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四百二十九章 蹊跷之处

第四百二十九章 蹊跷之处(2 / 2)

“岂可因私怨而坏了公器。此事休要再提。”

大将军此话一出口。谁还能多做啰嗦。而且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是。李信面色冷峻。突然又下了严令。

“辽西战事紧迫。必须尽快解决眼前的麻烦。明日一早与漠北四大部决战。”紧接着。他又亲自分配各步战营的具体作战任务。并反复强调:“作战失利者便不用回來见我了。”

各部头头脑脑听的面有愧色。其中陆九、程铭九以及张石头是负责具体制定作战计划的高级将领。李信绕过了这些人亲自下达具体作战命令。这已经是变相表露了他对此前推诿军令的不满。

程铭九面色略显尴尬。但还是决定力争一下。

“即使鞑子有阴谋。洪承畴有危险。大将军也不必接下那乱命圣旨。”

在程铭九看來。让李信这样一名与鞑子屡屡血战的骁将去代表朝廷与之和谈。就等于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此言一出。当即又有人附和。李信这一回便语重心长的道:“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今年大旱。中原流贼蜂拥而起。北方鞑子虎视眈眈。大明积贫积弱久矣。根本就无力应对两线作战。孙阁老出此下策。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稳住关外的鞑子。朝廷才能全力剿灭流贼。待天下安定。出兵灭清便指日可待。”

李信说到此处顿了一顿。只听下面还是有人窃窃私语。似乎还是不以为然。

“诸位父母妻子都在关内。不论流贼得势。还是鞑子破山海关倒霉的始终是老百姓。是我们的父母妻子。所以我李信忍辱负重去与鞑子和谈。既不是为了皇帝也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了天下与诸位父母妻子一样的千千万万百姓。”

这一席话终于对持反对意见的人有所触动。虽然很多人的家人早就在历次大乱中死去。但那惨烈的一幕幕仍旧深深的烙印在脑子里。恐怕此生都难以忘记。

李信的这一番自我剖白在大家的心里引起了共鸣。大将军位高权重都能敢于牺牲自我。前去与鞑子和谈。那么他们又有什么资格为了一己私利而反对呢。

不过陆九还是不甘心。如果李信的和谈成功。最终的功劳也要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归于在辽西与鞑子力战的洪承畴。他不希望洪承畴如此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黑锅是十三哥的。功劳却是那卑鄙奸狡之徒。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信洒然一笑。“本帅这一回去辽西。早就有了背黑锅的觉悟。更何况鹿死谁手还在两可之说。你们见过咱们三卫军何曾吃过大亏。”

终于。连陆九也被彻底说服。虽然他听李信说的轻松。但落在二中却都是李信对他的安慰之语。这次东去不论成败。横竖都是有过而无功的。于是上前单膝点地。

“十三哥高义。陆九。陆九愿随十三个左右听凭驱驰。”

这是一种表态。不是做给李信。而是做给那些三卫军心中存有芥蒂的营官看的。紧跟着。张石头、程铭九等人纷纷表态。愿随李信东进。不论龙潭虎穴都要跟着闯上一闯。

满清在漠南并沒有驻扎八旗兵。屏蔽明军的全部是当地的蒙古部落。如今漠南蒙古分裂。西部的几大部都投靠了李信组成蒙古部落联盟。东部以乌珠穆沁部为首的几大部则在此前一战中落败。如今能阻止他们东进的只有拜音图率领的漠北四大部的联军。

“打败拜音图。大军东进。拿下辽东。”

忽而蒙古包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口号声。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却振奋人心。由此出兵东进已经势在必行。所有人士气高涨。似乎只要李信出马所有事情都事在必成。这其中只有一个人忧心忡忡。他就是毛维张。

虽然。李信已经决意东进与奴酋和谈。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人家鞑子愿意谈吗。就算辽东的鞑子愿意谈。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还真就能答应他们不成吗。

本书首发来自,!

...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