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七贤风云录 > 第七十三章 伏羲八卦与周易

第七十三章 伏羲八卦与周易(1 / 2)

 姜流一步跨出,刚要跨另一步,孙登的声音适时响起,叫停了姜流。他见姜流兴奋的模样,便知姜流要去作何,忙规劝道。

姜流闻言一愣,收回了脚,孙登说的这番道理,倒是和正常的武学一途大是不符。但姜流听之,没有多少怀疑,孙登道长对于这心经的了解程度,比之自己,一定是要透彻不少。

“那道长,我现在应该做什么。”除却修炼,姜流说起来还真是无所事事,不禁有些不知所措。

“姜小友便与我讲经论道吧。姜小友未读过道家经典,我可以讲于姜小友听,而姜小友也可以讲些自己读过的书给老道听。”孙登呵呵一笑,拂袖站起,领着姜流向他修道之所走去。

两人再次分别在蒲团中坐下,不过此时,姜流心中已是完完全全被激动与敬畏充斥。

通明的灯火在屋中闪耀,映着二人飘忽的身影。

孙登一挥袖袍,露出枯瘦的手指,指向正对门前的那幅字画,慈和的声音在姜流耳边盘旋。

“姜小友既然未读《易》,想必对于这‘元亨利贞’是不了解的了。”

姜流摇摇头,诚恳地道,“还请道长见教。”

孙登盯视姜流,展颜一笑,“也罢,我就先来给你讲解《易》吧。”

姜流神色恭谨,屏气凝神,洗耳恭听。

“《易》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易》中包罗万象,可以说,如今天下诸般武学的源头,都是易经。当今武林最占分量的儒道两教,更是没少受《易》的熏陶。”

“说道《易》,自然而然要提到阴阳八卦学说。上古之时,有龙马从黄河中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中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氏得知,详加推演,结合自己得知的阴阳之道,推演出八卦,这就是众人所说的伏羲八卦。而《易》的作者,乃是周文王,所以这《易》又叫做《周易》,不过这里的‘周’是周而复始之意,而‘易’则是‘道’的意思,周易,便是蕴含在世间万物之中亘古不变的‘道’。”

听完孙登将《易》的来源娓娓道来,姜流对于《周易》也有了一分了解。他豁然开朗的同时,心中也是大震。

姜流匆匆取出自己的黝黑书卷,书卷第一段里的话,印入脑海:

盖清风明月者,兴于河洛,起于羲皇,是谓八卦。文王得之,推为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清风明月心经上,居然是将羲皇文王,八卦周易全部提及,而且还注明,心经便是由此起源,清风明月心经也算是道家心法,看来这《易》对于道家心法的影响,着实深远。

不过,卷中提及的两仪、四象、八卦以及这周易,到底是什么样子,姜流仍然懵懂无知。

孙登就好像已读懂他的心声,下一句,便为姜流做了解答。

“无论是周易还是八卦,都起源于阴阳之说,所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一切之本。通俗来说,阴阳便是很多事物相对的两面,比如寒暑、日月、男女、昼夜。通常,我们都会说暑、日、男、昼为阳,而寒、月、女、夜为阴。周易与八卦中,将阴阳用中断和相连的线条来表示。”

说罢,孙登拿起准备在一旁的毛笔,在纸上画了一条半尺长的长线和两条两寸左右的短线,两条短线中间空出一寸,加起来与长线长度等同。

“长线代表的便是阳,而两条短线,也可以说是一条断线,代表的是阴。一阴一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两仪。”

姜流眼底神情波动,觉得十分好玩,原来阴阳便是这样来的。

孙登接着道:“至于四象,其实就是用两条线条来表示。”

孙登在纸上画了四个图形,第一个上面是一条断线,下面是一条直线;第二个上面下面均是断线;第三个上面为直线,下面为断线;至于第四个,则是上下全为直线。

“这便是四象了。第一个是少阴,第二个是老阴,接下来是少阳,老阳。两仪是由一条线表示,而四象,不过是将阴阳加以组合,用两条线来表示罢了。少阴上面为断线,是阴,下面直线,是阳,上阴下阳,便好像春雨润及大地,雨量不足,那么就只有地皮湿润,下面依旧干燥。而老阴,自然是上下全部湿润。少阳,便如同烈日照耀大地,开始时只是地表炎热,地下潮湿。而等到时辰一久,地上地下全部炎热,便成为老阳了。”

“而阴阳之道,在于不断变化转换,阴极成阳,阳极成阴,老阳之后,可能下面这条直线又会变为断线,转为少阴。老阴之后,上面的断线可能化实,变为少阳。这就好像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的道理一样。”

“如此,少阴、老阴、少阳、老阳,不断地交替变化,这称得上四象。这就好似阴晴交替,日月变化一般,这些变化,是亘古不变的。”

姜流听到这里,脸上欣喜、惊异、赞叹.......种种神情不断交替变化,显然触动极深。

最新小说: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全世界都在等我破碎虚空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