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姑姑家,姑父陈有亮正在拿着个小本本做计划,旁边还有个收音机播放着节目:“我问了一下,小收购铺的这点量不够,他们基本不存货,有东西就卖了。我估计就算全县的乡镇咱们都给跑一遍,能不能凑一车货也难说。”</p>
想想乡镇的情况,燕长青点头表示理解:“那就费点事跑远处,直接到各个县联系大收购铺?”</p>
“我也是这么想的。”陈有亮把本子递过来。“我规划了一下路线,周边的县我先跑一趟,看看到底能联系多少货。”</p>
然后燕长青把自己那不到一千块钱的本钱拿出来,和陈有亮商量了一下分成问题。</p>
其实之前都提过,陈有亮觉得五五分最合适,但是燕长青盘算一下,一车货五吨,再加上其他成本差不多得三千多块钱,前期联络货源找车什么的,他都不打算参与,如果长期做,五成有点多。</p>
所以只打算要三成。</p>
两人的分歧就在这里,陈有亮觉得虽然燕长青不去跑货源,可他要担任最重要的角色,押车的保镖。</p>
而且生意本身就是燕长青提出来的,更何况之前还给自己建议过做凉皮,自己多出点力多出点本钱才好意思拿五成,否则五成都不合适。</p>
但是燕长青坚持只要三成,打算短期内这么分,至于以后那再说,总之目前三成就挺合适。</p>
两人争执不下,最后各自妥协,暂时四六分。</p>
陈有亮一锤定音:“先按这个来,主意才是最值钱的,等啥时候谁觉得不公平了再商量,反正生意是咱俩的,不至于因为钱闹的不痛快。”</p>
燕长青对他比他认为的还要了解,也利索点头:“有话要早说,要是货源不好找,你出力多了就早说,这个随时重新分。”</p>
陈有亮就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这句话就中了。”</p>
实际上都不是斤斤计较的人,说妥了陈有亮就开始收拾东西,那小收音机还仔细放包里打算带着:“我现在就走,路上正好学学普通话。”</p>
回来他还把发型也换了,原本偏长的头发变成了挺老套的那种,反正看起来气质又沉稳了不少。</p>
这样的人不成功啥样儿的才能成功?</p>
燕长青祝他一路顺风,早日发大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