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穿越架空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四十七章 决战津南(续)

四十七章 决战津南(续)(2 / 2)

以少数兵力在战线前方组成散兵队形或是线形队列,随后是主力以营连为单位成密集的纵队,再后是预备队。炮兵位于主力纵队的前方或两翼,骑兵位于翼侧或后方。战斗时,先进行炮火射击,而后以散兵攻击,消耗敌人,以骑兵袭击扰乱敌阵,最后主力纵队发起冲击,进行白刃格斗,以决胜负。

当然,中华军进行白刃战是很难得的,就算是全国大演习之中也很少出现这等惨烈的对抗。

中华军经历的战争并不多,现在国内的各级军校学习的战例多是从每年的对抗演习中挑选出来的。所以,开始时几乎全部都是火器部队之间的对抗。建阳八年,与暹罗的一战让中华军找到了一些感觉,几经演练最终形成了几招对阵冷兵器军队的路数。其中最胆大的就是现在禁军转变的这种,几乎同欧洲的线式战术相一致。

将有限的兵力分成数个军事编制单位,以本单位为基本作战单位。\\/\各单位一字排开,以下一单位为单独一列,组成横队。各队列轮番射击,环环相连,步步相扣,以得出阻敌线,限制敌人靠近肉搏。

每个营四个连队,自然也就形成了四列横队,每一列750人。

横队迅速排齐,前进!谁也不许后退,哪怕是后退半个脚后跟。

前进!按基本作战单位前进。士兵的步幅为0.6米,转弯时为0.5米。开始击进军鼓鼓,连击三下;再短一击鼓。如此交替进行。三连击鼓节奏加快,步子也随之加快。列与列之间必须保持不少于一米的间隔和距离,以便在听到“立定”口令时,各列能立即止步,走进横队,回到原来位置。

6个连队拉出了一条将近四里的阵线,平压着向对面的骑兵推去。每前行两步(一米)放枪一轮(四列打一轮)。

九个炮兵连在望员的指引下很快就清理了当面的清军炮队,不过因为缓了一步,还是受到了一点损失,四发炮弹落入了先前的队列,好在都是铁弹,也没出现飘弹或是跳弹,死了七个,伤了九个,内有班长一名。这应该是今日一战最先折损的将士了。

禁军的逼压让对面的满清骑兵惊喜过往,原本气势略颓的骑兵再次蜂拥而上,而左右两翼的都有忍不住斜插杀至的。

禁军的前逼自然也吸引了庆成的注意,可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梁明要这么做呢?

满清骑兵依照上头的命令,在冲过大炮的封锁线后略略减缓了冲刺,一个个变成一队队,一队队的骑兵又冒着不时窜来的子弹集结成了一团团的骑兵群。

在一排连着一排的弹雨下冲锋的满清骑兵也一排接着一排的倒下,但是前面的倒下后面的马上跟上。经受过简单的炮声训练后,又被堵住了耳朵,罩住了眼睛,此时的战马表现出了自己相应的速度。没有连射武器,数量处于弱势的禁军还是很难阻止骑兵群的靠近,特别是在前逼的时候。

“火龙组准备。”好似商量过的一样,六个留守的教习在听到一串连击鼓声(八响以上)后,同时喊出了这一句话。

火龙组----顾名思义,他们的装备就是火龙弹,这种老式的火箭。

在中华军四十四个军事单位中,禁军是唯一一个依旧保留着这种武器的部队。不擅长打运动战的禁军,对于这种强爆武器相当有感情。(别的部队装备有霰弹炮)

一个营发射了四枚,二十四枚填装着苦味酸的火龙弹,其爆炸威力堪称恐怖。密集冲锋的满清骑兵群至少被它们湮没了五百人。战场上好似发生了一场轻微地震一般。

接跟着中央战场的爆发的右翼的猛烈反击,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大口径的霰弹炮,结合了“轰天炮”和“枯松炮”的制作方式,没有底座,只有一个粗短的炮筒。

射程近了些,最远可达六十米,最佳射程四十米。用上了这个武器,也表明了卫戍师处境的艰难。

左翼的第三师日子过的很不错,中央禁军的短暂突击吸引了一部分骑兵的注意力,也吸引了当面满清骑兵指挥官的注意力。他也想瞅个便宜。

短短的一刻钟内,第一旅、第二旅就已调整了阵型,师直属的步兵团也补进了前面的队列。一百二十门大炮则是尽量的逼近了阵线前沿,炮口直指当面的八里台,那里还有个前锋营。

p:哭死,还有一章。难道要来一个(再续)?

最新小说: 杀破唐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射雕之杨康列传 赤血令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胭脂戏游龙 潇潇雨歇 清朝求生记 永乐架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