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明堂纷争(1 / 2)

 神龙元年初,太初宫上的圣人攥着一封奏书,纸张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他眉头紧锁,无神地盯着殿门外一片光亮。

殿内群臣鸦雀无声,一些体态魁梧平日粗声出气的武将更是屏住呼吸,不耐烦且不安定地轻摆着身体,宦官和宫女全身上下只有眼球在慌张地环视四周。

圣人长吁一口气,从才坐稳数月的龙榻上,略微直起身,把奏书扔在一旁,手重重地拍在奏书上,群臣中传来脚步后退的窸窣声。

“文武群臣之中,此时仍有武周前嗣圣年,朕那时在位,就立于朝堂之人。复位以来,唯尔等所奏此一事,迟迟却不可定下,整日在这明堂争执不断。如今五月将近,朕问问诸位卿家,如今之事,到底几时才有结果!?”圣人已过天命之年,声音一如被长年软禁时的虚弱,却字字咬于齿上。

奏书中所述一事,乃自“神龙兵变”后,五王助圣人登基,纷纷进言:愿以武周之终为大唐之始,将都城回迁长安。

彼时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五人,对东都形势大有顾虑,前有京城长安玄武门之变,后有神都武周代唐,数宗夺权惨案皆生于内部。

而五人所想到的应对办法,则是还都,原因有三。

其一为大唐由高祖始建于长安,而后因高宗朝,武后心有以周代唐之意,才设洛阳为陪都,后称帝迁都,定“神都”一名。论及大唐根基,依旧归属于长安。

其二则是东都内,各方势力龙盘虎踞,尤其武氏遗族仍在城中、朝中尚有举足轻重之地位——凡事在东都,若离了武氏的支持,都难以施展拳脚。如若还都,此状定能纾缓,之后再择机慢慢将武氏手中权力释下,亦不会如在东都一般,受到极大阻力。

其三——圣人之圣意,当今圣人诞于长安,继位不足两月便被废为庐陵王,辗转于均州、房州各地,过着颠沛流离的幽禁生活,如今复位,返回生身之所无可厚非,助圣人复位时,敬晖、袁恕己旁敲侧击地询问过,以圣人之意,东都、长安都有何处讨圣人欢喜。

圣人彼时只回一句,所言之意甚为明了,“东都洛阳,听为落阳——日升为阳,为阳却曰落。岂不祥之状,难与‘长时于安’之长安同日而语。”

当时在场的只有即将成为皇后的韦氏,她虽未言语,也未见何神情,但眼中轻蔑。

此后,还都长安一事几乎日日在明堂之中提及,诸臣对还都与否、何时还都等疑问争执不下。

在纷争中,五王才知那一日韦后眼中为何意——此时她饶有兴致地坐在龙榻右侧,虽煞有介事地拉了一块半透纱帘,可在诸多朝臣看来,那纱帘似比圣人还要惹目几分。

圣人本意自然是尽早返回长安,可身旁的韦后并未全然同意。

在辗转于各地,漫长的流徙之中,那时唯有韦后相伴圣人左右,因此在复位的第一时间,圣人毫不犹豫地将她立为皇后。

明面上,许了一个正位予韦后;谁曾想,暗里,韦后却希望同武后那般,在朝堂之上摄政,而对韦后多有依赖的圣人,亦有意与她共治大唐。

眼下只拿还都长安一事而言,圣意已决,但最终定论的人,却是韦后。

以武后一生为例,先是随高宗听政,后二圣临朝,再后,就是取而代之了;而韦后此时之举,又有何不同,朝内当堂听政议政;朝外伙同武氏,暗结一众朝臣,虽未有谋逆之实,可司马昭之心尽显无疑。

而要紧的事何止这般,圣人的默许才是五王一方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由此,两方在明堂之中争的又如何仅仅是还都长安与否,而是在抢夺位置——还唐之后,哪些人将真正站上大唐的到,“望圣人息怒,方才皇后所言甚有道理,臣任职于工部,深知神都大工,本就以长安为范本,两都相距不甚远,居住更是并无大异。”

“臣本觉既两城相仿,还都又将耗损良多人力物力,故以为还都长安是否可行,仍需较长时日论证。可当下听完皇后一番心切之言,臣以为,还都乃是圣人复唐之始,确需要办之大事。”

隔着纱帘,韦后似都能察觉到韦巨源的谄媚,然而这还没完,韦巨源又继续说到,“想必诸公亦深知圣人意欲还都,迟而未决。如今韦后已言至此,诸公若是还有其它缘由以为还都无甚必要。方才圣人金口在问,不如但说无妨。”

他这后半句对诸位大臣说完,韦巨源又笑眯眯地朝圣人低腰拜了一拜,圣人眼睛略张,微微点了点头。

这时,站在最前的武三思与韦后短暂对视,向圣人一拜,冲群臣大声道:“以我之见,今日就将还都一事定下,不必再计较其它!我以为,如今只以几时还都、如何还都为纲,诸公在这堂前论明吧。”

武三思之言出口,在同侧沉默良久的张柬之与敬晖,于他身后怒挑双眉,几乎同时高举手中朝笏,大声言到,“臣有本要奏……”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最新小说: 不好了师傅,师妹她投敌了! 红楼之黛玉重生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豪门弃女?真千金在京圈飒翻天! 史上第一豪横 好!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 闪婚后,禁欲蛇夫夜夜缠欢 民国大亨:崛起于上海滩 覆秦 大唐好圣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