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八十七章 事有转机

第八十七章 事有转机(2 / 2)

只见那曾敢一溜小跑的跟了过来,嘴巴一张一合喊些什么却是听不清楚。

片刻功夫,那曾敢终于赶了上来。

“李将军…..”

竟是未语泪先流,李信最初令他带着百姓们隐忧鞑子军离开肃宁,还有一个目的,那便是让他带着百姓们远离战虎纷飞的保定河间一线,毕竟鞑子兵少对东部的抢掠十分有限,等战事结束大伙都保存了性命才好重建家园。

再看此时的曾敢不过月余时间,当初的中二少年之气竟已经一扫而空,面上挂着的是与年龄阅历并不相符的沧桑。不禁慨叹,战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使人迅速成熟起来。

两军阵前来不及寒暄,陆九还在激战之中,李信立即派人去传令停止战斗。

“曾兄弟,你们这是?”

一切都安排妥当,李信这才腾出功夫来细问。

原来,那日曾敢带着数千百姓抵达卫河附近的沧州时,便按照事先的约定作鸟兽散,以摆脱尾随的鞑子。后来又在卫河东岸重新聚集,当时按照绝大多数人的意思是回去找李将军,杀鞑子为乡亲们报仇。百姓们抗击鞑子的热情都很高涨,曾敢却觉得李信未必希望他们此刻回去,大家即便强行回去,没准就成了拖油瓶,大家不如先暂且先在相对安全的卫河东岸栖身。

岂料,安生日子过了没几天,便有一大波难民沿着卫河由北而来,正与曾敢这伙人遇着。曾敢细问之下,那伙人竟是由静海县来,日前不知怎的来了几百个鞑子混进城中突施偷袭,可怜这静海县城不过半日功夫就被鞑子占领,县令以下十数官员悉数被斩首示众。

紧接着,这伙鞑子又开始在城外劫掠人口牲畜财产,于是百姓们不得已聚在一起纷纷向南逃亡。

听到仅仅几百个鞑子就占领了一座有城墙守卫的县城,曾敢气愤之极,中二脾性又占领高地,先是大骂县令愚蠢无能,又是数落卫所兵战力低下。但那县令终究是殉了国,捐了躯,是忠烈之臣。曾敢骂完之后,突然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曾敢以一番极为诱惑力的言辞将目下形势剖析一遍,证明了静海城中的鞑子并不足为惧,而两股人合流足有上万之数,便是一人一口吐沫都能将鞑子淹死,全军蚁附攻城鞑子根本就没有防守之力。

大家与其背井离乡的逃难,不如随他曾敢去将丢失的县城夺回来。

在曾敢的软磨硬泡之下,大伙终于统一了意见,原本的数千百姓加上南下逃难的百姓,上万人又浩浩荡荡的北上。不过,曾敢却没有真的猛冲硬打,蚁附攻城。李信曾在肃宁城外虚张声势吓唬阿克济阿,他决定如法炮制,夜半之时燃起遍野的火把,百姓们则嗷嗷叫喊以仗声势,营造出一种大军围城的态势。

那城中的鞑子不知如何想的,当夜就悄悄撤出了静海城。等天亮准备攻城之时,城中残存的百姓便打开城门,迎他们入城。如此,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了静海县城。

曾敢有了这收复静海的声威,便被城中父老推举,暂时带领大家抗击鞑子。

直到李信这队骑兵直奔静海而来,着实让静海城中的百姓们紧张了好一阵,不论这伙骑兵是鞑子亦或是明军,都不能让他们入城,这年头乱兵如匪,明军进城了烧杀抢掠也是常有之事。

最后,曾敢决定故技重施,准备用虚张声势将李信等人吓走,哪成想百姓们根本就不是李信的对手,仅仅一个回合便露了底。

听完曾敢的描述,李信轻叹,曾敢究竟还是缺少历练,将战争想的儿戏了,倘若今夜是鞑子,这些百姓能否见到明日的朝阳还在两可之说。

曾敢盛邀大军进城被李信拒绝,最终所部骑兵过了卫河于静海城外安营,与城中百姓算是可做内外呼应之势,谁再想攻城那是真真不易了。

天放亮时,城中百姓为李信所部送来了熟牛羊肉与蒸好的饭食,以做劳军。就在人们热闹非凡的当口,有人手指卫河北方。

“快看,有船队!”

众人举目望去,果不其然,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两艘船正沿河而下,船头数面旗帜迎风招展。

百姓们纷纷来到岸边瞧稀奇,周瑾与李信也随着百姓来到岸边瞧起了热闹,入冬以后运河眼看封冻,加上又是战乱迭起,卫河已经绝少有船南下。

待那船队行近,周瑾“咦”的一声,面上露出哑然之色。k

...

m..m.00sy.com

...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