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侠论(2 / 2)

“从我朝以前,因出身卑贱,侠客们的事迹都被埋没而无法见到,我很痛惜。就我所知道的,我朝兴起以来,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这些人,虽然他们常常触犯了法律,但他们个人的美德,以及廉洁谦让的作风,却让人有很多称道的地方。他们的名声并不是凭空建立的,人也不是凭空归附他们的。至于象结成党羽、巴结豪强、互相勾结,倚仗钱财欺压贫穷的人、以野蛮暴力侵害孤弱之辈,以此放纵贪欲,图得自身快乐,游侠们也是很憎恨这些丑行的。我叹息世俗不了解游侠的用心,而轻率地将朱家、郭解等人与豪强暴徒看作同类而加以嘲笑!”墨子自顾自地说道。

“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他年少时期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杀人如麻。他不惜牺牲生命为朋友报仇,他不仅包庇亡命徒去犯法抢劫,他还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所做的犯禁之事根本数不清楚。但每次都能得到上天保佑一般,在危险的时刻脱身。

等到郭解年龄慢慢大了,就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开始用恩义化解怨恨自己的人,他常常布施于人,而且不求他人回报。他救了别人的性命,也丝毫不自夸功劳,深藏功与名。久而久之,他的仁义之命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依附于他,慢慢地就自成势力。

郭解的侄子依仗郭解的势力,与人喝酒,让人家饮尽。直到那人不能再喝了,他都要强行灌酒,并且羞辱其家人。那人发怒,拔刀剌死了郭解的侄子,便逃跑了。

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惶恐,自己回来把真相告诉郭解。谁知郭解却说:“你杀了他是应该的,是我的侄子无理在先。”于是命人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自己的侄子,世人听到这消息,无不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仰慕于他。而他的姐姐发怒地对人说道:“郭解真是仗义,人家杀了他的侄子,却反而放跑凶手。”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郭解一次外出归来,人们都纷纷恭敬地为他让开道路,却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挡住他的去路,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那人不说也不动,继续挡住郭解的去路。门客之中有人认为那人侮辱郭解要杀那个人,郭解阻止说:“身在乡中,得不到别人的尊敬,这是我自己的道德修养得还不够,同他有什么罪过!”门客这才罢手。

郭解后来得知其家中有寡母需要照顾,还为此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我很关心,轮到他服役时请以免除。”从此以后县中官吏再也没找过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服役。对此这人感到奇怪,跑去官署问其中的原由,得知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非常感动,并且自责之前傲慢对待郭解的行为。为了报恩,他向郭解负荆请罪。百姓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一日,洛阳有人结仇斗殴,城中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豪杰们束手无策就去镐京求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去会见结仇的两人,两人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郭解却阻止道:“之前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不肯接受。如今有幸你们能听从我的劝告,但是我郭解不能夺了洛阳诸位贤豪大夫们的面子。”因此郭解当夜离去,留下话来给二人:“待我离开后,你们切记要让洛阳豪杰再次调解。”

“郭解时刻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从不乘车走进县衙门。他替人办事,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一定竭尽全力把它办成,而办不成的,也要使各个方面都让人家满意。由此,江湖中人无不尊重于他,争相为他效力。”墨子说完这个故事,看着众学子若有所思或幡然醒悟地样子,点了点头,悄然离去。

最新小说: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 仙子别回头,我来助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