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七二八章 实力

第七二八章 实力(2 / 2)

既然如此,他当然不可能忽略了自军人马在冬季的军装被服与靴帽问题。</p>

所以,当初移防金海镇的时候,那些从草原商队那里截获的大批土棉布布料、羊皮兽皮和大批羊毛毡,也就跟着过海的船队,一并来到了旅顺口。</p>

那之后,杨振就叫张得贵领着协理营务处安排人手,以大量库存的这些土棉布、羊皮兽皮和毡帐毛料等物为底子,重建了以前的征东营被服厂,负责统一生产供应全军的被服靴帽。</p>

原本该由朝廷兵部统一配发给九边边军的鸳鸯战袄,早就停发多年了。</p>

即使是朝廷边军各镇的经制营头,这些年来军士战衣战袍,也多是各营自制。</p>

久而久之,自是形制不一,服色不一,五花八门,混乱不堪。</p>

但朝廷自己无力按制配发,对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看不见罢了。</p>

至于金海镇的被服厂统一生产制作的冬季军服,其制式,则是大明鸳鸯战袄与后世棉军大衣的结合。</p>

大明朝传统的军士战袄,即所谓鸳鸯战袄,表里多用粗布缝制而成,内实以棉花,袄长齐膝,样式是对襟,窄袖,圆领,配合盔甲使用。</p>

杨振叫人设计的金海镇新式冬季战袄,采用了鸳鸯战袄原有的优点,比如采用厚实的棉布,比如对襟、窄袖的设计,但是他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的改良。</p>

</p>

比起老的鸳鸯战袄来说,金海镇的新式战袄更长,过去的是及膝或者齐膝,新式的则达到了膝盖以下。</p>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制作出足够的过冬大衣,全军上下只有一个标准款式,那就是杨振的款式。</p>

而以杨振一米八多的身高来说,能达到了膝盖以下,那么对其他绝大多数士卒来说,就能达到了足踝甚至脚面了。</p>

除此之外,由于金海镇这里并没有什么棉花,所以这款新制的战袄大衣,就无法像后世的棉军大衣那样,或者像鸳鸯战袄那样使用棉花了。</p>

但是去年的辽西边外之行,他们截获了大量山右商队出关交易所得的数以万计的各种毛皮,其中尤以的整张整张的羊皮数量最多。</p>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被服厂搞不到棉花,当然要使用当时截获的各种毛皮了。</p>

整张的当然最好,但是零碎的毛皮,经过缝制连缀而成以后,同样可以剪裁使用。</p>

由此而制成的对襟战袄大衣,其御寒保暖的效果不比后世的棉军大衣差,比起老的鸳鸯战袄来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在轻便方面,略逊一筹罢了。</p>

与此相应的是,过去鸳鸯战袄的圆领设计,也被杨振参照着后世的棉军大衣款式,做了改进,放弃了圆领的设计,而是采取了与对襟衣更搭配的翻领样式。</p>

过去圆领的设计,露个大脖子,虽然有盔甲的护颈遮挡,但在冬季的辽东,盔甲的护颈可无法有效防寒保暖。</p>

反正金海镇被服厂的库存当中,多的是当年从边外缴获的毛皮及其边角料,于是在对襟战袄军大衣的领部缝制一圈毛皮充当取暖的毛领子,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p>

对于这个小小的改变,有些人觉得奇奇怪怪,丑陋至极,但是对杨振来说,却叫他似曾相识,颇觉美观。</p>

当然了,除了新式的战袄军大衣之外,杨振也没忘了叫协理营务处管理的被服厂,继续使用羊毛毡的料子,给全军准备带有两个护耳的毡帽和大批厚实的毛毯子。</p>

杨振很清楚,打仗其实打的是后勤,他知道吃穿住用行的问题解决不了,人马数量再多也没用。</p>

尤其是到了冬天以后,在天寒地冻的条件下与更加适应关外气候的满鞑子作战,一旦自军防寒保暖的问题解决不了,那还打什么仗呢。</p>

也因此,这一次北上,征东先遣军的各个团营哨队,不论老兵新军,还是将校士卒,每个人都带足了个人的装备。</p>

除了盔甲武器和干粮袋之外,每个人还背着自己打包好的一件战袄大衣与毡帽毡毯。</p>

有了这样充足的准备,杨振率部北上进军的旅途虽然翻山越岭辛苦异常,白天行军,夜晚露营,但是军中的士气却一直昂扬向上维持不坠。</p>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