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我不想当巨星 > 第500章 大势所趋

第500章 大势所趋(2 / 2)

徐乾根本没有把这些人的非议放在心上,他太清楚《战狼》这部电影拍摄出来会造成怎样的非议了,这将是一部改变中国影史格局的电影。

不仅仅是因为票房。

而是因为它是“重工业”类型的电影!

在上一世,中国的文艺电影非常的出色,但那又怎样?

《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固然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但一分为二看,却也是竭力展示中国落后时期的一穷二白、脏乱差和种种陋俗,里面的中国民众更被塑造得无知愚昧,因此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欧美人将中国定位为野蛮落后国家的心理,是以才颇得其好评。

迄今仍能代表中国电影最高艺术成就的史诗大作《霸王别姬》,摘得了戛纳金棕榈奖和美国金球奖两项重量级大奖,却在奥斯卡外语片奖最终评选时,输给了一部至今也名不见经传的《四千金的情人》,但凡看过《四千金》该片的影迷大都清楚,不过是部没什么内涵、表演做作夸张、剧情也甚无聊的喜剧片。

此片竟能战胜《霸王别姬》,也同时战胜获得柏林金熊奖的李安《喜宴》,难道竟是因为「一个逃兵同时和四姊妹发生关系」的欢乐艳遇,如人间天堂般的美好场景,让那些老男人评委为之艳羡感动么?

拍摄这些文艺片真的好吗?结局已经告诉我们了。

国产电影早已被港岛商业片打得一败涂地。大伙们宁可挤在小录像厅里看哪怕是当时被评为「粗制滥造、低俗搞笑」的港岛录像,也懒得去电影院买票支持我们的国际大导们。

电影院线破产的破产,改行的改行,甚至都不用等到几年后好莱坞的大举进军。连那些演技精湛的好演员,除个别人外,也全都改行去拍电视剧了——倒是变相造就了当时国产电视剧业的繁荣。

中国过去的电影教育,几十年里都是学欧洲的艺术电影,学法国的新浪潮,以拍艺术片为荣,以拍商业片为耻,从电影编导到广大艺术院校的师生们,长期推崇欧洲甚至亚非拉的艺术电影,鄙视好莱坞的“工业电影”,所以到了世纪之交,这帮脱离人民大众太久的电影人,终于彻底把中国电影作死了。

直到老谋子改弦更张,不顾被影评家们骂作“背离艺术道路”的“叛徒”,和港岛团队合作,开启国产商业大片之路,其他几位大导也纷纷跟进,才给当时奄奄一息的内地影业挽回一口气。

电影工业从来都是商业为王,票房为先。艺术电影就如蛋糕上的樱桃,虽美却永远只能是点缀。

连艺术电影的圣地法国电影都守不住本土,在好莱坞商业大片面前节节败退。

连艺术电影的殿堂欧洲三大影展,这些年来都在竭力迎合和讨好好莱坞巨星。

连宝岛“艺术电影大师”侯孝贤,自己都检讨忏悔过,正是他和杨德昌们的艺术电影连拿国际大奖,无数岛内影人跟风,间接毁了台湾电影二十年,才沦落到九十年代时本岛自产电影票房只占岛内总票房1%的惨境。

《战狼》的意义那是非同一般的。

这是因为在商业电影中,科幻片、动作冒险片、战争片是对观众感官刺激最大的三种类型,也是好莱坞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持之以征服世界影坛的三大利器。正是这三种类型的电影不断产出,对电影技术革新的需求日益更新,才造就了如今独步天下唯我独尊的好莱坞影业。

如果中国电影永远只满足于做好莱坞电影一时无法取代的校园青春片、本土喜剧片、古装武侠片,以此为所谓的“扬长避短”,那就只能永远躲在每年特定的几个“国产保护月”里,分食好莱坞电影横卷一空后剩下的残羹冷炙,如此苟延残喘而已。

而且《战狼》也让所有人认清了一点,能代表中国电影之正确方向的,永远不会是他们这些沉溺于欧美日韩或港台文艺电影的少数人!

恰恰相反,正是一边呼朋唤友,一边十刷二十刷撑起了《战狼》五十六亿票房的我等广大观众。

“那个举国心态普遍崇洋媚外、将洋人的奖项盛会都看得高大上的年代,早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飞速发展崛起的中华,早就过了需要洋人的盛会和奖项去肯定自己的年代,中国电影亦不再需要什么奥斯卡奖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战狼》问世,大势所趋,也必定革很多人的命。”

最新小说: 新江奇缘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