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民国的生活(1 / 2)

 第173章民国的生活

一夜过去,高斌这身体里的火泄了七七八八,坐在祥子拉的车里,整个人精神抖擞。

“少爷,咱们回家吗?”

“找地方吃点再回吧,有什么新鲜的?”

祥子眼珠子一转:

“少爷,我没吃过什么好的,但有时候就得意一碗卤煮。”

高斌琢磨了,这一大早上吃这么味儿的东西,合适吗?

转念又一琢磨,有啥不合适的,开心最重要。

打了个响指:

“那就卤煮!”

也是巧了,祥子正拉着他奔卤煮摊儿呢,竟然跟金海和铁林在半路碰见,这俩人也在琢磨吃啥呢,仨人一合计,那就都卤煮吧。

后来“卤煮”已成了“卤煮火烧”的代名词了,其实现在走街串巷的“卤煮”是另一种叫“炸豆腐”和“炸丸子”的。

串街走巷叫卖“卤煮”的小贩挑个挑子,一头有火炉,上坐一口大砂锅,以花椒、大料、茴香、盐水煮开。

另一头放有炸好的切成三角形的豆腐,还有用豆面做的炸丸子,放在一圆笼里,还有桶清水。

有顾客来,可分开煮也可以混在一起煮,盛在碗里用香菜、醋、辣椒糊调味,小贩挑着担儿边走边吆喝“卤煮喂!炸豆腐。炸丸子开锅勒!”。

那叫地地地地地道。

至于“卤煮火烧”一般是坐店经营,至少也得弄个固定摊位。

其主料主要有猪的小肠,也有用大肠的,加上心、肝、肚、肺头、五花肉、炸豆腐和火烧等,后来心肝肚啥的一般都不用了,为啥?贵呗!

以前老百姓吃不起肉,后来老百姓吃不起下水,60年一轮回,老话准没错儿。

把这些食材用花椒、大料、小茴香、葱、蒜、姜、腐乳、黄酱等调味;

但现在的卤煮基本都是用老汤煮,也就是传说中的“苏造汤”,每次都会留点汤保存起来,等下次煮的时候兑些进去,这样汤就香了。

卖卤煮火烧时是讲究的,讲话“火烧井字落刃,豆腐三角给刀。小肠花样分段,肺头剁烂筋脑。”

整个过程也算是一种行为艺术,老师傅操作起来很有美感。

哥儿仨肚子都饿了,随便找了一挂着卤煮幡子的地摊儿坐下来,隔壁就是炸油条的,两种香味儿混合,能把人口水勾出来。

一人来了一碗,等着上菜的时候,铁林问:

“斌子,听说你前两天跟柳爷照面了?”

金海这哥儿仨,就属铁林最像俗人,怎么呢?

软弱,怕死,贪名,求利,还特么好色,从正三观的角度看,丫就是一败类。

可要是换个角度看,铁林其实更像个人。

当然,他后期做的那些事儿都没眼看,目前来说还能救,至少比徐天那个愣头青看着顺眼。

“对,见了一面,是一姑娘,瞅着漂亮。”高斌点头说。

“嘿?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看上人家了?”铁林脑子里就这点事儿,自己在宝慧那硬不起来,在外面倒是满肚花花肠子。

“嗯呢呗,看上了,正追呢。”

金海诧异:

“真的假的?我可找人打听了,那柳爷可是通天的主。”

“真的,昨儿还请他回家吃饭了,弄了只熊掌,我就吃了两口,忒浪费。”

“熊掌啊,那可是好东西,斌子,不够意思了啊,有好东西不叫上哥儿几个。”

“下次,下次我设宴把大家都叫来一起吃,不过说实话,熊掌真没传说中好吃,太糊嘴!”

“熊掌就算了,给我整一飞龙在天,我好在宝慧那做回爷。”

看铁林那神气的样子,也挺好笑。

金海没搭理这傻兄弟,转而问道:

“小红袄那边还没消息呢,徐天在家都快疯了,兄弟,你那有什么线索没?”

高斌拧着眉头想了下:

“我记得当时燕三说,他在现场发现了一根烟头,是哈德门?”

