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穿越架空 > 秦歌一曲 > 第二百一十章:布局之说

第二百一十章:布局之说(2 / 2)

埃及人疯狂的爱着尼罗河,就是因为尼罗河每隔一断时间就会发大水,大水会冲出大片的河泥,给大水淹过的地方,就会变成良土良田。

所以对秦国来说,在泾渭两河下的这块平原地,真是上苍赐下的福地!它还有一个名字,在秦人把它全部揽括后,叫做关中沃土。后来韩国人郑国在泾渭河间引水,造了郑国渠,使这里一下子成了和蜀中粮仓齐名的地方!可见其牛b!

而蜀中粮仓有多有名?秦始皇一切国策都离不开它,在统一六国中,蜀地之粮通过汉水入长江,到达秦军的每一处,是秦灭楚国的最大功臣,在始皇帝北击匈奴中,始皇帝也是由此调粮北上对付匈奴人的。。后来的汉武帝也做同一件事情,用五十万汉兵一路的给北进之兵运粮。而在秦始皇另一项国策,南疆战役的时候,也是由此往南输粮,为此,秦人还修了灵渠。秦国灭亡后,汉高祖刘三痞子出现了,文化盲流不学地理的项傻子不知道,把这个大流氓封在了这用上帝的话说,是流着奶与蜜之地,做了汉王。刘三痞子发大财了,他用最短的时间积聚到了秦人花了六世开辟出来的福地,这块地方不仅给他提供了秦国的士兵,还有不断的粮草。

楚汉相争的时候,当楚军还在为下一餐吃马肉磨练牙口的时候,汉军却有足够的粮食吃。刘三痞子感慨萧何的大功,却不知道,非是萧何有大功,而是,蜀中的粮真他妈的多!蜀国的粮多成这个样子,那秦国的关中沃土又将是一个什么形象?

在商鞅变法之后,秦民恢复了生产,秦孝公走出宫门,巡视领地,大为感慨,他看到金黄的田地,深深的感到变法的成效,却同样不知,商鞅并不是那么神的,他只是让这块粮田恢复产粮的功能而已。。

可是现在,秦国的土地,给义渠人生生抢去了渭南的田地,这是秦国深深的痛!但在当时,秦国的主要对手是魏国,魏国太强大了,一代雄主秦献公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选择,他同样是想要夺回秦国的国土,所以暂时的舍弃了渭南,没法子的和义渠休兵罢战。

现在的义渠开始恢复农耕,他们半牧半耕,北牧南耕。尝到了农耕的好处,义渠人再也无法只做放牧之业了。北方放牧正如前所讲,是一种苦得不能再苦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下,往往头人的日子也过得很清苦,阖族上下,最大的乐趣,也就是操女人,这是唯一的乐趣。有了农业,义渠的国力才稳健,为了保住这些农田,义渠国会拼上一切。

早在周朝还算强盛的时候,义渠人已经向周人学习到了种田的法子,可他们恩将仇报,与其它诸戎一起攻周,最后受到秦国的严厉打击。。当然,野人是不会讲自己过错的,这些草原人只讲一点,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但义渠人敬牛,也和牛一样顽固,他们不深思自己的过错,反而觉得秦人的可恶,把秦人视为世仇,和秦人为敌。可惜的是,不讲文明的他们比不了秦国,在秦国建立邦国,成为战国时,他们仍是一个比一般戎人强一点的蛮夷。还是蛮夷。

可秦国同样不是好惹的,秦穆公强大的时候,发兵而战,“执其君以归”。三万义渠人做了俘虏给罚作奴隶做苦工。但义渠那牛的精神是不可小觑的,仅隔了十四年,他们就打回来了,从泾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复了过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扩大到二十万平方公里。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虽然这算得上是强大,但仍不是秦献公的对手,老秦献公出兵和义渠打,吃过亏的义渠人小心试探了一下,知道不是对手,立时就走,打起了游牧人的擅长战术,游击战争。。秦献公吃亏在后勤不足,打不了持久战,他可不是老蒋,有美援,只好和义渠议和,对献公来说,真正的敌人是他所熟知的魏人,魏国才是真正的强国!

