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三国第一喷子(1 / 2)

 徐州南城,陶氏纸店。

刘晔是个才华横溢、更有气节的人,这点从他在陶商剑下的淡然就能看出一二。

他出言推荐之辈,一定也不是什么寻常角色,于是陶商赶紧问道:“不知先生所言,是何人物?”

刘晔抚了抚不长的胡子:“此人乃徐州广陵射阳人,姓陈名琳,字孔璋,将军可有耳闻?”

陈琳?

这个名字陶商听过,别说徐州六郡,就算在整个三国时代,这都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

此人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这并不妨碍陈琳的名气。

灵帝中平年间,他原是大将军何进的主簿,才华横溢、笔锋犀利,才名远播洛阳内外。

后因反对何进召董卓平乱无果,一怒之下弃官回乡,隐居山野。

再后来何进不听其言,不止自己为十常侍所杀,更引来董卓入长安,天下大乱。

袁绍曹操起兵伐董卓时,陈琳再度出山,归于袁绍帐下。

官渡之战时,陈琳为袁绍做讨伐曹操檄文一篇,檄文大义凛然,将曹操祖上三代骂了个遍,天下为之震动。

当时曹操头风发作,头痛欲裂,读了陈琳檄文后,不仅浑身冷汗,头风登时舒缓。

曹操大悦,盛赞陈琳之才。

骂人容易,骂出风格,骂出风骨,骂出曹操的盛赞,那就不容易了。

陈琳之才,可见一斑。

后袁绍不听沮授田丰之谋,兵败身亡,陈琳高洁傲岸,不愿委身事贼,又回了射阳老家。

眼下他正在山中读书,期待早日得遇明主,一展经纶。

见陶商面露思索,刘晔便知陶商知道陈琳的大名,他再度拱手:“陈孔璋之才,胜刘某十倍不止。”

“今将此贤人荐于将军,也算报了将军活命之恩。”

“刘某言尽于此,这便告辞了。”

说着,他朝陶商躬了躬身,迈步就朝陶氏纸店门口而去。

见刘晔要走,陶商赶紧开口:“先生留步。”

还没出门的刘晔闻声止步:“怎么,将军又动了杀刘某的心思?”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

陶商摆了摆手:“先生误会了,陶某何人,岂能言而无信?”

“叫住先生不为别的,陶某只是想告诉先生,先生心念的《鲁班密要》,正在刺史府中。”

“先生若有兴趣,可随陶某往刺史府中一观。”

他想用留住张仲景的办法,再把眼前的刘晔也留在徐州。

谁知刘晔却摇了摇头:“刘某早已发誓,此生不再入军营官府。”

“将军不肯将书卖给刘某,也是刘某与此书无缘,既是无缘,何必强求?”

眼见刘晔铁了心,陶商也没了办法,他苦笑道:“开门做生意,岂能不满足顾客之需?”

“先生稍待,陶某这就命人将书誊抄一份,售与先生。”

刘晔风轻云淡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如此,多谢公子。”

陶商这么做的目的,无外乎就是希望刘晔能回心转意,留在徐州为自己服务。

但直到刘晔带着书离开南城,他也没给陶商再开口相留的机会。

对此,陶商也唯有苦笑。

陶商回到刺史府时,天都已经黑了,今天的事是他没想到的。

原以为能将刘晔收为己用,却不想他却给陶商推荐了陈琳这个号称三国第一喷子的存在。

要是能将陈琳收为己用,也还算不错。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