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以武功封爵的文人(1 / 2)

 “陈卿,孤观这冯按也是精通钱粮之事,你看看户部还有什么职位,帮他高升一步如何?”

朱祁钰一样人尽其才,不愿意看到有遗珠之恨。

“臣,谢殿下!”

冯按立马就对着朱祁钰跪拜行礼,脸上满是兴高采烈。

“你先下去吧。”

陈循没有立刻答应朱祁钰,而是让冯按先退出内阁。

“殿下,臣有一事,甚是为难。”

等到冯按走后,陈循这才又开口。

“直言无讳。”

朱祁钰一直崇拜唐太宗。

他也时刻以李世民为榜样,提醒自己要虚心纳谏、海纳百川。

“这个冯按确实是我户部官员不假,可他非是科举途径出身,原本只是一小吏。”

陈循在开口说话的时候,明显有些欲言又止。

“孤可是听闻科举一途,犹如鲤鱼跃龙门。”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然而能够考取功名的,不过是百里挑一。”

“若是有能力的吏员,何不不拘一格降人才?”

朱祁钰这是要求不应该以出身来衡量一个人的才能,更不应该给官和吏之间,画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大明太祖定制,吏员三考升转过后,是可以从吏到官的。”

“不知道,孤是否记错?”

朱祁钰这一次,是对着吏部尚书王直问的。

“殿下之言,确是本朝旧制。”

王直做了快二十年的吏部尚书,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官吏制度?

“吏员每三年一次考核,由所在部门堂官负责,并且会把考核评价呈报吏部考功清吏司,由吏部决定吏员的去留。”

“如果吏部觉得吏员可堪大用,那么该吏员就会调到上一级衙门,也就是升一级。”

“当历三考,满九载后,吏员就获得了为官的资格。”

“如太祖时的胡祯和张度,都是小吏出身,但是一个做到了刑部尚书,一个后来成了吏部尚书。”

对于明朝官场过往之事,王直了如指掌。

“太祖高皇帝时,因为人才匮乏,所以对于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科甲正途、举荐入仕、监生历事、吏员出身、特长入仕、恩荫入仕、投笔从戎……”

王直说的这些,都是明朝可以做官的途径。

“殿下,东王先生,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陈循之所以之前不说话,是为了显示对朱祁钰和王直的尊敬。

等到王直说完后,陈循连忙接话。

“下官的意思,这个冯按是王振余党,不罢免他都已经是天恩浩荡,怎么可能还升他的官!”

陈循急了。

“哦?”

“说来听听!”

朱祁钰来了兴趣。

冯按不过户部一小官,他怎么可能被王振拉入团伙?

要知道,能够投靠王振的,都是位高权重之人。

“冯按当初得到靖远伯王骥的赏识,王骥还把他引用到帐下作为幕僚。”

“王骥后来奏请朝廷,让冯按得以被为授予刑部照磨一职,掌管核对文案,从八品。”

“王骥受命出征时,多用他来为大军负责后勤。”

陈循这么说,意思很简单。

冯按能够做到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就是靠着王骥的关系。

“此番紧急抽调南方各军北上,除了备倭军和备操军,还有两支军队也会回京布防。”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