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东北王 > 第九十四章 局势

第九十四章 局势(2 / 2)

冯军沿途割断电线,封锁消息,并且以昼夜兼程七十公里的行军度,迅杀回北京。

十月二十二日晚上九点,冯军第八旅,第二十二旅两部率先开回北京。随后,陕军胡静怡师也开进通州,隔断了吴佩孚与京东方向的联系。

十月二十三日,陆军检阅使兼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胡静怡,大名镇守使兼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玥联名出了呼吁和平的通电。

在电文中,他们把直奉战争说成是吴,张两人的私斗,痛斥吴佩孚“凭战胜之余威,挟元以自重,视疆吏若仆从,逞一人之忿,兴孤注之师……业经电请大总统明令惩警以谢国人,停战言和用苏民困”。

冯玉祥在此采用了倒吴而暂时不倒曹的办法,还想利用曹锟这个傀儡总统来束缚前方的军事,以制止吴佩孚的反抗行为!

由于冯军秘密回师北京,曹锟在二十三日上午接到通电后才知道冯军回京。随后,孙玥率兵进宫,以保证“总统”的安全,同时,逼迫曹锟表态,给吴佩孚一个适当的名义让他体面下台!

二十四日,内阁通过决议表四道命令:一,停战言和;二,撤销讨逆军总司令等名义;三,解除吴佩孚的直鲁豫巡阅使及第三师师长等职位;四,任命吴佩孚为青海督办。

二十五日,公府卫队曹世律旅被缴械,从此,曹锟便处于冯军的直接监视之下。同日,冯玉祥,王成斌,胡静怡,孙玥等人在北苑召开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国民军,冯玉祥为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孙二人分任副司令兼第二,第三军军长。

另一方面,吴佩孚在榆关前线接到冯玉祥十月二十三日通电后,当时大吃一惊,但又疑心张作霖捏造出来的假通电,以迷惑军心。

二十四日,查明情况属实后,吴佩孚又寄希望胡静怡未必加入政变当中,立即任命胡静怡为第三军总司令取代冯玉祥,并派张惊扰到通州传达命令。

结果,张惊扰被胡静怡扣留起来。

二十五日,一切真相大白,吴佩孚才心慌意乱地把前方作战任务交给张福来主持,自己率领第三,第二十六师各一部约八千余人回救北京。

二十六日,吴佩孚把司令部设在天津,军队达到杨村布防,对冯军采取守势,以待后援。

此时,吴佩孚唯一的希望就是调动齐全元,孙传芳的军队由津浦路北上,调动李济琛,萧耀南的军队由京汉线北进,两路夹击进攻北京。

北京政变后,津浦路成为直系军阀贯通南北的主要交通线,而山东督军郑士奇,是一个对直系怀有敌意的皖系军阀。

在这种情况下,吴佩孚如果放弃榆关停止对奉系的战争,把全部兵力调到津浦路上来,就有可能控制这条交通要道,以便与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各省的直系力量连接起来,使自己战败后转入到一个进可以取,退可以守的机动地位。

可是,吴佩孚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仍然把主力摆在榆关不动,自己仅仅抽调少数兵力回救北京。

而此时,榆关直军因为北京动政变而军心动摇,已经不可能与声势方张的奉军相抗衡。

在此期间,由于北京政变后情况不明,各省直系军阀对吴佩孚还抱有幻想,甚至,出了助吴讨冯的通电。

但是,各省援助直军尚未开动,冯玉祥,胡静怡的军队已经达到廊坊,准备进攻天津。此时,在天津做寓公的张绍曾,看到吴佩孚的地位十分危险,便充当中间人,奔走于北京和天津之间,协调冯,吴言和,但是,这种调停无任何效果。

二十八日,榆关战事生急剧变化,由平泉,冷口入关的奉军张宗昌部,从侧翼占领滦州,截断了榆关直军的归路和榆关与天津之间的交通干线,因此,榆关的直军土崩瓦解,从榆关溃败下来。

三十一日,奉军占领了榆关和秦皇岛,缴获了直军枪支三万余支,吴佩孚多年经营的直军主力至此也已经基本瓦解。

至此,第二次直奉战争从九月十五日起到十一月三日止,一共五十多天,以直军主力的全部覆没和吴佩孚的狼狈遁逃而告结束。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