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番外(1 / 2)

 番外:

登基大典之前,宋溪、祁珞等人因为取什么年号、取什么国号这些细碎又重要的事情争论很久。

大家都是文化人,你引经我据典,到最后谁也没说服谁,干脆就将这些年号和国号拟写在公文上,任由衡玉挑选。

衡玉全部浏览过一遍,取国号为昭,定年号为开元,依旧以洛城作为都城。

昭者,彰明也。

开元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也。

都有着非常盛大非常美好的含义。

这样的国号、这样的年号实在太过张扬骄傲,若是日后衡玉无法将这片山河治理妥当,后世史书怕是要针对这一点对她进行嘲讽。

“若是我亲手开创盛世,从此以后,所有百姓都会因他们是大昭子民而骄傲。”

衡玉正在更换冕服,听到春冬的问题,她语调平静,显然早已进过深思熟虑。

“这份骄傲会深埋于汉族子民的血脉里,哪怕历经千万载岁月,哪怕汉族会遭遇到各种劫难,哪怕有人要从根基里摧毁我们的民族,汉族子民都会拥有继续站起来、继续开创新的辉煌的勇气。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先民曾经多么骄傲。”

哪怕春冬早已通读经史子集,还是没能完全理解衡玉这句话的含义。

但她唯独能肯定的一件事是——陛下不担心这样的高要求,作为行此开天辟地伟业的开国女帝,陛下比任何人都更坚定。

这就是她所效忠的帝王啊。

为衡玉整理好冕服的衣领,春冬落后衡玉一步,跟着衡玉前往昭和殿上早朝。

这是衡玉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早朝,商议的主要问题是隐田隐户问题。衡玉想要重新命人丈量青州、徐州等地的土地,重新统计这几州的人口,推行均田制。

如今这世道,谁拥有最多的隐田隐户?毫无疑问是世家。

衡玉此举就是要拿她治下的世家们来开刀。

现在朝堂上绝大多数官员还是出身世家,一听到这话,不少官员纷纷对视,既想要站出来反驳又没这个勇气站出来反驳。

——这位陛下可是从流民里发迹的,一路走来,她几乎没怎么倚仗过世家大族。当初没受过世家的太多恩惠,如今她自然也不可能会受到世家的挟制。

“陛下,清理隐田隐户事关重大,需要从长计议啊。”有人硬着头皮出列。

衡玉淡淡道:“这几年,朕陆陆续续在并州、冀州和幽州之地推行均田制,再事关重大也该琢磨透了。”

身为世家之首的王家主心下轻叹,终于下定决心,缓缓走到朝堂中间。

他能感觉到世家官员的目光从四面八方射来,都钉在他的背后,似乎是期待他能出声反对——

但是,他怎么可能反对?早在他和他的家族决定支持女帝时,他就已经知道在这之后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陛下,臣以为均田制此举功在千秋,臣附议。”王家主道。

王家主是个狠人,既然已经表态,他干脆表态到了底:“臣的老家就在徐州琅琊,待早朝结束,臣定会好好督促族中人,让他们看看族中可有什么隐田隐户,如果有的话会及时协助官府进行清理。”BiquPai.CoM

衡玉很欣赏王家主这种会权衡利弊的老狐狸,这样的人很清楚怎么做对自己、对家族才是最有利的。

“王卿果然不愧是国之栋梁,朕之倚仗。”

得到这么一句夸奖,王家主心下稍松口气。

但感觉到身后那些越发凌厉的注视,王家主又觉得头疼。

有了王家主站出来附议,本来就被衡玉杀怕了的世家官员更没胆子出声反对了。明明他们每个人都心存不满,但到了早朝最后,不得不捏着鼻子赞同了这件事。

有些人琢磨着要不要给各地官员使绊子,让均田制在地方落实不了,成为一项空头制度。但想了想女帝的铁血手段,又实在没有那个胆子。

于是,均田制度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在各地推行起来。

趁着这个机会,衡玉将从书院毕业的学子们调往各地担任基层官员,让他们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来。

这些学子能识字会算数,在书院时已经接触过均田制,他们到了各地,很快就做出了成绩。

昭朝这边风风火火时,扬州、荆州等地的处境不是非常好。谁都能看出来,等昭国消化完刚到手的青州、徐州等地,那位女帝势必要挥师南下的。

没有野心的州牧还好,琢磨着要不要效忠昭朝;有野心的州牧就有些坐立难安了。

衡玉往这几个州都安插了不少人手,不过暂时没有采取任何大动静。

开元二年春,青州最先完成均田制,清理出的隐田隐户数量令人咋舌。不少世家的人因此事人头落地。

开元二年夏,徐州紧随其后完成均田制。因为王家主全力支持均田制,苦口婆心督促族人,所以王家死去的人很少。但也有那么几个。

对此,王家主也是懒得说什么了,良言难劝该死鬼,这些人非要自己作死,非要成为靶子让女帝立威,那就随他们自己的便吧。

直到开元二年的冬天,北方各地全部完成隐田隐户的梳理。

这年冬天,帝都下了场大雪。

衡玉穿着黑色华服站在雪地里赏梅,突然转身去问站在她身后的祁珞:“命你训练的水军训练得如何了?”

