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1 / 2)

 二尔淳干琼临阵反戈,袁绍军大败而归,高谨路北上,训占青州,杀敌数万,俘敌十万。尤其是在过河的渡口之处,十万袁绍军争抢渡船,狼狈逃窜,高谨军从后杀到,便俘了六七万人。

曹军见袁绍军大败,顿时跃跃欲试,夏侯敦亲自带军渡河攻河内,攻占司隶北部各郡。

袁绍过河,众闻绍在,又皆蚁聚。军势复振,聚起十几万人,议还翼州。立即开赴,夜宿荒山。绍于帐中闻远远有哭声,遂私往听之。却是败军相聚,诉说丧兄失弟,弃伴亡亲之苦,各各捶胸大哭。袁绍郁郁不乐,回帐聚众将道:“现在回翼州,有何面目见人,高谨与曹操欺吾太甚,吾欲转道去河内,攻曹操如何?”

袁绍确实是郁闷之极,几十万大军为高谨军击败,还丧失了一个儿子,自起兵以来,他哪里遭受过这样的挫折,此时闷闷不乐,急欲复仇,又听说曹军在孟津渡河取了河内,又是怒不可遏,打算引军去收复河内,这样一来,就算回到翼州,也可挽回一些声誉。

众将大惊,纷纷劝道:“士卒疲惫,士气皆无,主公当引军翼州。安养生息再做打算

袁尚也道:“父亲,将士们奔波劳苦,已不能再战,何不如养精蓄锐,择日再战。

袁绍本就是个左右摇摆之人,好谋而不断,许多事说出来,却没有胆魄去做,只好道:“既如此,那么继续回翼州吧,只是曹操这贼竟落井下石,实在可恨!”

他重重的叹了口气,说起曹操,袁绍显得更加气愤,他和曹操在从前也算是好友,到了董卓之乱时,袁绍依托渤海郡为根据地起兵,并且被推举为各路联军的盟主。而同时起兵的曹操由于并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也没有任何的职务,并不属于一路诸侯,而实际上是隶属于陈留太守张邈的,也就是说,此时的曹操,其身份仅仅是一路诸侯的下属。

对于此时的兵力,袁绍带领的是渤海郡的正规部队,兵力有数万之众,而曹操则带领的是临时招募的民兵。数量也只有五千人。因此讨伐董卓战争开始时期,曹操与袁绍的关系实际上是相隔两级的,即袁绍是联军盟主,陈留太守名义上属于其统领,而曹操则隶属于陈留太守张邈麾下,当然联盟给了曹操一个行奋武将军的头衔。

后来曹操率领自己的五千人马,从陈留郡的酸枣西行,独自前进去进攻董卓军,结果在荣阳汴水,遭遇董卓大将徐荣的主力,交战后曹操遭到大败,曹操跑回酸枣。由于原来招募的民兵在蒙阳之战中损失殆尽,因此曹操又“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那个时候,曹操并没有带领新招募的部队回到陈留太守张邈所在的酸枣,而是去了袁绍所在的河内,这就是曹操离开陈留太守张邈而投奔袁绍麾下的开始。

当时河内郡是属于司隶校尉部的,并位于黄河以北,郡治在怀县;而酸枣则位于充州刺史部的陈留郡境内,并位于黄河以南。联军开始的部署是袁绍以及河内太守王匡驻扎在黄河以北的河内郡地区,从北面威胁维阳;充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则驻军酸枣,从东面进攻睢阳;后将军袁术、豫州刺史孔佃则分别驻军荆州北部的南阳和豫州西部的颍川,从南面进攻维阳。

曹操原先起兵时是做为陈留太守张邈的一部分,参加联军的,所以其进攻荣阳和战败退回的,都是张邈军驻扎的陈留郡酸枣。然而,曹操去扬州再次招募部队返回后,却没有去张邈军驻扎的酸枣,而是北渡黄河,来到了袁绍的驻地河内郡。很明显的是。曹操是离开了原来的上级兼靠山张邈,而投奔到了新主子袁绍的麾下。

曹操是一个没有自己地盘的将军,虽然有一些人马,但是这些人马是需要粮草和费用的,而没有地盘就不能取得赋税和粮草。因此,没有地盘的曹操,必须选择一个有地盘的军阀做为暂时投奔的对象,由这个军阀保证其部队的补给,以便今后继续展。相比之下,袁绍的名望、实力显然比之张邈要更高、更强,更有展前途。曹操在跟随陈留太守起兵之初,当然不能马上就离开旧主,因为毕竟那批人马是在陈留招募的。而在重新到扬州招募部队之后,曹操就可以重新选择投奔对象了。所以曹操果断放弃了张邈,而选择了袁绍为新投奔对象。