“对!有这回事。”

“哈德门可不是一般人能抽得起的,这小红袄腰包够厚的。”

金海点点头:

“这就可以缩小一定的范围。”

“还有,这人不见得是常年玩刀的。”高斌又说。

“什么意思”

“别被用刀高手这几个字整迷糊了,是用刀高手没错,可他从事的职业未必与刀有关系。”

“为什么?”金海不解。

铁林也差异:

“按理说这样一个用刀高手,应该常年跟刀打交道才对。”

“恰恰相反,对方既然敢把凶器留在现场,说明他根本不怕被查,为什么?”

高斌提出的问题直指核心,金海很聪明,一下就明白了:

“有意误导调查。”

“没错!”

这时,小二端来卤煮:

“几位爷,伱们点的大份儿卤煮,多加了一份火烧。”

“谢了兄弟。”

高斌抽出筷子,用随身的手绢擦了擦,趁热开吃,这卤煮要是放凉了,可就没法吃了。

先吃饭,吃完再聊。

说起这卤煮,还真有那么一段历史。

据说乾隆四十五年=南巡下江南,在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下榻,陈家有一张姓厨师做菜手艺了得,使龙颜大悦将其带回京城,专门掌管热河行宫御膳房。

这位张厨师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豆蔻等多味料入味,做出一道味道鲜美的肉菜,并根据季节变换而对调味料数量进行增减,皇上非常喜欢。

由于张厨师是苏州人,于是周围的人为取悦于老大,就把他配置的肉汤唤作“苏造汤”,肉也就唤作“苏造肉”了。

在里有赞美曰“苏造肥鲜饱志馋,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称腻,一脔膏油已满杉。”

而现在整个四九城“苏造肉”做得最好的,是在什刹海一带的馆子,据说“拔头创”的是东安市场的景泉居。

有皇上的年代,上早朝是一件极痛苦的事,半夜就得起来往皇宫跑,不敢迟到啊,到了还得等老大高兴,起来上朝。

饥肠辘辘的,特别是冬天寒风凛冽,冻得嘚嘚的。

什刹海、东华门那边就有人来做他们的生意,把“苏造肉”与火烧同煮。

冬天,大臣们吃了热乎乎的,享了乾隆爷的口福,站班也舒坦多了。

自古以来都是上行下效,甭管什么东西,都是从上面流行出来的。

既然官老爷们都爱吃,老百姓也想这来口儿啊!

但是木有银纸咋整!?

于是有心者用猪头肉和下水代替五花肉和火烧同煮,取名为“卤煮火烧”,迅速火遍京城。

这卤煮火烧是菜饭一体,平民百姓吃饭不那么讲究,打上二两“二锅头”,卤煮里的肉、肠子、炸豆腐等就是极好的下酒菜,最后再把火烧和汤一吃,花钱不多,吃着肉了!解馋解饱全齐!

不只是老百姓,那些戏园子里的名角也都爱这口,有的甚至不吃卤煮就上不了台。

不过有讲究的主儿“两不吃”卤煮火烧。

一是夏天不吃,这会儿没冰箱,夏天天儿热东西容易“馊”;

二是冬天不吃,因为冬天洗肠子的水带着冰碴儿,透骨的凉,洗肠子的时候怕冻手,往往洗不干净,味道没有祛除干净,变了味儿的卤煮可不好吃。

高斌先喝了口汤暖暖胃,夹起一块肠子,顿时乐了:

“嘿?他家用的是大肠。”

金海和铁林也都发现了。

正好老板从旁边经过,听到高斌的话,笑着说道:

“爷,我们虽然用的是大肠,但很讲究,是从大肠头向上一尺开始,只取四尺左右。”

高斌点点头:

“我知道,就是因为这段最贵,我才惊讶。”

这部分肠壁略厚,吃起来有口感,将油大部分洗净,卤得肥而不腻,烂而不糟,浓厚香醇。

再加上煮得透而不粘的火烧,吃起来很过瘾。

老板竖起大拇指:

“爷您是懂吃的。”

老板没有继续打扰,捧了一句就会锅前忙活了,这一大锅卤煮咕噜噜冒着热气,谁看了都眼馋。

一碗卤煮下肚,高斌揉了揉微微鼓胀的小腹,不禁发了愁:

“最近这肚子见长啊。”

最新小说: 烈火焚歌 宠魅 苍穹玄奇 转生为银龙的我不可能是女孩 孤道行者 武帝重生 权游中的超人 长生:我摸了系统的鱼 签到千年的我只想逍遥人间 圣庭时代,开局推演神话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