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一愣,喃喃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一时间呆住了。
李天成也琢磨了片刻道“先生,这句话好象没有说完”
申元不觉骂自己嘴欠,笑道“这是我曾经在一卷古籍上看到的。这古籍道理深奥,仅五千言,但道尽了世间道理。阐述了一派学说。”
“先生可说一下后面几句?”李天成道
申元苦笑一下,接着说出道德经前一段“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徐成道“这书我没有读过,我竟然没有读过。我家里竟然没有收藏”。而徐鸿名眼睛已经放光。
李天成道“这几句道理深厚,确实境界非凡。我也没有读过,先生可否刊印出来供天下人读”
申元道“这道是没什么。我说出来你们记录即可”
徐鸿名当即要安排人去记录。李天成喊道“等等,凡是大道之书都必须用青玉书简记录,否则天地不能承载,根本记录不下来。我当修书一封给祖师,让人送来青玉竹简来,先生先默写此书与青玉竹简上。由竹简承载后,才能记录印刷”
申元一愣道“这是为何”
李天成笑道“当年道祖成道后,欲要记录他的理解之道,好传授弟子。但无论在纸上、布上绢上都不能存留。轻者字迹消失或当即焚烧。重者引动山川地震。这天地的规则似乎不允许道之流传。
道祖寻找多年,终于找到了青玉竹做承道载体,制成竹简。用青玉竹简记录所悟之道。然后传于弟子,但那时青玉竹极为难得。道祖的弟子后来发现,只要青玉竹记录一次,即可在其他载体上抄写。道祖的弟子认为,这青玉竹是这天地的灵根。只要在灵根上记录,则这道既被天地认可。则可以其他载体上承受。
后来仲尼圣人感觉学问道理发展及快,这天地间的青玉竹不够使用,在这样下去天地间缺少承载道体之物,那样的话学问不能流传,传承会断绝。于是仲尼圣人在嵩阳山玉竹峰种植青玉竹,才有今天的儒家盛世。”
申元道“原来如此。那麻烦天成兄书信给守仁祖师”
李天成立刻准备书信。书信的开头就是申元说的那一段话“这段话除了前一句‘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外其他的全部隐去。李天成看看申元,申元也愣了。
李天成换了一张纸,这次更加过分。字迹过处不仅隐去,还成了部分烧糊痕迹。李天成道“先生确定这文章是在古迹残片上看见的”
申元挠挠头道“应该、可能、大概是吧”
李天成苦笑道“先生别忽悠我了,这如果在残片上记载,必然能写到纸上。但现在这样,先生也看到了。这字迹根本不显,分明这书卷还没有在这世上面世。这卷书乃先生所做。”
申元苦笑道,“真的不是我”
徐成和徐鸿名在一旁一副不信加鄙视的样子。徐成道“老师,可以用蝉丝道线绢维持一段时间,这时间足够给守仁祖师看到的了。”
李天成道“不错,正是如此。鸿名安排人到太子府一行,太子一会要来这里。让他带蝉丝道线绢来”
徐鸿名应声立刻出去安排。
李天成对申元道“怪不得先生说,你的道不在这里。原来先生早已有了自己的大道之术”
申元心中说这不是我的道“这是道祖他老人家的道。但既然是道祖的道,为何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现世呢。难道这个道祖和前世道祖不是一个人?可能是这样吧”
本書源自看書罔
...
...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