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五百八十九章 总督发愁

第五百八十九章 总督发愁(2 / 2)

很快,斥候在徐州以东不足五里处发现了大批的流民,总数竟不再五万之下。这让所有人都如临大敌,众所周知,流民与流贼不过是一字之差,但两者的转换却是在一念之间。处置流民乃是此番南下的重中之重,又是五万流民,又是个小县的全部人口,绝对不容忽视。

结果,李信亲自带着大队人马感到了五万人聚集在一起的河谷时才发现,这些人除了一小部分是从山东和河南逃难过来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徐州府本地的灾民。

灾民们瞪着眼睛,呆滞的望着陆续赶过来的朝廷官军,他们的眼神里甚至还产生了一丝恐惧之色。李信暗暗咂舌,看来这都是流贼屠城的漏网之鱼。

这当然是个天大的的好消息,在农耕文明时期,对于国家来说,没有什么比人口更宝贵的了,这数万人都是将来徐州重建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啊。

但是,当地官吏早就被流贼屠戮殆尽。于是李信再一次故技重施,就像在砀山一样,将这些人集中居住,分片管制,同时推选幸存的族老长者组成委员会,又雇佣了精通吏事的前府衙小吏做了经理,组成了一个简单的自治框架,直到朝廷派来新的徐州知府为止。只不过徐州的问题远比砀山严重的多,流贼走后几乎连半粒粮食都没留下,这数万百姓眼下正面临着饿死与暴动的危险。

李信当即将随大船所装载的军粮分出了一部分以冲眼前之急,但毕竟狼多肉少,又不能将全部军粮拿了出来。于是,又继续写信给张方严,请他务必在七日之内解决五万灾民的赈济粮食。

如此,在徐州一连耽搁了数日之后,李信才下令再次启程南下。由此,三卫军不再乘船,而是准备由陆路,赶往萧县。进入凤阳府地界后,再经由宿州,直抵凤阳。

李信判断,流贼大军数目态度携带的的粮草辎重有限,绝大多数恐怕都靠抢掠只能就地取食,那么少了流民百姓的牵绊,三卫军正好可以发挥出最擅长的机动性,对其进行袭扰。

结果事情总是出人意料,尽管流贼没到一地几乎都是烧杀抢掠一番,可等他们走后,在原有的城墙外总会重新聚集起漏网之鱼。比如在萧县,李信再一次收拢了超过一万的灾民,于是又仿照徐州如法炮制,组织灾民进行自治,等待朝廷派遣官吏,运送赈济粮食。由于统计的灾民又多了一万,李信再次写信给张方严,详述了萧县的状况,请他在原本所说的五万人基础上再加一万人。

最终,李信快速机动袭扰流贼的的初衷还是被事态的变化所打乱,由于沿途每到一地就收拢了大量的逃散流民,为妥善安置这些可载舟可覆舟的百姓们,行程也被一拖再拖,以至于南下二十天竟然连流贼的尾巴都没有摸到。与此同时,累计往济宁州送信的信使便已经派出去不下十多个了。李信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入股对沿途的流民置之不理,转过脸来他们就可能变成流贼。

当行进到凤阳以北的固镇时,终于陆陆续续的遇到了不少小股流贼,牛金松带着骑兵轻而易举的就将这些人悉数歼灭,可始终就没遭遇过大股流贼,以至于连个像样的仗都没打过。为此,牛金松心里还打起鼓,找李信商量,感觉眼前的形势有些不同寻常。而李信却也有着他的焦虑,所不同的是一直被压在心底,那就是三卫军迁延近月,为何迟迟没有抵达,他已经隐隐有了一些预感。

济宁州,从十一月初一开始,坐镇于此的张方严便开始不断收到李信从前方送来的长信。最初,李信告知在砀山收拢了五万多的百姓,希望张方严派出官吏接管,同时准备粮食做好赈灾工作,他对此大为赞赏。李信果真异于常人,通常武将从未有过体恤百姓之举,没有战事不跟着贼寇一同劫掠百姓就已经可以对其大竖拇指了,而这李信竟然连亲民官的事都一并管了。

浙直是张方严的辖地,李信如此做他自然高兴。紧接着,他可就有点高兴不起来了,随着信件雪片一样的飞到济宁州,李信所统计的流贼丁口也从五晚五千多人一路飙升到将近二十万人。须知到现在为止,他还是个没有任何实权的胱甘总督,五万人的粮食他还能在兖州协调一些,可二十万人的粮食,又让他上哪里去筹措?

收拢了人口明明是件大好事,却将这位浙直总督愁的茶饭不思,满嘴燎泡。没有别的法子,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去找济西兵备道何腾蛟,与济宁知州严丙烈,请这二位与自己一同想想法子。

毫无悬念的,严丙烈自然是一口回绝……

[,!]

...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