋友是幸运还是悲哀。幸运的是在张辰这里可以经常见识到各种宝贝”而且更新的速度还不慢,完全可以达到养眼的功效;悲哀的是慢慢地把眼睛养刁了,不见正经玩意儿就懒得出手,可真要遇正经好东西,又没有张辰那样的运气。

再说台上正在围着《兰亭序》讨论着的老爷子们”虽然在之前的时候,他们早已经为了这幅字ji烈地辩论过了,最后也通过鉴定,这的确是王羲之的真迹。可这时候再次见到这幅字,还是七嘴八舌地在那里议论着,不过这次不是为真假而辩论,言语之间却是为了自己认为的妙处不被别人认同而愤愤不平。

有的说这里是王右军行书的精楗所在,完全表现了其书法“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气势;那边又说王右军乃是行书第一名家”通篇皆是妙笔,其书法雄秀之气”出于天然,通篇毫无衰迹。

也有人说这幅字笔法、墨气、行款、神韵无一不佳,章法、结构也甚是完美,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气度、襟怀、情愫,当称为古今书画界第一至宝,乃是极品中的极品。

石磊的爷爷石老会长也曾经亲自到张辰家里去临摹过这幅字,可以说是除董老和张辰、宁琳琅之外,对这幅字最为了解的一个人。同时还是收藏协会诸位会长中,惟一一位在书法协会兼任名誉会长的,其书力深厚,和那位满清后裔的老先生也是莫逆之交,在当代的书法家之中也是排得上前三名的,这个时候他最有发言权。

众位老爷子争论不休,最后还是大会长开口打断了大家的争论,这样争来辩去的也不过是为了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还不如让石老来个权威的定论呢。

“大家都静一静吧,在字画方面,我们这些老头子当中,也就石老最有发言权,不如让石老来点评一下吧。”

大会长虽说是公派的会长,但是在收藏界也是很有些名声的,而且又是正牌的会长,他的话还是有作用的。一帮老头子们也觉得,这么争论不休的实在有失脸面,就都看着石老,等他给一个最权威的评价。

石老笑了一笑,缓缓地道:“呵呵,既然大家看得起,那我就来说一说吧。王羲之行书点画秀美,行气流畅,道媚劲健,贵越群品,古往今来无出其右者,之所以被后人成为“书圣”就是源于这《兰亭序》被米芾定义为1〖中〗国行书第一帖,。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初稿之后,曾经敕令赵模、冯承素等人摹制数本,此外还有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等人的摹本若干,以及后人的诸多摹本,至今还有流传于世的,可见这《兰亭序》的魅力之所在。”

“可是,不论是何朝何代,哪个人的摹本,包括神龙本、天历本、武定本等等在内,有纸本的,也有绢本墨迹的。其中虽然也有些临摹得惟妙惟肖,得了几分王羲之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神韵;但是却要差这蚕茧纸本的王右军真迹太多了,这行书才是真正称得上1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绝代所无,的“天下第一行书,。曾有人评价王羲之的行书“故古今以为师法”如今看来,果真是不负大名!”

石老的这句话,再一次给这《兰亭序》下了定义,天下第一行书法帖的名头,算是坐实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最新小说: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诱吻春夜 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 重生后,霍太太一心求离婚 吻红眸!揽细腰!冷欲魔尊太会撩 重生:拒绝当舔狗,女神校花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