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 开打(1 / 2)

 台湾民众不下百万,到了这时至少有八成是在督台将军府的辖下。在战事陷入“僵持”的时候,林爽文、庄大田等人协助杨衮进行了一次义军大整编。剔除了老弱孤子,老军人马还有八千出头。不过因为战事顺利,又有大批青壮来投,原因很简单义军手中握有大批的粮食。

当台湾的奏报送到梁明手上时,上面就清晰的标出了台湾缺粮。梁明既然决定马上动手,那么必要的支援也是不可缺的。除了十二门铸铁炮及相应弹药外,还有大量的刀枪盾牌、少量的铠甲和一船船的粮米。在义军起事前就以到了台湾外海。

铸铁炮不值钱,而且还都是同清军一个水平线的。像这样的火炮,造器局一个月就能铸造出一百多门,工艺很简单。可义军中是不能出现的太多,太多的话必然会引起清廷的注意。

乱民纷起的义军猛然间拉出数十门,甚至是上百门大炮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外势力插手其中。在福建盘踞的常青必然会想到隔海相望的“逆匪余孽”——中华国,那样的话虽然现在没什么影响,可在福建清军进台失败后就会成为常青的借口,那个时候中华国就是去隐蔽性了。

刀枪盾牌打造起来很容易,梁明这些年来很是准备了一批,这次只是分出了一成的量。之所以打造如此多的冷兵器,那是为了在大陆扩军用的。

现在中华国在防御国土的情况下只能挤出七八万人马,虽然库里存了很多军火,可热兵器同冷兵器不一样,士兵不是挥手一招就成的,必要的训练是少不了的,并且还要考虑士兵的忠诚问题。所以,大规模扩充冷兵器部队是势在必行的。

(本人认为那个时候的农民同20世纪初的不一样。1927——1949年之间,我党的军队很多都是招来农民,拿上枪就是战士。但咱们要知道,那个时期的农民对于枪炮已经很熟悉了,就算没见过真的,脑子里也有个拟真的印象。但18世纪末的中国农民最多接触的是鸟枪,跟真正的军用火枪完全是两码事,而且还有大炮。单响声就是一个关口,所以……)

至于铠甲那就更简单了,为了增强骑兵的对抗能力,梁明组建的三个骑兵旅都装备了中型或轻型铠甲。反正有蒸汽锤,也费不了太多的人力。送到台湾的三百副铠甲都是在骑甲的基础上略加改动而成的。

对于台湾来说粮食才是最要命的,虽然打下彰化、诸罗、淡水、凤山四座县城,可南北义军并没有发现太多的粮食,眼看着全台粮食将尽,却又没办法到外地进粮,整个台湾人心混乱。

有了充足的粮草,义军先是大大方方的为辖区百姓放了半个月的口粮,然后采取平买平卖的策略,很快就稳定了其控制区的统治。人心所向,台湾再次掀起了一股参军热潮,毕竟军属家庭都在享受着“天大”的好处——每月发放一担粮米,另外粮米价格减半(有限量);牺牲义军战士家属口粮全保。

从中挑选了七千人,加上八千老军,台湾义军建立起了一直人数万五的队伍。以府城为界限形式上分成了南北两路。

最新小说: 杀破唐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射雕之杨康列传 赤血令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胭脂戏游龙 潇潇雨歇 清朝求生记 永乐架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