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民众衣食无忧之后,很自然地渴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那可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所需的工人和配套的社会服务人员的数量之大,是以前难以想象的,而且轻工业产品的多种多样也远非重工业可比,如果不能高屋建瓴地做好规划,之后中国的发展毕竟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制定明确公开的国家发展计划,已经越来越有必要。
而且如今的中国也已经具备了制定并实施这样的全国性发展规划的客观条件,首先,显著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无惧任何外敌,自然也就不必继续对西方保密了;而且现在工业基础已经打下了,虽然各部门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但是毕竟总量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有那种光靠国家投资,工业总产值就能几年增加几十倍的事了,之后的发展也更需要遵循和利用经济规律,还有一点就是国家计委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锻炼,已经完全可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了;而最重要的是,随着这十几年来中国教育事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内的师资力量已经空前壮大,初步具备了自我快速增殖的能力,已经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集中全国大部分的、甚至很多还是外来的受教育人口投入进去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三国大战的爆发打乱了计划,这一天的到来应该还能再早两年左右。不过,即使考虑到国家安全而在三国大战爆发后将一部分准备用于发展教育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了工业建设中,中国的教育事业也仍然靠着自己的力量在继续前进
1909年,李晖一直期待的那个目标终于实现了,这一年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第一次突破了95%。95%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小于5%就可以被认为是小概率了,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超过95%,也就意味着中国基本上普及了小学阶段的完全义务教育,这个成就即使跟英法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相比,也只是稍晚一些而已(跟德国就不能比了,普法战争之前就普及了义务教育。),而即使是一度工业总量达到世界第一位的美国,现在也仍未做到。
当然,入学率是一方面,如果小孩读上一两年就退学,那也没用,但是这种情况在如今的中国已经极为罕见,因为代价太大了。阻挠义务教育实施,在建国初期最先推行这一政策的地区甚至是可以直接判刑的,就算实施区域扩大后没这么狠了,处罚也仍然严厉,平价化肥、种子、还有免费医疗这些关键待遇的取消,足以让孩子留在家里帮忙干活变成赔本生意。
再加上华夏共和国的义务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就连书费也是国家全包,甚至还白送学生每天一顿营养午餐,小孩上学对家长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负担,如果家长这样还不肯让孩子上学,那这孩子一定是隔壁老王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