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之中,伊籍落座,就问:“校尉先驻筑阳,又迁析县,可知我郡凋敝。我欲大治之,校尉有何见解?”</p>
筑阳残破是因为县邑一分为二,县邑重要性下降,才有户口外流。</p>
恢复后,因临近襄阳,靠近水运,人口也会回流。</p>
析县则是位于驰道、淅水十字交错的要地,当年关中大乱外逃的灾民严重干扰破坏了析县的乡野。</p>
紧接着就是从关中出逃的张济、张绣叔侄,他们直接攻破了析县,自此析县元气大伤。</p>
这些年钟繇大治关中,流落南阳各处的关中士民又开始返乡。</p>
这些返乡的人,在析县犯法后,是荆州人追到关中,还是关中会治罪惩罚?</p>
所以结伴返乡的队伍往往会很凶残,析县残存百姓索性避居山野。</p>
又因南阳大姓仇恨刘表,所以钟繇、许都朝廷委任的县令长上任,本地大姓就会支持。</p>
刘表稍稍不管,就是七八個县连成一片。</p>
最后没办法,只能派兵驱逐各县长官;而他委派的县令长,上无朝廷诏令授予的名义,下无南阳大姓的支持,基本上站不住脚。</p>
要么自己走人,要么被许都新派来的县令长驱逐……再要么投靠许都。</p>
这种情况下,这些县令长征收税赋供养县衙都难,更别说是帮刘表征募兵员、筹措物资。</p>
也就南乡八县偏远,伊籍才有信心努力尝试一下。</p>
当然了,有黑熊兵出武关为他遮蔽钟繇的压力,也是一个关键因素。</p>
伊籍所问,黑熊想了想,就说:“曹操视天子如似傀儡,朝廷也如器具任其揉捏。南阳衣冠著姓名为恭顺朝廷,实乃投诚于曹操。此皆汉贼也,理当剿灭。”</p>
此言论一出,随伊籍而来的南乡郡府掾属们纷纷变色,他们几乎都是南乡籍贯,在襄阳求学。</p>
按照官制,郡府诸曹掾、属、吏员,都出自本地的原则,南乡郡府除了伊籍这位郡守外,其他都是本地人。</p>
这些人能在襄阳求学,不等于会效力刘表。</p>
不效力于刘表,不等于拒绝伊籍。</p>
故吏的故吏,不是我的故吏。</p>
这个道理也能反推。</p>
周礼最大的理论矛盾点就在这里。</p>
伊籍已经不是镇南幕府从事,现在是大汉朝廷的南乡郡守。</p>
是封疆大吏,位列两千石卿位……哪怕这个南乡郡是刘表分南阳西八县组成,可已经组成,就要承认伊籍的地位。</p>
从法理上来说,伊籍赴任南乡郡时,就跟过去有本质不同。</p>
他见属吏惊诧愠怒,当即就表态:“校尉此言不妥,自袁术、孙坚祸乱南阳以来,南阳士民倍受摧残,不亚关中、河洛。我以为治郡当外和而内宽,保境安民于一方,如此上不负朝廷、刘镇南期望,下不负士民黎庶。”</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