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权霸扶桑 > 第七章 密洞探归途

第七章 密洞探归途(2 / 2)

四野黎庶徒悲冤

天降中土三义士

相助赖光克时艰

万丈妖魔俱平定

六百载后方言欢

世道轮回多奇幻

身前生后百样观

一朝红光若乍现

火水未济地为天

龙少骢在媚子惊疑的注视下,将这首诗读完,思虑道:“从这首诗来看,应当是平安时代来了一群妖魔,祸害人间,后来中土来了三个人,帮助平定了妖魔。”

单从字面来看,龙少骢拿不准“赖光”的指向,凭后世的经验,他认为可能是一个朝代的年号,又或是一个人。但最让他疑惑的还不是这里,而是“六百载后方言欢”,难道,虽然一时平定了妖魔,还要等到六百年方能大功告成?

后面的“一道红光若乍现,火水未济地为天”指的就应当是现在了,红光乍现,又是一场浩劫。因为,火水未济乃出自易经六十四卦,龙少骢记得,未济卦上离下坎,六爻皆失位,阳占阴位,阴居阳位,是阴阳错乱之像,这也和后面“地为天”相吻合,证明将是天塌地陷之大难……

“咦,这边还有。”就在龙少骢沉思的时候,媚子发现这首诗左侧还有一首,写的更显随意,字迹也有不同,且只是短短四句:

解铃还须系铃人

此路崎岖道亦宽

若逢劫难重叩首

宝刃归主乾坤安

紧接着在下面,还有第三首,和前两者相比,这首略显俏皮,更像是打油诗:

安未必安

乱未必乱

百年安后生大乱

一时乱后万世安

福兮祸兮俱难定

不若逍遥乐人间

这三首诗字迹、风格皆不相同,应是三个人分别所写。对比第一首道出世间又将重现灾难,第二首颇像暗示引起灾难和结束灾难的乃是同一人,而且一切皆在道中,邪终不能胜正,经过一番周折,祸乱终将平定。

至于第三首,好像在说未必会生乱,而且安不一定是福,乱也不一定是祸。一安一乱,一祸一福,皆在一阴一阳的道内,一切皆有定数,安与乱只是一早一晚,一先一后的区别,与其费尽心力纠缠,不若做个逍遥乐世的散人……

龙少骢看看媚子,发现她更是一头雾水。两个人又在小厅内赚了一圈,再无发现。龙少骢不免失望顿生,想来,自己回去是没有指望了,难不成真要在异国了此残生?念及此处,不免哀叹不已。

此时的两人都是各怀心事,媚子看到洞中一切,心中默默想到:原来爷爷说的都是事实,这个世上果然存在妖魔,那么大野的离奇失踪,也肯定和妖魔有关。想起以前大野调皮的笑容,敏捷的身影,两个人在村前玩耍,溪中涉水,林中嬉戏的种种快乐,不由得心中酸楚,眼泪脱眶而出,像春雨如丝般,一滴一滴落到地上。

龙少骢见状,感慨的走过去,轻抚媚子粉背,想安慰几句,却又不知说些什么,唯有一声长长叹息。媚子悲痛愈甚,顺势靠在了他的肩膀上。一个心怀思乡愁绪,一个心念故友音容,就此默默依偎着,忘记了周围的黑暗……

二人的温情战胜了心中的恐惧,却不知真正的危险正在慢慢靠近。此刻,洞口处突然出现一人,火红的头发随风飘摆,白皙的脸上一双发红的瞳孔,正恶狠狠的盯着洞内,双拳紧握,身体在愤怒之下,不住的颤抖……

可在这个人的斜上方,约百米的岩石上,却站着一位头戴九梁道冠,身穿灰色道袍,腰系丝绦,灰色中衣,水袜云履,背后斜插宗纬浮尘,面如三秋满月,两眼皂白分明,胡须随风飘洒的中土道人。

这位道人正手提宝剑,冷冷注视着下面的一举一动,口中默默念道:“无量天尊,你想螳螂捕蝉,可晓得我黄雀在后……”。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