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四百二十二)来“摸底”的提尔皮茨

(四百二十二)来“摸底”的提尔皮茨(2 / 2)

“我去帮你查下今天的刺客是怎么回事。”马头道。</p>

孙纲换好了正式服装来到了客厅。提尔皮茨见到孙纲后微笑着迎了上来,孙纲看着他不由得呆立在了那里,一时间作声不得。</p>

眼前的提尔皮茨,就是刚才他被人投炸弹时那辆被“殃及池鱼”的马车里的“圣诞老人”。</p>

“阁下不认识我了?我们刚刚还见过面呢。”提尔皮茨着,向孙纲伸出了手,他身边地翻译在不住地翻译着。</p>

“伤了伯爵阁下的马,我真地万分抱歉。”孙纲瞬间恢复了平静,笑着和提尔皮茨握手,道,“希望不要因为这件事。影响到伯爵阁下对中国的印象。”</p>

“没关系。您是为了保护您的人民不受伤害,万不得已才这么做的。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采取和阁下一样的行动。”提尔皮茨笑着道,“只是,我的枪法,也许不及阁下准确,呵呵。”</p>

两个人相互客气了一番,随后很快的进入到了深入交谈当中,孙纲这才知道,提尔皮茨是应李鸿章的邀请秘密从青岛来到北京的。</p>

老头子为了防止德国人倒向俄国,而且也想重新和德国人展开象当年那样的军事方面的合作,所以邀请提尔皮茨来到北京,因为担心其它国家知道后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联想”,因此提尔皮茨才以“非正式”的身份前来会谈的。</p>

在同提尔皮茨的会谈中,虽然提尔皮茨经常的闪烁其词,而且不时的回避一些关键问题,但孙纲还是从他话里透露出的蛛丝马迹猜出了很多重要的东西。</p>

那就是,中国害怕德国倒向俄国,而德国,也在害怕中国倒向英国。</p>

由于“华夏共和国”在成立之初就表现出来了和以前的大清朝在好多地方完全不一样,而且当中**事实力的突然增长让德国人大为吃惊,当德国人知道中国新式军队的实际统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时就更为吃惊了。德国人担心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也许会对德国在亚洲的利益产生威胁,因为毕竟德国还占据着中国的青岛,包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内的德国高层人士都对此产生了疑虑,而且中国和英美表现出来的“亲近”和中英关系的“迅解冻”也让德国感觉到不安,德国人非常想知道已经拥有了一支相当规模的新式海6军的中国会不会把自己当成继俄国人之后的下一个目标,所以才派出提尔皮茨这样的“重臣”前来北京“摸底”。</p>

中国海军现在的规模,已经具备了和德国远东舰队交手的力量,提尔皮茨听中国海军仍在扩建,他不清楚中国海军的扩建计划,如果照中国政府现在对海军的投入规模,也许几年之后,中国海军就有了把德国远东舰队消灭的实力,而德国海军现在规模有限,而且防御重在本土,不可能将本土舰队的主力尽数东移,实际上象现在这样的把海军主力的一半都放在了东方,就已经给德国海军的防御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现在中俄之间的战事和“日俄战争”都已经结束,德国人知道中国暂时不可能动手收回青岛,但“暂时”不等于“永远”,如果中国在英国的支持下展壮大起来,一旦英国和德国起了冲突,中国倒向英国的话,对在东方的德国人来,就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了。</p>

德国政府内部有人提出来德国支持俄国压制中国,但反对的声音也很强烈,他们的理由是,因为德国地处法俄之间,法国支持俄国的“工业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牵制德国的力量,俄、德、法三国也许可以在东方的某些利益上达成一致,但在西方,德国是不可能和法俄两国走到一起的。</p>

而且有人指出来,德国和中国有一定的“传统友谊”,后来因为青岛的问题受到了影响,两国关系才变得紧张,而后来德国用日本领土对中国进行了一定的“补偿”后两国关系又有所缓和,这次“华夏共和国”成立后,仍然承认了《胶澳租借条约》继续有效,也证明了中国不想和德国交恶。德国如果硬要在东方找个盟友,选俄国不如选中国,让中国把俄国的注意力吸引在东方,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德国在东线的压力,也可以间接的牵制住法国的力量。</p>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