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戾太子重生 > 第10章 北疆危机(3)

第10章 北疆危机(3)(1 / 2)

 当匈奴入侵的消息传到长安时已是四月,汉武帝刘彻招集大将军卫青、丞相赵周、御史大夫石庆、大农丞桑弘羊四人到温室殿朝议,还让太子刘据也参加进来。卫青虽然长期在家,但还是名义上的全军统率,地位还在三公之上,尤其太尉一职长期空置,所以这样的朝议是少不了他的,赵周、石庆也是位列三公,这里官职最低的就是大农丞桑弘羊,不过大农令孔仅刚刚被革职下狱,而桑弘羊又一直是天子的近臣,所以把他也找了来,武帝让刘据来,完全是想让他学习学习。

等大家都到期了,刘彻让近侍把军报给所有人传阅了一遍,等大家都看过了,才问:“这事大家怎么看?”

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看了看卫青,不仅因为他的地位最高,更重要的是这里只有他领兵打过仗。卫青看了看,知道大家在等自己先说,于是他上前一步,先施一礼:“陛下,从这份军报来看,这次匈奴是有备而来,看来这几年他们在漠北也恢复了一些实力。而我军只是斥侯在千里之外发现了匈奴,在五原周围并没有匈奴人的踪迹,按照匈奴人以往作战来看,他们很可能会分兵多路,寻找我军防御上的弱点,他们的目的是突破我军的长城防线。”

赵周点点头:“看来这个冬天他们损失不小,所以才急于到我们这来劫掠一翻。”如果冬季太冷,草原上冻死牲畜太多的话,匈奴人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卫青停了一下继续说:“从最近几年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他们这次南下的人数不会很多,因为漠北之战后,匈奴人损失了十数万人,而草原上许多部落也乘机脱离了匈奴的控制,现在伊稚邪单于刚死,他们的内部并不太平,一定会留有重兵守卫单于庭,所以我估计他们的兵力应当在五万人左右。”

“五万。”赵周轻声复述了一遍,又问,“那我们在北部还有多少兵力。”

卫青对兵力部署还是非常了解的:“我军在长城的各个关隘驻有三万边军,六年前又新设立了云中、五原、代郡三个大营,共有三万骑兵,一万五千步兵,再加上北部各郡国兵还有近三万,总兵力有十万。”

“十万对五万,应该没什么问题吧?”赵周象是在问卫青,也象是在问自己。

“不能这么算,”卫青仔细给他讲解了一下,“三万边军防守各个隘口是不能随意调动的,只能等匈奴人来打,而郡国兵只能用来守城,根本不能野战,所以我们只有三座大营的四万五千人可以调动,这里面能与匈奴流动作战的主要就是三万骑兵。况且,我们并不知道匈奴人是否只派了五万人南下,万一他们孤注一掷,那我们的长城防线是绝对抵挡不住的。”

听了大将军的分析,大家才对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石庆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陛下,微臣以为匈奴对我大汉始终是个心腹大患,应当调集重兵北上,再来一次漠北大战,才能求得北方的安宁,不然匈奴这样不断南侵,我们可耗不起啊!”

桑弘羊不满地说:“难道打一仗我们就能耗得起?漠北之战我们虽然赢了,可我们也花光了国库里所有的钱,如果不是陛下这几年想了些办法,恐怕我们的士卒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哪还有钱打到漠北?”他和石庆原来都是刘彻身边的近臣,相互之间比较熟悉,两人的脾气又很梗直,所以说话也就不留情面,同时,他现在还掌握着全国的赋税,对国库的情况相当了解。

“是啊,”赵周也说:“打仗就要用钱,可这钱从哪来啊?再说现在不只是北边,就是南边也……”赵周没有说下去,不过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南边的夜郎及西南夷刚刚归顺,而南越的情况尚不明朗,谁知道会不会再打一仗,如果几处同时开战根本就应付不过来。

刘彻听了什么也没说,他又看了看卫青,卫青明白,自己刚才分析了半天,并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皇上这是要自己拿个主意。卫青再一次开口:“陛下,目前我朝的情况的确不适合大规模征战,就算我军出兵攻击漠北,匈奴也很可能远遁避战,让我军无功而返,目前来看,慢慢消耗匈奴的实力才是上策。”

刘彻叹了一声,消耗匈奴谈何容易,可他也明白现在不是打大仗的时候,于是他问卫青:“你判断匈奴只出兵五万,有多大把握。”

卫青又在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才说:“七成。”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刘彻起身下了最后决定,“让荀彘、赵破奴、李沮他们守住长城一线,不要大规模出击,必要时各营也撤回防守各关隘。”

卫青插了一句:“是不是把骑兵留在长城以北,骑兵守城作用不大啊。”其实他是知道骑兵的作用,只有出击匈奴后方才能尽快地击退敌人。

“骑兵出击会不会显得兵力太单薄了?”问话的是赵周,他是从数字上考虑问题的。

“太单薄……”本已作出决定的刘彻又犹豫了,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怎么办?

“父皇。”站在一边旁听的刘据突然开口说话了。

最新小说: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 仙子别回头,我来助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