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迁都?

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迁都?(2 / 2)

“万岁,这山海关在孙阁老手中,一时半刻肯定丢不了!”

朱由检却道:“准备发天下兵马勤王吧,这才隔了不到一年,京畿两次遭了东虏进犯,这,这,朕还有何面目去面对列祖列宗?”

“万岁,老奴却认为鞑子不会轻易进犯京师,他们很可能会围绕着山海关大做文章。所以,这一时半刻,京师当还是安全的。”

“那又如何?山海关的后路被断了,早晚不保,眼下京师不会遭袭,却是迟早都会……”

王承恩见朱由检如此悲观绝望,他伏地痛哭,泣不成声,再不知道该如何安慰眼前的大明天子。

阁臣们陆续来了,对于山海关的战事也都已经有了耳闻,脸色都难看的像是死了老子,但在殿上却是一言不发。不是派了孙承宗去吗?怎么连孙承宗都没挡住东虏的进犯?还进一步丢了至关重要的义院口。

但随即大家也就了然,孙承宗纵然才比诸葛,可身子毕竟是瘫了,身体不行便力不从心,很多事都可能无法尽数掌握,最终让东虏占了便宜也在情理之中。

“圣上,当务之急是夺回义院口。”

薛国观第一个站了出来,却只是空口白牙的说了一通,没什么实质性的建议。

“夺回义院口?拿什么夺?你去吗?连孙承宗都不成,就不要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候说些妄言!”

张四知跳出来毫不留情的指斥薛国观,之所以现在肆无忌惮,是因为杨嗣昌在辽西惨败,若是洪承畴和孙承宗将山海关抱住,他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可现在山海关已经岌岌可危,失守想来也是早晚之事。那么,杨嗣昌的命运便可想而知了,而杨嗣昌又是薛国观的后台,失去了后台的薛国观在张四知眼里便屁都不是。

所以张四知才急吼吼跳出来,准备在皇帝面前给这厮穿穿小鞋。

薛国观本就是泛泛之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说实话,局面败坏到这个程度,他不认为谁还能力挽狂澜,整个大明最能打的军队几乎都在长城一线,又一一败给了更能打的清军。

但是,他又不忿如此被张四知抢白的说不出话来,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一个人来。

“谁说没有人?征西前将军山西镇总兵李信,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张四知没想到薛国观将李信抬了出来,他现在是恨透了这个丘八武夫,岂能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

“李信?先前圣上下旨让他去和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谁知道他是不是畏惧艰险躲在哪去了,让他来辽西解围,你去找他吗?”

薛国观嘿嘿冷笑,反唇相讥。

“张相找都没找,如何就知道找不到李信?还是你压根就不想救山海关?”

“都住口,都别吵了,朕让你们来是出主意的,不是在这吵架,想吵架回家吵去!”

朱由检的心情败坏到了极点,此时此刻,他的闹钟却也灵光一闪。迁都的念头就像深秋的野火一样,不可遏止的疯涨了起来。但是,迁都又谈何容易,当年成祖多么大的威望,又是马上皇帝,想要迁都北京都阻力重重,甚至功亏一篑。

朱由检尽管贵为天子,九五之尊,但对自己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以他的威望和能力是绝对难以和成祖匹敌的,迁都南京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么多年以来,京师频频遭到东虏的进犯,他身为大明皇帝每次都要昭告天下兵马勤王,实在是不堪其扰。可若是迁都南京就不同了,整个直隶任其折腾,大明在南京稳如磐石,而且江南毕竟还没遭到战火的蹂躏,大明的军队也可以借机恢复元气,南京又距离中原进了许多,还能震慑在中原肆虐的流贼。

此时,愣愣出神的朱由检已经没功夫理会丹墀下又吵了起来的群臣,呆呆的想着迁都的事。思来想去,朱由检都觉得迁都是将大明朝这盘大棋盘活的一个高招!心里想着,嘴上便不自觉的说了出来。

“迁都……”

声音不大,侍立在朱由检身后的王承恩却听的一清二楚,顿时便被吓出一身的冷汗,直祈祷不要被下面的大臣听到。大殿上紧接着便鸦雀无声,王承恩心道坏了,还是被听到了。

几位阁臣们望着御座上的皇帝,皇帝口中吐出的两个字虽然轻的很,但却清清楚楚的传入了他们耳朵里。

...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