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六百三十三章 禁卫军

第六百三十三章 禁卫军(1 / 2)

 不说张凤仪令武卫军团四处出击,到处掳掠牧民,将蒙古诸部逐出鹿城百里之外;也不说盛坤山放弃驱赶西土默特部,调转马头回到三娘子城,与多尔衮大军遥遥对峙于三娘子城和乌兰察布一线,只说山东德州南郊,足足一个军的人马往来驰骋,对练得热火朝天。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这批人马,自然是禁卫军。

禁卫军以孙应元总兵为军指挥使,以周遇吉为军副指挥使,中官陈奎为监军,下领三个营,将近七千多人。与荆州军类似,禁卫军中一营领五哨,一哨领五队……

禁卫军兵员大部分来自于山东,其中的骨干皆经历了抵挡鞑子入侵之战,再加上自古齐鲁多豪杰,相比较荆州军初募之兵,禁卫军的兵员素质有有过之而无不及。

禁卫军中的军官皆着板甲,士兵们却穿着皮甲。按照陈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工部正在加紧压制板甲,最终会让每个人都披上板甲!

板甲黑亮黑亮的,几乎与荆州军一模一样。这些板甲自然不是来自于湖广的工坊,而是由朝廷自制。板甲的技术说穿了也不稀奇,无非就是借用水车的强力进行冷轧,汉人中,能工巧匠车载斗量,一旦朝廷重视,什么建水车,利用水车冷轧,都不是什么难题。

唯有制作钢弩的材料,工部的工匠始终不知,所以禁卫军中未装备钢弩,而以复合弓代替。孙应元和周遇吉这两个老兵油子非常清楚地知道,复合弓的准确度虽不如钢弩,但其射速要比钢弩快得多,用在战场上,战斗力一点也不弱于钢弩。

陈奎对荆州军非常了解,一语道破了玄机:荆州军非不愿装备复合弓,实属不能也。毕竟,钢弩的制作成本比复合弓低得多。

除了编制、甲装与荆州军神似外,禁卫军就连战术也师从荆州军,非常强调长短兵器的配合及战团的应用。

另外,宋学朱巡抚山东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山东划出万亩良田,作为禁卫军的勋田,?

?励士兵杀敌报效朝廷,因此,禁卫军的士气高昂,兵丁们训练非常刻苦。

这支军队,除了实战经验还有所不足外,足以称得上朝廷最为精锐的部队。

孙应元和周遇吉费尽心机想把禁卫军拉到前线历练,但一直未曾如愿。毕竟,杨嗣昌、宋学朱另起炉灶组建禁卫军,有着自身的政治考量,不到时机,哪能胡乱将禁卫军推到前线?

战争乃政治的外延,显然,以汉人的智慧早已洞悉,哪能像倭寇一般总是打没脑子的仗?

不过,禁卫军并未等太久,崇祯十三年的仲春,一纸调令从兵部直抵禁卫军大营,令禁卫军十五日内由德州赶赴宣府,筹备出边墙驱逐多尔衮部。

孙应元和周遇吉接令后,面面相觑,一时竟难以相信这条命令是真的。禁卫军都是步兵,主动出击多尔衮的万余骑兵,胜算几乎等于零。

“这……这怎么可能?儿郎们想打仗,结果却盼来了此等糊涂仗!”

周遇吉拍着脑袋,嗫嚅着说道。

孙应元沉默片刻,断然道:“军令不可违,全军一天之后拔营乘船北上!”

“大帅……”周遇吉大急,正准备劝谏孙应元,却被孙应元挥手打断:

“不必多说。本帅将知会陈公公,晓以利害。陈公公乃知兵之人,必不愿看着禁卫军立于危墙之下。希望……希望时间还来得及,在禁卫军抵达宣府前让朝廷改变初衷。”

孙应元将希望寄托在内廷身上,显然是目前最好的方略。周遇吉点了点头,叹道:“希望来得及……”

第二日,禁卫军七千余人马拔营北上,舟行至河间府时,陈奎忽然求见孙应元及周遇吉,语带颤音地说道:“……祖大乐率领两千关宁铁骑,正秘密往宣府靠拢,高公公有意将祖大乐编入禁卫军系列……”

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幸福来得太突然,孙应孙应元和周遇吉显然被这个消息砸晕了,一时张口结舌,居然说不出话来。

片刻之后,周遇吉哈哈大笑:“有了两千关宁铁骑,步骑协同,万余鞑子有何惧?哈哈……怪不得要出边墙,哈哈……”

陈奎见周遇吉声音过于洪亮,大为紧张,劝道:“周将军还请慎言,此等机密之事,泄露了可是掉脑袋的事!”

周遇吉笑道:“晓得,晓得……陈公公说得是!”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