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我说这位大师,敢情您没走错地儿吧?喏,顺着门前的大街往东走再拐个弯,那才是您该去的地方。”
店小二一声响亮的吆喝,吸引了徐元文等人的目光。
“阿弥陀佛!小二哥说笑了,贫僧虽然是出家人,难道就只能去报国寺吗?咱们三人路经墨香轩,难道就不能顺路进来喝杯茶?”
“呵呵!瞧您说的,欢迎欢迎!隆盛轩今儿个宾客如云,连大师也进来捧场了。得,您里面请!”
店小二很会做生意,嘴里吆喝着,忙不迭赶上楼收拾整齐了一张空桌子。
伴随着这个清亮的嗓音的传过,楼上的众人只见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中年和尚,带着两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出现在了楼梯口。
这个和尚年逾四旬,长眉疏髯,宁静清瘦的面容,从容和蔼的表情,一双细长的眸中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异样光芒。
后面的两位年轻书生,左边的一位大约十七八岁,八字眉两边分开,清瘦的脸庞上,有着两只明亮的大眼睛,透着对什么都看得穿,又对什么都不在乎的神气,穿着一件十分破旧的夹袍,却没有丝毫的寒酸气,反而掩饰不住那一股轩昂的气质。
而右边的这一位,则年纪更幼,大约不会超过十四五岁,一张略显稚气的清秀面容,配上一双深的不见底的瞳仁,显出一丝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沉稳与气度。
此时上楼来的这三人,正是玉林禅师与吕岳以及周培公,他们昨日晚间到了京城之后,并没有直接去安亲王府上觐见,而是先在报国寺中安顿了下来。
因为吕岳与周培公都是第一次进京,所以吃过晚饭之后,玉林特地带了他们两个到前门一带溜达了一圈,见识了一番京城的繁华盛景.
三人行至墨香轩门前时,都觉得有些倦累,在吕岳的提一下,大家决定先上楼喝一杯清茶,顺便歇歇脚,再回去也不迟。
周培公紧跟着玉林禅师,也上了二楼,目光在整间茶室当中略一环顾,突然发现了正在临窗那一桌坐着的熊赐履,他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喜之色,随即赶紧上前了两步,兴奋的叫道:
“咦!敬修兄!你怎么也在这里?莫非也是来京城赶考的?”
“啊!是周昌贤弟,这真是他乡遇故知啊!本来去年冬天在武昌匆匆一别,咱们还相约一同进京赴考,开春的时候我到荆门去寻你,龚嬷嬷却说你已经先动身了,弄的愚兄还好一阵子惆怅,没想到竟然会在这偶遇!这真是太好了!”
此时熊赐履也已经认出了周培公来,同样一脸高兴地站起身来,紧接着挽着周培公的手,转过身子朝在座之人介绍道:
“诸位,这是我的小老乡周昌,字培公!
莫看他年纪虽小,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才子,经史子集无一不通,更为难得是的,这位培公老弟胸有文武之才,自幼熟读兵书,精通武略,乃是当代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