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粮草在通州自己拿(1 / 2)

 在朱祁钰看来,明朝有两个文臣,可以说都有再造大明之功。

一个于谦,一个张居正。

于谦的功劳,是以败军之师打赢京师保卫战。

张居正的功劳,推行一条鞭法使得入不敷出的国库有结余,用考成法使得官员不敢怠政。

这两人一文一武,都是国士无双。

只不过明朝对待国士,却不怎样。

于谦被杀,张居正死后被清算。

被朱祁钰点名周忱,就曾经在江南的之地推行平米法和济农仓,也被后来的张居正借鉴。

周忱在江南平摊税赋,在不减少朝廷税收的情况下,减轻了普通老百姓的负担。

因此,周忱得罪了江南世家大族。

朱祁钰以后也是要在田租税收上面下功夫,也会引起拥有大量土地的士绅阶级不满。

虽然不能让张居正早生,但是朱祁钰也不是无人可用,他还有周忱。

周忱不畏强权,就是朱祁钰杀向那些朱门酒肉臭的豪门世家的一把刀。

一个国家的统治基础,在于财政的好坏。

要知道,美丽国的国税局,可是配备了军队,武器装备还不比国防军差。

世人不是说有三件事不能做,在毛子家禁酒,在兔子家贩毒,在酱鹰家逃税。

好不容易上天给了朱祁钰一个财政名臣的周忱,朱祁钰要是不重用,那不就是暴殄天物?

“之前土木堡大败,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粮草不足,导致军中无战心。”

“皇兄从决定御驾亲征,到大军开拔出京师,前后不过只有两天的备战时间而已。”

“两天时间,怎么可能凑够几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粮草?”

“所以朝廷大军尚未到达大同,仓促出征带来的后勤问题就出现了,军中已经开始缺粮。”

“士兵们饥寒交迫,一路皆有饿死者,还未抵达前线,军队就已怨声载道,毫无战意了。”

朱祁钰虽然下令让兵部严惩议论土木堡之变的人,可当时的朝廷上下也在不断反思这次大败的根源。

要知道当时的朱祁镇手握三十万大军,其中还有三大营主力部队,战斗力十分强大。

而瓦剌总共不过十万骑兵部队,明军其实是有足够的资本,与瓦剌继续耗下去。

毕竟明军有城池可以依靠。

只不过后方粮草不济,后勤补给跟不上,几十万大军很快就要断粮。

如果明军不后撤到七大粮仓附近补充粮草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在大同待了一段时间后,三十万大军不得不后撤。

“胡卿以为,若是瓦剌兵临城下,我大明的粮草当如何解决?”

看着这个永乐二年的进士,朱祁钰不由得问了起来。

粮草是朱祁钰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也可以借机试一试周忱有几斤几两。

“臣以为,当调通州之粮入京师。”

见到朱祁钰如此不耻下问,周忱心中涌现一股暖流。

“我大明京师在北,钱粮税赋却在南方。”

“自太宗文皇帝迁都北上过后,朝廷一直实行南粮北调之国策。”

“南方七省的钱粮,首先汇集到南京户部的仓库里面,在统一经大运河北上。”

“大运河的尽头就在通州,那里常年库存可满足京师军民不下一年所需。”

周忱又详细解释了几句。

“双崖先生之言,老成谋国也!”

于谦站了出来,对着周忱一拜。

于谦嘴里的“双崖先生”就是周忱,因为周忱字恂如,号双崖。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