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兵动三国 > 第206章:收服庐江,喜得大才

第206章:收服庐江,喜得大才(1 / 2)

 二算率领四万大军二日后讲入庐江,此刻徐暴大军只经攻”刀江北部三城。九江郡北部一城。

周泰、蒋钦、甘宁等率领大军也在沿江攻占了庐江郡三城,九江郡两城。

庐江郡和九江郡各有十四城小共二十八城,周深见一定拿下九城,心下欣慰,大军到达后,歇息一日,便奉军直接紧闭庐江郡治所舒县。

庐江周氏可是庐江舒县第一大族,虽然周深将家人和许多族人都迁往南阳、襄阳了,但是因为他是舒县人,曾经也封过舒城侯,舒城百姓对他几乎根本无人抵抗。

周猜大军开到城下,庐江太守张勋还未及出兵大战,便有守城的舒县子弟。打开城门,迎接周探进城。

这下连周深都有些难以置信,他率大军前来。自然不想将家乡毁坏。正想逼迫张勋,然后与城中昔日受他恩惠的百姓合作,打开城门,没想到如此顺利便拿下了城池。

庐江太守张勋见到城门被人打开,舒县甚至整个庐江的百姓,听到周深亲率大军进入庐江,都是无人抵抗,索性直接率军投降了周深。

周麻喜不自胜,庐江其他各城总共兵力还有近四万,若是城内守军顽抗,他一直攻夺下去,恐怕至少要损失几万士卒,还要耗费很长时间。

张勋率人出城投降,周璨幕人迎上,当下喜不自胜道:“张太守当真雪中送炭,今日张太守之情。周瑕一生不忘,张太守依旧还是庐江太守”。

周探如今便是想尽快扫灭袁术,或者至少夺取淮南江北之地,以长江天险和优势水军将袁术、孙坚堵在江南,不让其威胁他荆州腹心,然后挥军背上与诸侯大战。

如今张勋投降,庐江转瞬收服,那他惑至少可以提前十数日 完成这个任务,这十数日时间,或许就牵扯到他的一切成败。

张勋投降出于方奈,或者其他,但是对周深却是十分的重要,因此周骡才会称张旭是雪中送炭,并且依旧让张勋担任庐江太守。

当然这也因为庐江百姓支持他,他并不害怕张勋再反他!

张勋见周深对他如此礼敬。还依旧让他当庐江太守,当下便跪地道:“张勋拜见主公。能得主公如此信任,张勋定不负主公所托。”

“呵呵,张太守快快请起,莫要客气

周探将张勋扶起来后,见其身后一个约莫二十上下的青年,气度甚是不凡。禁不住询问道:“敢问张太守。这位年轻士子不知是何人?”

张勋听周深这话,忙让青年士子上前,向周骡介绍道:“此人乃九江成德刘晔,光武帝之子卓陵王刘延的后人。 去岁山下还任扬州太守时。境内多有盗贼匪兵,有郑宝、张多、许乾之属,各拥部曲,郑宝宝最是效用,才力过人,属下虽然是太守。也甚为忌惮。

当时刘表还未被主公所灭。主公正率大军在京畿讨董驱胡,郑宝闻听刘表在荆南召集人才和兵马,便想驱赶百姓赴荆南,去投刘表,以获得官职。

因为刘晔是皇室宗亲,高族名人,便欲强逼刘晔前去。刘晔不过二十岁,心内忧之,而未有缘,遂射下计谋,声称他可以代刘表向主公引见,让郑宝更加富贵。

郑宝信以为真,便率领数百人与酒肉礼物,来让刘晔作为礼物。好去游说主公。

刘晔便在府中设下酒饭,与郑宝等人饮酒预祝马到功成,并密勒健儿豪侠。令健儿和豪侠,等酒饮到酣畅之时,听令杀了郑宝。

没想到郑宝醉酒并不闭眼,健儿和豪侠们不敢动手。刘晔便因自取佩刀。斩杀郑宝,并将其收集,以示郑宝属下。声称:“主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

众人皆惊恐,不敢反抗,逃散回营。营中有督将精兵数千,全部大乱,刘晔便乘宝马,率领家撞数人,进入郑宝营盘,拜见其部署等渠帅。晓以利害,喻以祸福,众人皆叩头纳晔。

刘晔晔抚慰众人之后,众人尽皆佩服,便全部推选刘晔为主。刘晔知晓汉室帅位,己为支属,不欲拥兵乱了天下,遂召集部曲,投奔属下。

属下当时甚为疑惑,以为有诈,询问其故。主公可知刘晔是如何说的么?。

周骡听到张勋介绍是刘晔。已经心中大喜,想要上前与刘晔说话,没想到张勋竟然讲出这么一短故事来,越听越是感到惊奇,知道刘晔是大才,也想知道刘晔为何如此。忙追问道:“子扬是如何说的?。

张勋虽然惊异刘晔才干,但因为其年轻,又是他的属下,一直称刘晔名字。没想到周深第一次,便称呼刘晔字号,下也忙改了口道:“子扬对属下说。“郑宝不设法度,军队毫无纪律,只会抢劫钱粮,他并无天才。却要整顿他们,服从命令。这些人素来桀骜不驯,必然对他有怨言,若是时间长了,非但不能为他所用,反而会害了他,所以率军投降属下。

周猜听到张勋此话,毫不掩饰心中对刘晔才华的赞叹,当下高兴道:“子扬智勇双全,察识人心小纵古之奇士不能比!”

说罢便上前拉住刘晔道:“子扬可愿日后在周深帐下效命

刘晔此刻却一直脸上十分平静,即便是张勋将他的故事,称赞他,周骡夸赞他也斑二…正煮,听周琰问他是否投效,却是毫不犹豫!“将午,请,晔所愿也!昔日以将军之名,制伏群贼,得保性命,还请将军莫要见怪!”