事实上,如果不是泾河横断,天知道义渠会做到什么地步。对于已经弱了的秦国来说,它是真正的大患,非是如此,秦公又怎么会容得下刘羲这个杀父仇人!他要的,就是尽可能给义渠添点东西,免得在自己恢复国力的时候,小义渠跳出来闹事。不然,对付义渠,兵少了没用,反而会让别人不再怕秦国了,可兵多了,秦国真是不舒服!吃不消哇!特别是为个时候,也就是说,除非秦国不想要在这两年里恢复生产,不然它没有力量动兵!

“话说回来,义渠且不去论,只是这魏国明明还算是强大,但它为什么不趁着自己强大的时候兴兵动武,而是尽想着迁都呢?”李格是文士,对此不是太明白。。

刘羲道:“那是当然的,因为现在都城安邑并不安逸,在它的边上,是赵国和韩国的大军,加上秦魏的关系,魏王担心自己受到三国夹击,这是他所不能承受的!魏国可只有一个上将军呢!”

李格兴致上来:“说来也是怪,这魏国虽是天下第一强国,可是为什么现在却有了一种进退不能的感觉呢?”魏文侯立位,任贤用能,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打下了中山之国,到了武侯时,两伐齐国,打得齐国不轻,并把晋国再分了一次,完成分晋大业,这王八蛋死前,还发动了伐楚之役,攻占鲁阳。可惜的是,赵国拿回了中山国,而后,魏惠王继位,可惜的是魏国再没有大的伸展了,现在的魏国虽强,但却再没有大的动作了。

“这是因为魏国战略失误,”刘羲对此最有发言权,当下侃侃而谈道:“魏文侯变法,魏武侯强军,虽然魏国强大了,但仅仅是强大,有力量是一回事,使用力量又是另一回事了。从魏国文武侯到现在的魏王三代,他们的力量是有了,但就军事来说,全然没有战略性,他们只是见便宜就上,如此而已,凭白的把国力耗费了。比如说魏军占了我秦国河西,也不想想自己怎么吃下去,就傻乎乎的打过来,虽然是咬了我秦国一口,可那又有什么用,结果一直给我秦国逼着,期间死难者不知道多少!虽然现在是吃下了河西,但整个河西和魏国现在的领土分开,魏国给一分为二,得下的河西也有一半以上的土壤荒废了,就整体说来,是得不偿失,这就是战略上运用的失误,就和下棋一样,如果只是看见便宜就上,就会为冥冥中的大势所屈,到时兴则是兴,败也是败,生死不能由己,岂不是失误么?打仗用兵如同布局,每一场战斗都是围着一场战役,每一场战役都是围着一个目标。否则,以魏国积蕴下的力量,它可以选择要么吞下赵国,要么打下韩国,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给韩赵二国死死夹住了。”

嬴山道:“话是这么说,只是当事人却如何知道要如何做?毕竟,当一块大肉放在嘴边,若是不吃,未免太怪了!”

刘羲道:“这就是君主的布局了,比如河西之地,魏国上下没有看出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又能想到魏国现在的政治中心竟是移向了大梁呢,这等于是魏国放弃了魏西的战略局面,在短期内不考虑灭韩赵了。但以魏国三晋的关系,他们三国必然牵扯甚多,不过这就是后话了,现在谁也不知道。但魏人打中山国就是个错误了,那中山国远在赵国境内,又连着燕齐,魏人占了除了分去兵马外,有什么好处?结果现在中山归赵,魏国又与赵人交恶,何苦由来,若是我,当不管此事,坐视中山国祸乱赵国,等到了与魏国接壤,再行发兵,以助赵之名,一口气可以吞掉此两国,还可以保住占领的领土,岂不是肥美,可惜魏国急于炫耀武力,结果痛失此果。早一点发兵和晚一点发兵,就是如此不同,这便是君主的战略布局,此点君上做得就好,给魏人欺到城下,却也忍得,还能断然割地,君上此举,就是为了秦国国力的恢复而布局,唯忍一时之痛,才会有伸展之时!”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

最新小说: 杀破唐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射雕之杨康列传 赤血令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胭脂戏游龙 潇潇雨歇 清朝求生记 永乐架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