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三十章 组建新军

第三十章 组建新军(2 / 2)

张石头语塞,只是一个劲请求李信回高阳。

李信则一挥手,示意众人安静,对张石头说道:“石头,你且回城禀告阁部,李信绝不会放弃高阳,但李信在城外的作用要远大于在城中。”

张石头对于李信的这个决定似乎并不惊讶,而是拱手道:“孙阁部临来时曾交代,如教习您不肯回成,着俺们兄弟便跟着您。”说罢,回头一指那几百高阳军士卒,“俺们来时就已经做好了不回城的打算,这些兄弟家中亲人都让鞑子祸害干净了,如今无牵无挂,正好跟了教习杀鞑子!”

张石头拧头又是一声大喊:“你们说,现在教习在此,咱们该如何?”

“随教习杀鞑子!”

“随教习杀鞑子!”

李信喟然一叹,自来到这大明末世,所见大明官僚唯有孙承宗一人相信自己,重用自己。只可惜他不是皇帝,一介退休阁臣能做到如此,也算仁至义尽了。另外,这孙承宗也真是老谋深算,连自己不会返回高阳都算准了, 崇祯因为权力之争之争而弃用如此栋梁,大明焉得不亡!

与此同时,灯火摇曳的高阳城头。典史鲁之藩满眼兴奋的看着远处冲天的火光,虽然由于清军大营安扎在反斜面而看不清楚具体状况,但也可以想见其间之惨烈。站在鲁典史身侧的是教谕周瑾,他除了兴奋与欣喜外,眼中还多了斯迷惑。

“鞑子军营如何一夜之间糜烂如斯?究竟发生了什么?”

“依小将判断,鞑子营大乱,一定与那李信相关!”

说话之人正是五军营参将郑西尧,此时的他一身铮亮铁甲,极是威风,依稀还能看到一些京营骁将的风采。如今郑西尧被委托统领全城军卒进行防御作战,前次攻防战鞑子并没有占了便宜去,甚至还吃了点小亏,高阳城巍然不动。由此,典史鲁之藩更加倚重于他。

鲁之藩犹疑的叹道:“难道当初咱们抓他错了……”

周瑾的面色已经恢复了一贯的阴沉冷厉。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李信有着通敌的重大嫌疑,将其控制也是为了全城百姓安全计。后来此子带着马贼反出高阳,不就证明咱们的猜测没错吗?如此桀骜不驯,如何能让朝廷放心?”

这一番话的确不无道理,鲁之藩默然不语,李信带领马贼反出高阳是真,桀骜不驯,不服调遣也是真。朝廷历来以文御武,就是为了防止这些粗鄙武将拥兵自重,他以一介区区教习煽动兵变,便是有十个头也不够砍的。

鲁之藩欲言又止,想了半天终于还是吐出口来。

“若搅动鞑子营大乱的果真是李信,咱们该如何处置他?”

周瑾面无表情的答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可准其待罪立功,继续出任高阳军教习,不过这指挥之权却只能由郑将军代劳了!”在他看来,不追究其罪责已经是格外开恩,如今还准其待罪立功,那便是隆恩浩荡了!

高阳城头上几个头头脑脑正在商量如何处置李信的时候,李信已经下定了不回高阳的决定,他所言留在成外更有作为的空间,所言不虚,但实际上内心当中也还另有计较。

李信知道,经过之前反出高阳的举动,他已经彻底失去了高阳文官的信任,就算带着一个硕大的功劳回去,他一样会被牢牢的控制起来,不得施展。只有老辣如孙承宗看透了此中关节。

清军大营的大火越烧越旺,李信不敢多做耽搁,带着所有马步军列阵向南冲出十余里才停住脚步。

马贼们抢马时按照昔日习惯是一人双马,甚至是三马,于是李信命人将马分于高阳军老营的军卒。此番来的高阳军足有400人,但不是所有人都会骑马,而且马匹也不够,最终只好临时选出马户出身的军卒,以及会骑马的军卒,余下人等遣回高阳复命。

尽管被筛选掉的士卒一再恳求,李信也没有将他们留下,此后战斗九死一生,如果不会骑马又如何在愈来愈险恶的直隶战场生存?

最终,李信带着由高阳军老营和马贼组成的600新骑兵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天色放亮,多尔衮带着中军由河间返回高阳城外的大营,当他见到眼前满地狼藉的场景时,愣怔在原地久久没有发声。当得知这一切与李信有关时,他大有吐血冲动,自己如此恩遇有加,并处处以示信任的一个人竟然铁了心的要与大清为敌。

但充斥满多尔衮内心的不是强烈的挫败感,而是一种棋得遇良驹的亢奋,如果能收服这样一匹烈马,那该是何等的快事?只是当鳌拜一一禀告答应损失时,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火药炸没了是小事,可上万人的军粮被付之一炬绝不是小事。

此时此刻,他的上万大军已经面临断粮的危险境地。再者,大量的满八旗不但不能用于攻城,还要分兵看守那些营啸过后的汉军。河间一战获胜带来的喜悦还没过多久,就被眼前的烂摊子搅得一丝不剩。

多尔衮发觉鳌拜欲言又止,于是问道:“有话但讲,还能有更糟糕的消息吗?”k

...

m..m.00sy.com

...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