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天命之兆(1 / 2)

 刘备平定汉中,捷报传到邺城,朝中上下一片欢腾。

张鲁也送上请罪书,自愿进山修行,为大汉祈福,为自己的过失赎罪,天子准奏,命其在汉中传道。

此时马超兵到汉中,刘和命他暂时在定军山驻军,由汉中提供粮草,等过冬之后再行调遣,自此关中之地平定。

此时邺城最忙碌的,还是修建洛阳皇宫的事情,官员频繁来往于皇宫和洛阳之间,而刘和也亲自到洛阳主持修建宗庙之事。

先前董卓撤退长安之时,刘和在潼关伏击吕布,截获许多宗庙器物,此时全都从范阳运往洛阳。

虽是寒冬腊月,但洛阳的工匠们却热火朝天地忙着,日夜赶工,就是为了能早一步完成宫室的修建。

与此同时,在工匠和洛阳百姓之间流传着一件惊人消息,在翻修太和殿之时,忽然一道紫光从废墟之中出现,升腾到半空之中,隐约化作一个“和”字。

看到的工匠和士兵纷纷跪地膜拜,都说这预示着刘和上应天命,下顺人心,是应承天命之兆。

其实关于刘和与光武帝的关联,早在平定河北之时就有传言,此时洛阳城中出现这等怪事,消息很快如寒风一般席卷中原。

而刘和平定天下,他所走的每一步,都和当年的世祖几乎相同,从河北到河内,最后平定关中、江南,简直就是光武再世。

后汉延续两百余年,正好又是一个轮回,当年东海恭王主动让位太子,而明帝一脉几经变换,从桓帝、灵帝时期早已不是嫡长子继承天命,正统之位该回到恭王这一脉了。

此时刘和再巡视皇宫建造的时候,发现所有人的目光又有不同了,连荀彧的神态,都比以往恭敬了许多,尤其刘和进爵燕王之后,基本都以君臣之礼相见。

除了刘和之外,如今在洛阳乃至朝中人气最高的另一人便是许攸,为了修建皇宫,他到处跑招商,拉赞助,以一人之力说服各大世家主动捐赠财产,合计八万万钱,令人咋舌。

而作为牵头之人,许攸首先做表率,竟将所有的家财全部捐出,合计九千万钱,只留下一百万钱给家人用。

消息传出,人人震惊,没想到许攸竟有如此通天本事,而且爱财如命的他竟会舍得捐出家产,实在叫人大跌眼镜。

刘和纪念许攸之功,将洛阳东门以许攸的名字命名,取名“攸远门”,并在东门处刻碑撰文记录此事,将所有捐赠财产的世家名字全部罗列其上,以供后人铭记。

消息传出,有人叹服许攸一片丹心,对他的形象彻底改观,也有人讽刺许攸沽名钓誉,认为他此举只是为了虚名。

对于种种是非议论,许攸挥袖一笑,不予置评,清者自清,不管他目的如何,那钱可是实实在在的。

那些乱下妄语之人,可是一个铜子都没拿出来,他们留下的,只有唾沫星子。

自从总管朝廷商务之事以来,和刘和几次交谈,许攸的眼界早已超出这个时代,他的心思自然也就不只为了谋利。

自从被刘和比作陶朱公之后,许攸忽然茅塞顿开,志向大变,范蠡退隐之后经商,三散资财,为后人所称颂。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