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投机在民国 > 第10章 强者与学者

第10章 强者与学者(1 / 2)

 1924年9月8日,吴佩孚以“中国最强者”成为首次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中国人。23Us.com是时,人们普遍看好吴佩孚的前途。上海英文杂志《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甚至认为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

与此同时,在经过短暂休息后,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的魏华,离开纽约乘火车独自一人到达了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

这时候的芝加哥,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典城市,不论是它的建设还是构成,都是目前工业国家中各方面集大成者的典范。美国第一的交通枢纽,集合了航运、铁路、公路等等国家命脉,使得这里成为最为繁忙和重要的中转站。而钢铁、煤炭、农业的发展也让这里成为控制全美重要工业的核心区域,芝加哥同时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

后来魏华布局绥远包头,从开始就做整体建设规划,城市的地下管网建设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巴黎地下水道,而工业的布局则是受到芝加哥的影响。即使是百年以后,包头城市的建设依旧是按照魏华当初的规划图进行的。从根本上杜绝了我们现在常见的情景:大楼盖了几年被扒掉,道路刚修好几天又被重新挖开等等。

魏华从火车上下来,随着人流慢慢移动到出口,四下打量之后发现出口不远处,只见一个身材有些瘦弱,黑色头发中国人拿着一纸牌,上面用中文字写着他的名字“魏华”。

魏华手里提着皮箱,头上戴着大檐礼帽,那始终保持军人的身姿高壮挺拔的身板在人群之中显得有些鹤立鸡群。魏华冲着正在四处张望的那个人扬扬手,而后提着箱子大步流星走了过去。

“嗨,你好,我是魏华。”魏华自我介绍说。

“魏先生好,我叫吴有训,康普顿教授委托我来接你。”。

中国留学(潮)自近代兴起,经历了13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晚清到20世纪末已有过十代留学生。特别是在20世纪,中国赴海外的留学生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统计,1909—1945年留美学生总数达到三四千人。其中涌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在此不一一赘述。

吴有训(1897—1977)江西高安人,他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和组织者,对中国科学事业特别是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吴有训是1921年底赴美,1922年1月进入芝加哥大学,1923年,吴有训就和康普顿一起进行X射线的散射实验,并于1925年发表论文,有力地证明了康普顿效应的客观存在,并于1926年获博士学位。

魏华觉得吴有训这个名字非常熟悉,与康普顿联系起来,魏华很快就联想起以前大学物理中提到的和康普顿一起进行X射线的散射实验的那个吴有训,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后来首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就曾是他最得意的学生。

想到这里,魏华忙放下皮箱,紧紧握住吴有训的手说:“你能验证康普顿效应,很了不起,为我们华人,我我们的国家争了光。”

吴有训谦虚的说:“和魏博士比,我还差得远呢!”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