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要义。</p>
是帝王心术之一。</p>
作为文武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也是懂的。</p>
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杨一清听。</p>
这代表了看重。</p>
当然。</p>
这牵扯到一份过往。</p>
杨一清少年时,就有神童之美誉,十四岁便参加乡试,且被推荐为翰林秀才。</p>
当年,成化帝尚在,闻听其名后,特命内阁选派老师教他。</p>
而那个老师名为黎淳。</p>
那年。</p>
在黎淳门下读书者共有三人。</p>
李东阳、刘大夏,和杨一清。</p>
只不过。</p>
黎师是代帝教徒。</p>
与杨一清虽有师徒之实,却无师徒之名。</p>
但是,对杨一清这位事实上的小师弟,李首辅是发自内心的喜爱。</p>
在知晓杨一清为刘大夏及其妻儿收尸时,李首辅的喜爱又平添了几分。</p>
这就是那日在御前荐选吏部尚书的引子。</p>
觉得是个仁义的人。</p>
但在看到杨一清尚书的呈文时,李首辅深感失望。</p>
尽管呈文没有特别针对谁,但李首辅自己,就是翰林官员晋升的典型人物。</p>
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p>
此后三十年里,均在翰林院任职,历编修、侍讲、侍讲学士、学士等职。</p>
弘治七年,擢礼部右侍郎,知制诰。</p>
弘治八年,以礼部左侍郎入阁参与机务。</p>
弘治十一年,任礼部尚书。</p>
弘治十六年,任户部尚书。</p>
弘治十八年,任内阁首辅。</p>
堪称翰林官员晋升的典范。</p>
呈文中。</p>
杨一清严厉批判了翰林官员的无能,或许是无意,但也难免刺痛了李首辅。</p>
在朝廷中。</p>
李首辅就以好谋为名。</p>
许多朝官在背后,骂首辅无断,不少御史言官,更是当廷指责首辅犹豫之性,难堪大位。</p>
所以。</p>
平日里,内阁诸多机要政务、军国大事,刘次辅决断的次数,远在李首辅之上。</p>
今内阁阁老,彼此为友。</p>
李首辅大多一笑而过,可许是听得风言风语次数多了,或多或少心有耿耿。</p>
今日。</p>
被同门小师弟这番指桑骂槐之下,到底是绷不住了。</p>
口吻间,半是教导,半是训斥。</p>
“首辅大人,难道不觉得国朝过分宠着这些读书人,让他们这些人猖大不狷,自以为是,难以驾驭了吗?”</p>
杨一清尚书躬身受教,保持礼数道。</p>
虽然同门大师兄说的很明白,但国朝的读书人,在土木堡之变后,不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逐渐失去了本性。</p>
满目之中,皆是权力斗争。</p>
“这些事,可以去威慑,可以让读书人知道,这国朝,是陛下的国朝。”</p>
李首辅指着呈文,无法接受道:“何至于呈上此文呢?”</p>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首辅大人是知道,威慑,是唬不住所有人的,时间越长,唬不住的人越多,到那时,岂不是回天乏术?岂不是国朝倾覆之日?”</p>
杨一清尚书摇摇头道。</p>
威慑。</p>
不是解决冗官、冗费的法子。</p>
“应宁,哪有恒享昊命不变的,哪有不变的天下呀,你见过哪个朝代有百代君王啊?”</p>
李首辅叹了口气,继续道:“古往今来,王朝最长者,莫过于东周,君王更迭也不过二十五代。</p>
国朝至陛下,已是十代君王,身为臣子,盼望着的,是这大明天下,能有东周的二十五代。</p>
我是内阁首辅,也是个凡人,所想、所念,是辅一朝明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