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苟秦 > 第21章 东取弘农

第21章 东取弘农(1 / 2)

 赵太宁元年(349),三月二十日,潼关北关楼,七千余苟部将士,在各军头的率领下,鱼贯出城,有序向北面进发。</p>

天公作美,风清光煦,日头高起,由苟安所率领的前锋,一路自高地下行,已然抵至北部大河绝壁,通过那条狭窄拥塞的黄巷坂,便能离开麟趾原,沿潼关道东行......</p>

苟威率本部次其后,落在最后边踵迹出发的,才是由苟政亲率的以苟氏部曲为核心力量的中军。</p>

关前,见队伍出发得差不多了,苟政才向带队送行的陈晃交待道:“文明,潼关,我可就交与你了!稳守城关,待我归来!”</p>

大概是感托付之重,陈晃面态肃然,抱拳沉声道:“将军但东行建功,至于潼关,晃唯竭力效死而已!”</p>

“保重!”</p>

“将军保重!”陈晃敬拜道。</p>

又深深地看了陈晃一眼,苟政方正式起行,与部曲们一道,押送着军需辎重,踏上东出旅途。至于潼关这边,苟政则出人意料的,没有留苟安、苟威乃至苟侍这些苟姓部曲驻扎,而是让陈晃率领“新编第一军”1800余人守备,还留下了半月之粮。</p>

此次东进,是自“潼关之变”以来,经过十日收编整备之后,这支义军第一次以“苟军”的名义,采取军事行动,虽然略显仓促,于苟政而言,却是势在必行。</p>

与梁犊不同,苟政的东进,不是战略,只是战术行动。甚至于,他打着的口号,都是到弘农就食,而这个口号,既实在,也明显更具吸引力。</p>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潼关虽险,若短粮草,不可久恃。而放眼周遭,除了西面的关中,就只有东面的弘农郡最适合就食了。</p>

弘农境内,虽则以山地、丘陵为主,但沿大河铺开的北部川原地带,依旧具备良好的耕作条件,产出并不少,虽经梁犊、梁导两叔侄轮番劫掠,但若费些心力,总还是能刮出些油水的,至少不是潼关当地产出所能比拟的。</p>

当然,就食也并非苟政东进的根本目标,这是鞭策部众的一个口号,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苟政还有两个目的。</p>

一自是观望“梁犊东进”的最终结果,做好接应两个兄长的准备;二则是,不论结果究竟如何,一旦事有不妙,他即领军北渡,到河东郡去发展,而沿大河中游分布的诸多渡口中,只有浢津与茅津适合苟军北渡,而这两渡口都在弘农郡内。</p>

对于这个谋划,苟政也只与苟安等少数股肱部曲透露过,并没有大范围传播,还不是时候。对于麾下的这些豪杰义士来说,不将他们逼到那個份上,是很难死心塌地跟着走的。</p>

出潼关,行至一个叫阌乡的地方,三军停驻夜宿。阌乡此地,西连潼关,东接湖县,北枕大河,南依桃林,是东西交通线上的一个支点,也具备一定军事价值。</p>

不过,羯赵统治之下,又经梁犊起义的祸害,已然破败不堪,大军过时,连个人影都无,如此倒也省了“借宿”的麻烦。</p>

破旧的土坯房内,用完一小碗粟黍混合的杂粮饭,虽无油水,却也勉强充饥。在感慨了一句生存之艰后,就着柴火的光照,苟政又拿着自己粗绘的那张关右郡县图琢磨起来......</p>

最新小说: 圣教种田,我看黑山羊母风韵犹存 魔女从石器时代开始 从斗罗开始的全职英灵 别碰我的舰娘 华娱:第一导演财阀 我以神通证道长生 我,天帝,加入聊天群 重生08:我的学霸成功学 90年代寻仙诡事 暴走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