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下骤变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下骤变(2 / 2)

而海森堡想必是在1632年也就是崇祯五年之前离开欧洲前往东方的,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二年的春天,他手指着面前正变幻阵形的镇虏军。

“就是这种方阵,让帝国联军吃尽了苦头,将军阁下的方阵与其一般无二,当能横扫东方大地也未可知。”

李信心道能不一样么,自己前世那些战争军史的资料可不是白看的,至少是在样子上肯定与古斯塔夫二世的方阵会保持高度的一致。第一时间更新

并且,李信此前对镇虏军编制的改革就是以方阵为中心进行的。他此前也考虑过近现代编制那种军事旅团营连排班的编制,但那毕竟是以散兵为中心而演化出来的,对于这种还略显古老的方阵显然是不尽合适的。

李信首先将总计2000人的军队分成了20个百人队,其中火枪百人队10支,长枪百人队10支。然后以此为基础,一个百人队为一排,其中火枪排与长枪排合二为一队,战时分列左右,火枪排负责远距离打击,长枪排则负责肉搏。并且长枪排的长枪也做了相应的改进,由原先的两丈余改为一丈,以适应机动性与灵活性的需求。

一支完整的方阵则由三队,也就是三支火枪排与三支长枪排,外加一个补充排,通常为火枪排,共计七排所组成。而这以七排所组成的方阵则合为一营。整个镇虏军2000人可以大致分为三营,组成三个方阵,则合为一旅。

先前派去朝廷报功的程铭九与顾十四早已相机返回,分别被任命为第一营营官与第二营营官,第三营人则少了一个排作为预备营,营官则是在阳和卫的新军中选拔而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镇虏军必须有铁一样的纪律,否则用东方话来讲,他们还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却一针见血,海森堡训练炮兵时便以严苛著称,甚至还有人受不了愤而出走,但终究是大浪淘沙,能够坚持到底的都是精华与精英。而事实上,经由海森堡所训练的队列,的确要比其他人所带出的队列要齐整了不少。

阵形演练完毕,炮兵营作为一支**力量华丽登场,在李信的改进的编制中,炮兵的级别很高,不再从属于任何一直步兵或者骑兵,而是单独成军。

经过此前的准备,现在海森堡麾下的炮营已经拥有六磅炮十门,八磅炮六门,十二磅炮两门。这些都是铁厂出铁以后加工赶制出来的,虽然性能与耐用性上不得而知但总算是城了规模,据说在十二磅炮上还使用了一种新的防炸膛技术。

令旗麾下,所有大炮分队形排开,同时开火,一瞬之间,作为演练场的整个山谷都回荡着震耳欲聋的炮声,经久不绝。一轮之后,火炮手开始清理炮膛重现装药装弹,再次发射,一连射了九轮直到炮体发红这才停手。

那些一开始对这种花架子都不以为然的卫司衙门官员们都被深深的震撼住了,大炮齐射在听觉和视觉上所产生的威慑力实在是大大出乎想象,再看远处原本齐整的地面上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圆坑。

由于训练时日尚短,还有出于安全考虑,火枪营便没有进行实弹射击,只是将各种战术动作都进行了三遍这才罢手。不管怎样,这次演习之后三卫所有官员都达成了一个共识,有了李信组建的新军,便可与打草谷的鞑子一较长短,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可是,接下来局势变化之大之快,让所有人包括李信都目不暇接。

到了三月底,朝廷传来消息无声总督洪承畴正式调任宣打总督,接着便是太原陷落的消息被证明不属实,但流贼的确已经围困太原半月有余,并且平阳,潞安等地的确也已经被流贼攻陷洗劫,举朝震惊。于是崇祯皇帝再次下令,内阁大学士杨嗣昌总督保定、山西、河南军务,河南巡抚李仙风,总兵左良玉皆为其调遣。

四月初一,杨嗣昌大军起行,太原陷落,晋王自尽殉国的消息便已经传到了京师,崇祯皇帝大惊之下,在文华殿当场失声痛哭,于是又打算调孙承宗南下主剿,被大臣苦劝这才作罢。得到太原陷落的消息之后,整个大同府亦是惊惧不已,太原陷落,便等同于大同已经直面叛军,但经过一连几次鞑子入寇,大同府已经虚弱的不行,几乎所有能战之兵都在去岁与建奴一战中损失殆尽。

初二,大同镇总兵王朴带着由京畿一带招募的三千新兵抵达大同府城,大同人心这才稍稍安定。中使高时明更不敢提回京之事,愁的一半头发都白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流贼一路高歌猛进,已经直抵代州。代州属陕西行都司振武卫,紧挨着大同府浑源州。更让李信揪心的是,一个让他牵肠挂肚的人还在代州。

...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