“狸还要感谢子扬借用周探性命了,如此今日周深怎么会得到子扬如此大才!”

周探当下拉住刘晔,又看着张勋大喜道:“今日得张太守归顺。又得子扬大才,请进城中庆贺!”

当下与张勋、刘晔等入城。设宴庆贺收服庐江并得了刘晔一个大才。

历史上刘晔却是大才,不弱于郭嘉、戏志才、荀攸等人大才,只是其为人低调,声名相对较低而已。

刘晔,字子扬,九江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卓陵王刘延的后代。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

后来刘晔经郭嘉推荐,为曹愁效力。在于曹操对袁绍作战时,提出用发石车,击退了敌人来自营楼的攻击。

刘晔是曹氏三代元老,献过许多妙计。官拜魏国太中大夫。料事如神。屡献奇策,用之则吉,违之则凶,但终因他为汉室宗亲而被曹氏所忌,使得他在关键时刻所献取蜀灭吴之策,未被曹操和曹丕父子采纳。

后世有人认为,曹操和曹丕、曹巅忌惮刘晔的身份,对其才华没有尽用,不听取其取蜀灭吴之策。才使得曹魏最终未能统一全国,只此一句便可知刘晔的厉害!

许幼曾点评刘晔晔有“佐世之才”而荀彧则是“王佐之才”

“佐世之才”和”王佐之才”一字之差,意思却是差之甚远,可见刘晔的才干要远在荀彧之上,只是因为其身份的缘故。没有得到展现而已!

后世人对刘晔才华的逐渐认识,最早的应该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代后期。**先后向干部推荐读《三国志》的四篇传记,即《张鲁传》、《吕蒙传》、《郭嘉传》、《刘晔传》。

**熟读《刘晔传》以及裴松之的注。并对裴所注《傅子》中的一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中有一段大概讲到魏明帝曹嵌召集亲信重臣,讨论能否讨伐蜀国,朝臣内外皆称不可伐。唯独刘晔求见魏明帝说可以讨伐。

又有朝臣对魏明帝奏言,称:“侍中刘晔来是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

魏明帝心下疑惑,便质问对方,将刘晔让他讨伐蜀国的事情说了出来,朝臣不信。魏明帝便召刘晔对质,刘晔到来之后。却是不说话。不承认也不反对。

后来刘晔求见魏明帝,责怪魏明帝道:“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迷梦漏泄他人小以增加了为臣的罪过。焉敢向他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也。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 魏明帝明白之后,于是感谢刘晔,刘晔出去之后,便责怪那位臣属说:“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

这位朝臣明白之后,知道刘晔是耍放长线吊大鱼,忙赔罪道歉。

后来**,将这段话的天头上作了如下批语:“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

刘晔的足智多谋和善于应变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其高度赞扬。后来**又在杭州的一次小型会议上谈论曹操缺点的同时,也赞扬了刘晔。

到了如今对刘晔才华认识的人就更多了。

周稀作为一个八零后,自然也知道刘晔的真正才华,诸葛亮是半神半人,分不清楚,但是刘晔却是只有被历史品论低,这样的大才 他用起来,就好像他真的发掘了一个大才,却是让他更为感到不同。

由于军师郭嘉还没到,周探便直接将刘晔提拔到身边参议军事。

周狸大军夺取庐江之后,当前上午在城中举行庆祝,下午伊籍出使诸侯。见过陶谦后,本来要去出使袁术,经过庐江,知道周深大军已经取了庐江。便专门敢来向周深询问计策。

太守府中,周深高坐主位,刘晔、伊籍典韦、许猪等人站在一旁。

伊籍将他出使陶谦、公孙瓒、孔融等事向周深汇报之后,又让周深询问,依照如今的形势,该如何去劝告袁术。

周稀知道刘备竟然不见伊籍,心中却是十分不满,他实在没料到此番竟然是刘备,借着他将刘表、刘焉两个皇室宗亲势力消灭,联络天下诸侯。心中虽然不满,却是也没有办法,听到伊籍的询问,当下忙问刘晔:“以子扬之见,如今该如何劝说袁术!”

刘晔听到周探的话,早已胸中有了成算,当下忙道:“主公如今收服庐江,只要再夺下九江,便可凭借水军优势,和长江天堑将袁术、孙坚隔绝在大江之南,使其无法威胁我荆州腹心。如此主公便可腾出全军与诸侯在中原决战。

因此,袁术、孙坚势力对主公的牵制作用大减,却是不需要狂费时间和兵力,渡江去攻击丹阳之袁术,伊籍豫章之孙坚。

如此主公派出使节,便可威胁袁术,让其认为主公会先消灭他。逼迫其投降,若是不能,也可使其畏惧,大军严守江南,不敢对我军主动出击,这样我南方的压力就会更轻,主公在;讣哦场,灵活性受到的掣肘便会更 周赚听到刘晔此计,却是十分满意,也正和他的心思,当下便对伊籍吩咐道:“便如参军所言,此番出使袁术,你可强硬威胁,尤其要借助我大军封锁长江水道,袁术不知道江北形势,对其胁迫。

袁术投降的可能不大,但其上次在豫州被我军大败,此次必然会谨慎再谨慎。若能让其大军防守不敢进攻,便是你此番出使之使命!”

“谨尊主公吩咐。”

伊籍听到周深此话,明白之后,便告辞周深,往南去出使袁术!

袁术自夺取扬州丹阳郡吴郡部分之后,便将治所自寿春迁到了丹阳宛陵。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