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懒仙 > 第五十八章 浩然正气 没落传承

第五十八章 浩然正气 没落传承(2 / 2)

浙江衢州孔庙是除了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外,中国仅有的两家孔氏家庙之一,素称"南宗"。</p>

这座孔庙是南宋建炎初,孔子第四十八世孙、袭封衍圣公的孔端友,率族人随宋高宗赵构南渡后所诏建。靖康之后,金兵占领开封,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建立南宋,次年定都临安(今杭州)。孔端友随驾南下,朝廷赐衢州的州学校舍给孔端友暂作"家庙",从此衢州成为孔氏第二故乡"东南阙里"。</p>

衢州孔庙作为孔氏的南宗家庙,既在浙江省地内,那浙江省祭孔自不会再选别的地方。就像山东省祭孔绝不会舍曲阜的孔庙不用,而选其它的地方。不过,衢州的这座孔氏家庙恢复祭孔大典却是比曲阜晚了许多,直到零四年才恢复。</p>

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的思想文化,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p>

</p>

祭孔还要穿专门的、正式的服饰,正统的应该是穿峨冠博带的汉服,但有些地方却不伦不类的穿长袍马褂,用清朝的服饰。好在看公告牌上的图片,明日祭孔是穿汉服。眼下只是排练,为了方便起见,所有人却是都未穿正式服装。</p>

方慕南看了一会儿,觉着到今时今日的祭孔,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秀,真正对孔子的祭祀、崇敬、恭拜、歌颂趋近于无。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古代的许多帝王祭孔,恐怕也是如此,是作秀给天下人看。内心中真正对孔圣人有多少敬意,那也是不问可知,乏善可陈。</p>

但即便是如此,即便是形式大于仪式,眼前的更还只是排练,方慕南却还是在他们开始祭拜的时候感觉到了大成殿中有愿力凝聚,并凝结转化出了那么一丝的儒家浩然正气。而得这一丝丝的浩浩然之气渲染,便使得整个典礼、仪式显得庄严肃穆了许多,让本来不是那么心诚、心敬的人,也不由自主地心诚、心敬起来。而他们诚心敬意的祭拜,也反过来又孕育着这一丝浩然正气的浓厚与扩大。</p>

方慕南有些惊讶地望着恭敬祭拜的人群与大成殿中因那丝浩然之气而显得越发庄严、高大、肃穆,又充满着博大与仁爱的孔子塑像与四配像,知道自己错了。原来祭孔并不只是形式,哪怕发起与祭祀的人本来只是追求形式,他们在祭祀时也不由地将其化为了仪式。这都是儒门大圣的手段。</p>

方慕南这时再瞧向孔子像与其四配像,也不由心生肃然起敬之感。他们显化这点手段,并不是像佛门一样收取信众的愿力。他们似乎只是在向世人提醒他们的存在,不要忘记他们与他们传下来的学说,也让面向他们的祭祀更庄重一些。所以,那浩然正气也只那么一丝。这不是主动为之的手段,而是通过他们的塑像与祭祀之礼来决定。</p>

儒、道、佛,这便是所谓之三教。道、佛皆有修士神通者,儒家自也不例外,同样也有。其实不止这三教,先秦诸子百家,如法、墨、农、兵、阴阳等,也皆各有大神通者与修士。只是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法、墨这些流派都渐没落与失去传承了。</p>

而时至今日,便连号称三教第一、百家最尊的儒家也都已没落与快失去传承了。现今修行界中,乃以道、佛二脉为主流,儒家只有在孔子的嫡系子孙中还有些传承。儒家的没落不是从近现代开始的,而是从最后一个汉人朝代明朝灭亡后开始的,有称"自明以后无大儒"。(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全世界都在等我破碎虚空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