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上谥号盖棺定论(1 / 2)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恭顺侯吴克忠,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护卫将军樊忠,都督梁成、王贵……

内阁首辅曹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刑部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王永和,右副都御史邓棨,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寺少卿黄养正……

土木堡阵亡名单很长,足足有接近七十号人。

看着吏部和兵部整理出来的名单,朱祁钰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至于重臣们,在听着长长的阵亡名单,都是心中一痛。

更有一些人,忍不住掉下眼泪。

这些阵亡的文武大臣,可都是天下的精英。

这些阵亡大臣,也是如今身在内阁之中,这些还活着的重臣们的上司、前辈、同僚、好友。

和重臣们的悲切不同,朱祁钰更多的是惋惜。

土木堡一战,随行大臣死伤惨重,明朝的中枢为之一空,朝廷运行也险些停滞。

而作为穿越的朱祁钰,也否认了穿越之前网上的一种阴谋论。

有人说,土木堡一战是文官集团抢班夺权的阴谋,是文官集团故意让大军战败,借机掌握权柄。

在看到这份阵亡名单以后,朱祁钰觉得后世的自媒体,为了收获流量,脸都不要了。

试问一下,当时谁有那么大的能量,能整合、代表整个文官系统,还能和瓦剌串通一气?

试问一下,要是文官抢班夺权,他们会死那么多文官重臣在土木堡?

试问一下,文官集团要是和瓦剌里应外合,后来瓦剌在没有获得好处的情况下,不会把事情抖出来?

在阵亡大臣中,最让朱祁钰觉得可惜的是名将张辅。

张辅,永乐靖难名将,身经百战,劳苦功高。

张辅不仅仅是在内战中出色,外战更是扬眉吐气。

安南就是张辅带着人马,为华夏重新打下来的,

这是安南经过数百年后,又一次回归华夏统治序列,这也是安南最后一次纳入华夏的统治。

张辅有收复故土之功,当为后世所铭记。

“这些都是我大明的肱股之臣!”

“朝廷今天该给他们一个名分!”

朱祁钰这不止是告慰死人,更是为了做给活人看。

所谓的正名分,就是给这些阵亡的文臣武将们加官进爵,给他们一个荣誉称号。

文臣武将中的佼佼者,还会给一个谥号,作为盖棺定论,评价他们一生的是非功过。

谥号是君王大臣在死后,按活着时候的事迹,给予的一种客观评价,或褒或贬。

当然,能够得到谥号的,那都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比如皇亲国戚、诸侯大臣等。

谥号,可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才智品德,具有“盖棺定论”的性质。

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美谥:文、武,仁、宣、景、神、肃……

平谥:怀、悼、闵、思、隐、息、惠、灵……

恶谥:戾、厉、慧、炀、幽、质、殇、愍……

一般定为二字,有着严格的使用规范。

文官的谥号,以“文”字开头。

“文正”等级最高,“文贞”次之。后面依次是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

武将的谥号,以“武”字开头。

最高是“武宁”,其次是“武毅”。再然后是敏、惠、襄、顺、肃、靖……

“忠”字,文臣武将都可以用,它排在“文”、“武”的后面。

和“忠”字组成谥号的,依次是文、武、定、烈、简、肃、毅、敬……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是古代文才、武人的毕生追求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