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懒仙 > 第五十七章 偶遇

第五十七章 偶遇(1 / 2)

 万松书院的石牌楼有三个,成品字型排列。中间石牌坊正面书"万松书院",背面书"太和元气";左边牌坊正面书"敷文书院",背面书"道冠古今";右边牌坊正面书"太和书院",背面书"德侔天地"。</p>

太和书院和敷文书院都曾经是万松书院的别名,这三个名字分别代表了书院的三个时期。牌楼上祥云环绕,正面雕着双龙戏珠和梅兰竹菊,背面雕刻福禄寿图案。</p>

石牌楼算是万松书院的山门,走过石牌楼后,经过一道长长的石砎,才到万松书院的主体建筑。</p>

第一进为仰圣门,这是书院的正大门。仰圣即为瞻仰圣人与圣人之学,提醒人们步入书院必须衣冠整齐、心怀崇敬。第二道门为毓粹门,毓粹,意为培养有学问,有道德的人。</p>

过了毓粹门后,便是万松书院的第二进明道堂。古代书院承担着讲学、祭祀、藏书三大功能。明道堂即为万松书院的讲堂,现陈设有工艺巨著《中国科举大观》。两侧厢房分别为居仁和由义二学斋。原为书院学生自习和住宿的场所。取意于孟子的"居仁由义,体用己全"。现在这里只是个旅游景点,自没有什么学子居住、进学。</p>

第三进为大成殿,乃祭祀开创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处。孔子像位列正中,两旁配有四座雕像,左右各二,乃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p>

两侧的墙面用壁画形式展示了八幅孔子行教图,分别是杏坛设教、读《易》有感、舞雩从游、泰山问政、子贡辞行、忠信济水、侍席鲁君、礼堕三都。并设有青铜祭器。殿前设曾唯和颜乐二碑亭,分立有康熙和乾隆这祖孙两代皇帝为万松书院的御题手迹复制碑。</p>

明日这大成殿上便会有一场祭祀活动,听闻主持祭祀的还是一名孔子的后人,由山东曲阜的孔圣故里延请而来。这场祭祀早以文字的形式公布宣传于万松书院各主要显目位置,山门前便有一处竖立的公告牌,是以方慕南和白羽裳都早已知晓。</p>

据公告牌上所介绍,这场祭祀活动还挺盛大,市里的各主要领导与各界人士明日都会前来参加祭祀,市内的各大媒体也都会报道这一盛况。此事方慕南之前并未听闻过,也是见到公告牌才知晓。</p>

华夏有两大传承千年而不绝的世家,一便是开创儒家的孔圣人传下来的孔家;另一则是创立道教的张道陵传下来的张家,也即是正一派龙虎山的天师世家。道家学说虽早便已有,但在张道陵之前只是称家,直到张道陵,才根据道家学说,创立下了道教这一教派。</p>

这两大世家,一儒一道,历经千古沧桑,十数个朝代兴替,皆能传承不息。而孔家比张家则还要久远,号称第一世家,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更是历代皆备受尊宠。只要是以儒立国,无论哪朝哪代,皆得尊它。</p>

方慕南与白羽裳到得大成殿时,大成殿前正在为明日的祭祀进行提前排练。这是公开的排练,并不忌游人,许多游人都站在一旁观看,指点议论。还有不少媒体人员,在拍些排练的镜头、画面。</p>

一瞧到有媒体人员,方慕南下意识地觉着乔依有可能在场,毕竟乔依是市电视台的外景记者,而这样大的事情,市电视台又怎会不来报导?而他们《都市快报》的栏目组又怎会不加以关注?这两个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关键就在于来的是不是小乔,这会儿又在不在?</p>

最新小说: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 仙子别回头,我来助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