袁绍与曹操的私交到是不错,曹操来依附袁绍时,袁绍倒是对他很是优湿,曹操投效袁绍之后,很快就得到了许多的好处。他先是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随后又因为充州刺史突然死去的机会,在袁绍和当地大族的支持下,接任了充州刺史,取得了一个州的控制权;同时,也得到了袁绍兵员和喜备物资方面的支持。

但是,袁绍刀把交州给曹操负责。袁绍年下并不是没有人※

理由是曹操当时本身就是袁绍的部属。如果曹操不是袁绍的部属,袁绍手下的官员、大将有的是,随便任命一个,也不能给别人。此时的袁绍,地盘并不富裕,只不过翼州一州,其时,并州、青州还没有控制,幽州更在强敌公孙瓒手里。因此,袁绍一定要选择一个亲信而且要极有能力的人,来独自负责充州。以保证其南面的安全。

在此之后,曹操迅的崛起为一路军阀,双方才开始切断的联系,对于袁绍看来,曹操能有今日,自然而然的是他袁绍的缘故,可是曹操如今却背信弃义,反咬了他一口,这确实令袁绍恨不得生吃了曹操的筋肉。

袁绍思虑了片刻,最终还是放弃了进军河内的打算,决心回师翼州,他忍不住顾左右叹道:“此战之后,恐怕天下人都会笑话我吧?”

审配连忙道:“主公此言差矣,天下人都知道是淳于琼忘恩负义,临阵反戈,主公方有此败,除了笑话那负义的淳于琼,又有谁会笑话主公呢

袁绍喘嘘了一番,像他这样的世家子弟,名门之后,最要的还是脸面,至于战败,倒还是其次,随后,袁绍又叹了口气,道:“显思不知如何了,真是令人担忧,不若派一人前去与高谨交涉如何,看看能否将显思接回来。”

袁该毕竟还是袁绍的儿子,从前不喜欢他,可是现在被俘,袁绍那颗爱子之心倒是愈的浓烈起来,从前不觉得什么,可是现在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想起袁谆身陷图固,不由忧心仲仲。

许多事就是这样,从前天天陪侍在左右的人,反而不觉得珍视,甚至产生厌恶,可是一旦这人再也不见,心思又完全不同。袁谆的生母早已死了,袁绍觉得袁谆不像自己,读书不成,武艺也只是略同一二,因而袁绍本能对这个长子有所疏远,可是现在,袁绍的舔犊之情却突然生出,令他怅然。

袁尚、审配见袁绍如此说,再见袁绍此时的表情,都不由心虚,审配道:“大将军,此时若索回大公子,恐怕高谨会漫天开价,这还是其次,若大公子已被高谨杀死,我等派出使者,岂不是自取其辱?不若先等待消息再说如何?”

袁尚却另有主意,他可不能表现出对长兄漠不关心,这个坏人得由审配去做,他沉吟了片刻,道:“父亲。何不若让我做这使者,前去临淄见高谨?”

众将纷纷道:“这如何使得,大公子遭难,主公膝下子嗣只剩下二公子和三公子,三公子如何能轻易犯险?。

袁尚其实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罢了,真让他去救袁谆,那是想都不必想的事,不过袁绍倒是很吃这一套,满是欣赏的袁尚一眼:“你能如此对待兄长,吾心甚慰,只是为父年纪大了,经此一战身体亦大不如从前,你便在我的膝下尽孝吧。至于显思”。袁绍也是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时辛评站出来道:“主公,某愿去临淄一趟,面见高谨,救回大公子。”

辛评这几日一直都郁郁不乐,弟弟投了高谨,此战恐怕辛也很有责任,所以这几日他不敢在袁绍面前建言。好在袁绍倒是有一点识人的手段,对辛评倒是放心,并没有追究他的罪责,越是如此,辛评就越觉得不安,此时袁绍提出要派出使者去所要袁谆,终于还是忍不住站了出来。

袁绍定睛一看,原来是辛评。颌点头道:“仲治若是能去再好不过,此事便这样定下,不知仲治什么时候能够成行。

至于高谨,若是他的条件并不苛刻,该给予什么交换,都由仲治做主吧。”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