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中,一个年轻小太监,在一个不知名的宫园里,手持锄头翻地,土地松整之后,拿出看起来好像是葫芦籽的种子,种在土地里,施肥、浇水,一直伺候到出苗、结果,而后拿出木质的容具,套在果实上。
等外藤叶子发黄,小太监将套在果实上的木质容具打开,里面赫然是一枚枚黄灿灿的葫芦,只不过外形完全没有葫芦的样子,而是跟木质容器内部的造型一模一样,甚至表面上还有各种纹路。
那太监将一个个异形葫芦摘下,交到一个工匠的手里。
工匠利用削刀等物,对这些异形葫芦进行加工,去头取籽,而后用锯子将一颗颗弯曲的象牙截成一段段的,利用削刀将这些象牙雕刻成装饰口,与那些异形葫芦结合在一起。
随后,又取来一根根胳膊粗细的檀木,像象牙一样截成一段段的。
那工匠在这些檀木块上进行雕刻,各种纹饰都有,有花型纹饰,有动物纹饰,有鱼虫纹饰,制作成帽盖形状。
而后,那工匠又取来铁丝,截取一断弄成弯曲状,置于那些怪异葫芦中,然后将制作好的帽盖,盖在象牙装饰口上。
至此,完整的器物作品完成。
秦立看懂了,却又没看懂。
经过画面的演示,他总算知道了这怪异器物是利用葫芦做的,但不清楚这到底算什么东西,是否称得上是古玩。
这时候,唐半都和金教授走了过来。
看道秦立手里握着器物发愣,唐半都笑道:“怎么,小秦,你对匏器感兴趣?”
“匏器?这就是匏器?”
金教授一脸新奇,显然,他也是头一次看到匏器,并不认识。m..
而秦立听了唐半都的问话,心中一动,将手中匏器递于唐半都,“江州地区没有匏器,还请唐先生指教。”
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有物件,比如,江州地区除了古瓷器外,古代织锦是最常见的,但放在其他地区就比较难以见到了。
唐半都自然知道这里头的道理,也不谦让,接过后,一边打量一边给二人介绍:“匏器即葫芦器,是华夏特有的一种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相传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以葫芦为原料制成的瓢和乐器,但真正的匏器是明代末年出现,相传由当时的太监梁九公首创,此后一直受到宫廷重视……
康熙皇帝就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
匏器最早是宫廷盛器,后来逐渐发展为皇宫贵族装饰把玩的用品,制匏工艺也随之受到皇家重视,制作工艺日渐精巧,清代康熙年间的匏器工艺发展到了高峰,出现了笔筒、花插、杯、碗、蝈蝈笼、蛐蛐罐等式样新奇、纹饰丰富的匏器。
其中一些宫廷制的匏器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族和外国使臣。清代中期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相继出现,这类作品均是以天然葫芦为之,姿态横生,品相各异,极具观赏价值。
匏器的制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成熟后的葫芦加工成形态各异的器物,工艺技法主要有圆雕、深浅浮雕和镂雕等,其中还包括拼贴、镶嵌等技艺。另一种则是将模具套在正在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长成与模子完全相同的样子,人称其为‘范制葫芦器’……”
说到这,唐半都抖了抖手中的匏器葫芦,笑道:“这就是典型的范制葫芦器,又称匏器虫具,是用来装蛐蛐的,算是燕京一带比较特色的文玩,主要盛行于清代和民国,其他地区比较少见。“
“原来如此。”
秦立和金教授的脸上均露出了恍然之色,均觉得这趟燕京之旅没白来,涨了见识。
秦立眼睛眨了眨,问道:“唐老,金老,你们二位有没有兴趣弄件匏器虫具回去?”
金教授立马摇头,“此物虽然新奇,但不在我的欣赏范围,我还是比较喜欢古瓷器。”
唐半都则大有深意的看了秦立一眼,笑道:“我馆里已经有了不少匏器,就不夺秦小友的心头之爱了。”
这时,摊主盯着唐半都,弱弱问道:“敢问可是唐老师?”
唐半都笑着点头,“看来我的名气确实不小,竟然被人认出来了。”
“哎哟喂,今天我可算见到活的了,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摊主喜不自禁。
唐半都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咋的,你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死的?”
摊主顿时一脸尴尬,连忙摆手:“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以前看到的都是假人,不、不对,哎呀,该怎么说呢……”
“哈哈!”
唐半都大笑,“小伙子不必紧张,跟你开个玩笑。听你口音,燕京味不正,哪儿的人啊?”
摊主规规矩矩回:“三河的。”
“三河啊,难怪,距离燕京不远,开车也就是半小时路程。”
唐半都唠家常似的问道:“铲地皮的?”
铲地皮是古玩界的行话,意指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摊主老老实实点头:“嗯,东西都是在农村收上来的。”
“那你这买卖做得可不咋地。”
唐半都扫了一眼摊位上的另外几件匏器,眼见上面都有落灰,笑道:“匏器这年头已经不流行了,哪怕在燕京都少有人玩蛐蛐了,你收这种东西上来,很难出手。”
摊主一脸不好意思道:“对市场不太了解,在农村是见到什么收什么,总比空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