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三个字,我隐约觉得心里明白了什么。脚尖一点,我的身子再度纵跃而起。在半空中,下面的一切尽收眼底。
这成千上万根石柱的排列,在下面的时候看不出来端倪。居高临下的俯视,则现出了玄机。
柱子和柱子之间,也不是距离都一样的,有些柱子之间的距离近,有些柱子距离远。有些地方密密麻麻的挤着好多石柱,有些地方则空旷的没有一根。
通过这疏密相间的排列,几千根石柱组成了三个大字!
万!圣!最后一个显然应该是“殿”字,“尸”“共”“几”这几部分都已经弄好,殿字的最后两笔是“横折”和“捺”,“横折”也已经完成,唯独最后那个“捺”,没有完成。
那缺失的几根石柱,并没有立起。上面也没有人。
看来,这间万圣殿并没有真正成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庞大惊人到匪夷所思的计划失败了呢?
既然是那个殿字没有成功。我决定去那未写完的一笔前面看看。
组成“殿”字的人明显朝代近了很多,像我最初看到的云真子和索南嘉措是“殿”字“尸”字旁那一横上的,组成这个字的人都是明代以后的。
而“横折”这一笔的“折”笔画,组成它的石柱上的人都已经是清末或者民国的人了。
他们大多穿着蛤蟆袖窄襟的练功服,有几个人还是光头长辫子的清朝打扮,有些则已经蓄了头发。这些人里面老头居多。倒是没见什么和尚道士类的。这些老头应该都是练武之人,他们身材魁梧结实,手上的老茧比石头还硬。
孙禄堂、李景林、李书文、尚云祥、张策、杜心武、刘百川、李尧臣、韩慕侠、王子平。
这些名字,熟悉近代武术史的人应该是如雷贯耳,事实上他们是被称为民国十大家的人,是中国武术界最后辉煌年代的最杰出代表,已经和中国近代历史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像韩慕侠据说还给总理传授过八卦掌,算是其师傅。因为年代比较近,所以他们的传说现在还在流传。
一人打死打伤六七十人、隔山打牛等等传说,每次武术爱好者提到的时候,总会眉飞色舞的夸赞一番。
而石柱主人对他们的记载,则是一片萧索之意。甚至只是寥寥几笔,简单写了写在哪儿击败了他们,然后基本上就完事了。之前的石柱基本上都会写击败对手后学会了什么功法,这些石柱却没有写。
事实上,等我把“殿”字的石柱完整看了遍(www.biquwu.cn)后发现,从清朝中期的人开始,石柱主人就很少写批语了。留有评语的最后一人是个女子。吕四娘。
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民间野史里说她为父报仇,拜高人为师,能飞檐走壁,剑法如神,而雍正手下也有擅长使用暗器血滴子的鹰犬。吕四娘某夜潜入皇宫大殿,削了雍正的首级,飘然而去。
石柱主人关于她的点评也只是寥寥数语。说她的剑法别出心裁,尚且能达到剑气外放的程度,勉强值得一观,语气之间并不以为然。
事实上,到达近代,能够劲力外放数丈的人已经没有了,那些高明的拳法大师,也顶多是把内劲练得出神入化,拳头打到刀尖上,拳头丝毫不损,内劲透过兵器把使用兵器的人震伤。这种程度对于普通人来说当然是神乎其神,但对于那些能虚空隐形,召唤天雷的道法大师来说,却根本不够看的。
如果石柱主人并未吹牛,这些石柱上的人确实都是被他击毙的,那他确实有理由感觉寂寞。
石柱上最后一个人是韩慕侠,按照顺序,在他后面的那根石柱已经立了起来,但上面并没有人。只不过,依然有段文字。
文字分为两段。
第一段是,“末世将近,有神通者日益凋敝。不胜寒,不胜寒,不胜寒!”这个不胜寒连续写了三次,字迹潦草,已经是草书,不再是之前那带着苍凉古风的大纂,看得出来写字的人心里的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