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血火明末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商业

第一百五十三章 商业(2 / 2)

因为商品经济的泛滥不仅仅对这个时候的明王朝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即便是在后世二十一世纪,那也是破坏力十足,而且还是是表面上看不出来,是一片大好形势,但其实都是隐藏了起来的那种情况。</p>

不说别的,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住房问题,这是绝大部分人都能切身体会到的危害。商人们为了利润,拼命的炒作,而且还是基本上都是官商勾结的炒作,只要是个明事理的人都知道,不用人说,这是心知肚明的。以至于房价越来越高,不仅让普通大众困恼愤慨不已,就是中央政府,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头痛的很。而且它还在普通大众和中央政府之间引发了一道难以调和的矛盾,甚至于让普通大众对于中央政府都是渐渐的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怨怼之心!</p>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p>

一个住房问题就弄得民怨沸腾,更别提其余的诸如食品安全、火车相撞等等商人们为了利益而肆意践踏民众生命安全的事件了,那是彻底的把普通大众的情绪都整成了一个火山口。政府如果处置不力,相信到时后患无穷。</p>

其实早在七月份之时,随着周世龙他入住福山千户所,并且开始屯田和开发了精盐贸易这一块之后,就已经有一些商人找到了他,希望能让他们在卫所之内开设店铺。之后他拜访了一趟登莱商会会长丁云生之后,登莱商会旗下也有几家商号想在他卫所之内开设商铺。不为别的,因为福山千户所的军户们,特别是福山屯的军户们,最近因为精盐的事情,手头上都有了些闲钱。</p>

有了消费群体,商人们哪里还有不来之理?他们的鼻子,就跟鲨鱼的鼻子一样灵敏,只要闻到了一丝的铜臭味,他们就会蜂拥而来。</p>

之前,由于忙碌事物众多,周世龙答应了下来之后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现在诸事具备,自然要对他们进行管理,甚至管制了。为此,周世龙特意在千户官听召集了各官员,包括军中各个把总官,一起来商议。不过说是说商议,其实也只他一个人说,其余人看看有什么疑义,有的话说出来,他再考虑考虑,至于没有的话,那就先按照他说的办,至于以后?到时出了问题再说,毕竟福山千户说大也不大,就那么点地方,出事也影响不到哪去。</p>

对商人们身怀戒心的周世龙,最后提出的条件自然是极为苛刻的。最后决定不仅新来的商人们不准在福山屯内开设商铺,就算是福山屯旧有的一些商铺也都需要搬迁,统一搬迁到福山屯之外去。周世龙将会在福山屯之外划出一块地域,成立一个市集,商人们统一规划在市集之内营业。</p>

福山千户所人口日渐增加,对食盐、布匹、药品、等日常用品需求自然日渐增加,小小的几家商户远远不能满足供求关系。而建立市集,不仅可以招揽到更多的商户,更加还可以的是进行统一管理,方便他进行查验。</p>

在这里,他考虑到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奸细,九边各镇许多商户都是后金满清的奸细,而且就算不是奸细,也经常向后金通风报信,提供情报。譬如万历末年铁岭、开源、抚顺、甚至现在后金的大本营沈阳等地,就是陷落在内贼的开门应和之上。如果不是这样,沈阳这么一座既有大炮固守又有大军云集的坚城怎么会轻易陷落?</p>

虽然福山千户所隶属山东,和满清一边不搭界,一边隔海相望,满清不容易攻到这里来,周世龙只是未雨绸缪。但是孔有德明年就会叛变,而且貌似孔有德在攻陷登州的时候就是因为内应开门才成功的。</p>

周世龙可不希望到时自己会有那么一天,被内应开了城门导致大败亏输!</p>

除了在福山屯之外划分出一个市集之外,周世龙又决定了恢复明初之时的商人市籍制度,对商人进行审验。只有拿着他的准许命令向福山千户所申请了市籍开业保证书,并且登记注册,批准了之后才能取得在福山屯外居住的权利。另外,居住也是要交钱的,周世龙新增了一个房租税,就像后世交房租一样。只有两者齐备,商人们这才可以在福山屯外的市集之内建立商店,从事商业贩卖等经营业务。 商人市籍制度,明朝中后期已经名存实亡了,现在是崇祯朝,在其他地方早已经看不见了。</p>

至于商业税,大明的商税非常低,明初就规定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万历十年又有规定,铺行下三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壹分伍厘。可以说,在明朝当商人,是一份非常有前途的职业,征税太低了。</p>

不过在这里,周世龙可不打算依照崇祯这时的税率来抽商业税,他实行的是明初的三十取一。改制容易惹出问题,但三十取一可是朱元璋钦定的,到时被人攻击也可以说是遵循太祖爷爷的谕令,别人自然无话可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