从她决定训练一支水军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六年的时间。

“这支水军已经可以为陛下征战南方。”祁珞穿着一身劲装,外披灰色大氅,温润之余也显出了几分稳重之态。

时光淬炼之下,这位曾经霞姿月韵的冀州牧之子,已经从宽仁又温良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治理地方、受百姓尊重爱戴的官员。

以他的年纪能做到这般地步,已经足以载入青史。

衡玉道:“那就提前备着吧,等到开春忙完春耕,也是时候出兵取荆州了。”

祁珞领命退下。

开元三年春,北方水军挥师南下,拉开了一统南方的序幕。

单纯论水军的战斗力,那自然是从小就生活在水边的南方水军更强。但北方水军拥有更强的装备、更优良的战船,真正发挥起来,反倒是北方水军更盛一筹。

这场战争无可避免,这场战争也让女帝的威名彻底传遍南方。

开元三年夏,天师道天师曾正信在胡云等天师道祭酒的影响下,选择投靠女帝。以天师道在荆州的强大影响力,他的归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局的走向。

开元三年秋,在秋收来临前,荆州牧自刎而亡,荆州并入昭国版图。

随后,衡玉布置在扬州的后手发挥作用,耳根子软、又没有太大野心的扬州牧献上文书问候女帝,并在文书末尾表示自己愿意归顺昭国。

至此,扬州也并入昭国版图。

开元四年春,修整完毕的北方水军再次挥师南下,同年六月,益州归顺。

及至开元五年,南方彻底并入昭国版图,天下一统。

衡玉又花了一年时间,在南方这几个大州推行均田制、整治世家大族。

确定时机已经彻底成熟,衡玉开始推行以才取士的选官用官制度——也就是后世俗称的科举制度。

这种制度不限男女,不论家世,不考察相貌。只要没有犯过事,就可以报名参加相应的考试,最后按照才能来取用官员。

世家早就被衡玉打压得老老实实,无力制止这项制度,一些聪明的世家早已经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资源,来努力栽培族中子弟了。

除此之外,衡玉还大力鼓励发展数学、医学、科学、水利、农学等杂学,并命春冬创办一个杂学报刊宣传杂学。

开元七年春,衡玉亲自主持第一届科举考试。

这一届科举考试的头名是位女子,在书院里苦学多年,家境贫寒。除了头名外,这届科举考试里还有另外两名女子。

衡玉将头名调到她身边充当文书工作,另外两名女子都调去当春冬的副手。

——随着女子进入朝堂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女子工作赚到的钱越来越多,这朝堂这天下会越发能倾听到女子的发声。

同年冬,北地雪灾,匈奴拿来放牧的草场被冻坏,大量的牲畜被冻死,于是匈奴趁机南下劫掠一方。

陈虎领着早已恢复当年英勇的容家军征战,在朝廷的配合下,陈虎完成了容宁当年未竟的事业,大破匈奴军队,杀入匈奴主帐,打得匈奴五十年内再无南下作乱的可能。

趁着这个机会,匈奴疆域并入昭国领土,衡玉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想要让匈奴对中原大陆再无威胁。

开元九年,早已被衡玉渗透了个干干净净的羌人和鲜卑选择效忠昭国——只要效忠昭国就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又为什么要继续和昭国打仗?这世道里有野心的人绝对不少,但更多的,还是想过安稳日子的普通人。

至此,外族臣服,他们说汉话、着汉服、取汉名,除了外貌上的些许差距外,他们与汉人极为相似。

天下进入大一统。

开元二十一年,各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喜乐,天下迎来大治。

史书谓之曰:开元盛世。

————————

最新小说: 半岛:退役后的娱乐生活 龙族:从日轻归来的路明非 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季汉北地王 神话:天帝今天不上班 华娱之从2000开始做演员 一人之下:我既一人,重振唐门 诸天:从武动开始当剑圣 地窟求生:我能看到隐藏奖励 财富自由从毕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